平菇半熟料栽培技术简介

半熟料袋栽是指在接种前,对培养料用巴氏(低温)消毒法杀死其中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和害虫,之后将其装袋,再进行接种培养的方法。半熟料袋栽有以下优点:其优点一是培养料经巴氏消毒后,原料被分解转化,可溶性养分比生料高;二是培养料污染杂菌的机率降低;三是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四是接近自然生存环境,成功率高;五是生产过程简单,便于管理。半熟料袋栽技术主要包括:菇棚建造、培养料的配制、铺料与播种、管理等技术环节。

一、菇棚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座北朝南作菇棚,制作菇棚时一般选择半地下室较好,保湿保温成本较低,建造规格是:挖1 m深左右,而后在四周达1 m高的菇棚,棚宽3.2 m,棚长10~20 m之间,再用特制的洋灰细柱或竹竿,每隔0.8 m左右搭成牢固的拱形大棚。上面盖上薄膜再盖上草帘。每建一个蘑菇大棚投资1000元左右,能栽培2吨左右的原料。

二、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中可以选择棉籽壳、稻草、玉米芯、杂木屑等作为主料,铺料可以选择米糠、麦麸、玉米粉、白糖、石灰、豆粉等。通过高产配方进行配料。

三、制半熟料

半熟料分为蒸制半熟料和发酵料。现以发酵料为例说明半熟料的制作。发酵料也叫半熟料,堆发酵产生的料温杀死其中大部分杂菌和害虫的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原料预湿、拌料、建堆、翻堆等。凡是可以作为平菇栽培使用的原料都可以用来袋栽平菇。将培养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含水量成63%~65%,含水量以手紧握料后能挤出1~2滴水为宜,进行堆积发酵,以减少杂菌和害虫的危害,并能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

堆积发酵的方法是:将培养料放在水泥地面上,料少时堆成1m高的圆锥形,料多时堆成高1 m,宽1.5~2 m的长条行堆,每隔30 cm左右,用木棍扎通气眼到料底,以利通气。然后四周围塑料薄膜,料顶覆盖草帘。当料堆中心温度升到55~60度时维持1天,进行翻堆,内到外,外到内,利于补氧、排废气、发酵均匀。继续堆积发酵,使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到55~60度,维持24小时,再翻堆1次。经过2~3次翻堆,培养料开始变色为咖啡色、软而有弹性、散发出发酵香味,发酵即可结束。然后用pH试纸检查培养料的酸碱度,再用石灰调整pH值为7.5左右,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然后装袋。

四、播种

菌种的总用量一般为干料的15%左右。播种完毕,进入发菌期管理,要保持发菌产地通风良好,环境干净,最好要事先消毒过。

五、管理与采收

接种后,在正常情况下,约300天左右菌长满栽培袋,呈白色绒毛状,这时加强通风透气,促进原基形成。在出菇前,管理工作以保湿为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同时给予散射光,提供新鲜空气,使原基尽快全面发生。若料面干燥,应轻喷些水。原基产生后,是整个管理期间最细致而关键的时期。对未出菇的料面和刚形成的子实体原基或生长的子实体仍应以保湿为主。对于子实体原基和成形的幼菇,则加强通风,杜绝高腿菇发生。喷水以菌盖湿润为宜,每天l~2次。总之,以子实体原基为界限,以前是以保湿为主,注意通风换气。以后便转为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湿。按此原则,加以灵活采用,便可确保优质高产。

子实体进入成形期后,生长加快,对新鲜空气,水分的需要量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逐渐增强。此时,每天要长时间通风及喷水l~2次。喷水以菌盖湿润为佳。通风前先喷水,封膜前少喷或不喷水,料面不宜长期积水。

适时采收,一般播种30~40 d即可出菇采收。采收后,清除菇根碎屑,保温管理。促使下潮菇形成,可采5-7潮菇。出菇期管理与平菇一般栽培管理相似,采收技术也与一般栽培技术相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