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穆长军||红色洄溜集

红色洄溜集
文/穆长军
洄溜集位于阜阳城东南17千米处,面积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73公顷,人口5799人,其中少数民族3280人。 明代此地名洄窝溜,盖因此处颍河水急流洄旋,形成了明显的漩涡。清乾隆年间兴集,称洄溜集至今,乾隆20年绘制的阜阳县图上标有洄溜集。
洄溜集在清末及民国时期,成为区域政治中心,清末设保甲,设东二里,管辖128个保,1439个甲。民国时期,进行区划调整,将恒新南域联保办事处改为阜阳县洄溜区,洄溜集是第二区区政府所在地,管辖洄溜镇、南照镇、袁集镇等十镇十二乡。1948年,阜阳解放,设立洄溜乡,1952年设立洄溜镇,1956年属于袁寨区,1958年属袁寨公社,1961年成立洄溜人民公社,1969年撤区并入三十里铺公社,1979年建区,属袁寨区管辖,1983年改为乡,1992年与三十里铺乡合并。洄溜集因水而兴,由商成市,繁华了几百年,但是近代随着水运的萧条,逐渐隐声于改革开放的热潮,先是撤区改乡,后由乡降为村。
洄溜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集镇,现存有清真古寺、望月楼、刘家祠堂、百年古井、石条老街、百年铁匠铺、百年粮仓、护石坡、百年小学、上中下古码头等历史建筑。其中刘家祠堂、百年铁匠铺、古码头等历史遗迹,都流传着关于洄溜集和洄溜人的不朽传奇和红色往事。
据史料,唐代以后,大量回民先后迁入到洄溜一带定居,从此,回,汉两族同胞在这里和谐相处,共同用心经营着这座滨水古镇。长期以来,洄溜定居的回族群众形成了以杨,马,白,刘,姚,穆,王,李,海,洪等姓为主的大户。并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间,当地回民共同集资在洄溜集老街城河南队,建设了一座气魄雄伟的清真寺,占地约八亩。此建筑红、绿、白为主色调,勾勒出典型的回族风情。整个清真寺被合抱粗的松柏点缀得郁郁葱葱。清末至民国时期,洄溜集清真寺屡遭匪患和水患的破坏,扩建于道光五年(1825)年。相传,洄溜老街曾遭过一次非常大的水患,居民居无片瓦,食无粒米,流离失所。当时,洄溜集清真寺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马师娘,她从早到晚自己撑着一只小木船,给当地回汉两族同胞,义务免费送药,送医,送粮,送钱到受灾村民家里。后来颍河水位涨势很快,洄溜老街大小商和住户,全部被当地政府统一组织,安全转移到现在的洄溜新街村,清真寺被淹没在洪水中,马师娘一家被大水所逼无奈,最后全家前往阜阳县东关清真寺任教。在马师娘陪同家人,双手撑着小木船即将离开洄溜之际,新街村坝子上站满了村民,有一位身患残疾的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用尽全身力气,起身向尊敬的马师娘及全家行了三个大礼。马师娘救助过无数洄溜集村民,洄溜集人民不会忘记马师娘这位大善人,她是阜阳县回族广大穆民学习的榜样,洄溜集人民也回赠了她崇高的礼遇。
大革命时期。洄溜集是中国共产党在阜阳早期活动点之一。1927年春,洄溜集成立农民协会。1928年2月,在中共阜阳县临时委员会下成立的中共城关区委,刘宠光为区委委员。刘宠光是阜阳东乡洄溜集人。他和周传业从安庆回来后,根据安徽省临委的指示和周传业的布置,利用同学、亲友和师生关系,在洄溜集一带发展组织农民协会,很快发展到3千多人,建立了洄溜集农民协会。他领导会员向豪绅“借粮”,帮助贫苦农民度过了年关,使农民协会在集周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28年10月至1929年5年,在洄溜集成立中共东南乡支部委员会,刘宠光任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3月至7月,中共阜阳县委员会在洄溜集成立中共洄溜区委员会,李岩任区委书记。1939年春节期间,阜阳抗战中学师生组织乡村工作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分批到阜阳县试验区——洄溜集,开展战地宣传。
他们在洄溜集的每次演讲和形象的演出,都吸引很多群众,拥挤得水泄不通,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动得涕泪交流,许多爱国青年激动得摩拳擦掌,扮演汉奸的演员被孩子们用石块打得头破血流,激发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热情。1939年,国民党五战区的政治工作队双称“政一队”,以搞实验区的名义,省委派共产党员秦玉林到阜阳县洄溜区任区长(党内任区委书记),邓天培任区队长,李广环任指导员。对区队进行整顿,使洄溜集30多人的武装完全掌握在我党手里。
洄溜集的历史和人文洄溜古集商业。古洄溜集开办有80多家知名字号,如山陕会馆、车马店、茶馆、铁匠铺、四宝斋客栈、澡堂、作坊、商号,甚至还开办有一家武馆为商家提供保镖。特别是大商行,穆印同的石油公司直接和美国通商交易。尹惠星的盐行(现为盐业公司),生意日进斗金。南方大别山地区的茶、麻、竹、木、及大米运船达上百只,河面船只停满,大别山来的船只从洄溜集运走棉、粮油、麻油、香醋、酱油、香、蜡、纸、炮、煤油、火柴、食盐。货物琳琅满目,常年出售的有本地土产、河南的五谷杂粮、大别山的山货、江南工艺品、泊来洋货等。集镇的手工业初具规模,有造船、修船、榨油、酿酒、水烟、铁匠、银匠、铜匠。在集镇南边还设有牲畜交易场、牲畜屠宰场、肉铺等。镇中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度号称“颍淮小香港”。
大革命时期。洄溜集是中国共产党在阜阳早期活动点之一。1927年春,洄溜集成立农民协会。1928年2月,在中共阜阳县临时委员会下成立的中共城关区委,刘宠光为区委委员。刘宠光是阜阳东乡洄溜集人。他和周传业从安庆回来后,根据安徽省临委的指示和周传业的布置,利用同学、亲友和师生关系,在洄溜集一带发展组织农民协会,很快发展到3千多人,建立了洄溜集农民协会。他领导会员向豪绅“借粮”,帮助贫苦农民度过了年关,使农民协会在集周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28年10月至1929年5年,在洄溜集成立中共东南乡支部委员会,刘宠光任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3月至7月,中共阜阳县委员会在洄溜集成立中共洄溜区委员会,李岩任区委书记。1939年春节期间,阜阳抗战中学师生组织乡村工作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分批到阜阳县试验区——洄溜集,开展战地宣传。他们在洄溜集积极开展各种革命宣传活动,他们的每次演讲和精彩的演出,都吸引很多群众自发前来观看,把整个洄溜集拥挤得水泄不通。看到激动处,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动得涕泪交流,许多爱国青年激动得摩拳擦掌,扮演汉奸的演员被孩子们用石块打得头破血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热情。1939年,国民党五战区的政治工作队双称“政一队”,企图以搞实验区的名义,占领洄溜一带我党的宣传主阵地。省委派共产党员秦玉林到阜阳县洄溜区任区长(党内任区委书记),邓天培任区队长,李广环任指导员,对区队实施进行整顿,巩固,进一步加强了我党在这一带的领导,使洄溜集30多人的武装完全掌握在了我党手里。
洄溜老街有座刘家大院,属江西刘,他的主人曾是当年民国蒙城县长刘文友。刘文友出生在原涧溜区四十镇水杨庄,他的父亲是清末一位老秀才。刘文友曾与蒋介石一同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是同学关系。1948年阜阳解放,刘文友率家眷跑到南京,后来便不知所踪了。其中颇耐人寻味的是,刘文友参加了国民党,而他家族里三位兄弟,第一位是刘文郁却参加了共产党。查阅网上资料记载,刘宠光(1905至1977年),字宗飞,别名刘文郁,化名张孟浩。家住洄溜集的刘鼎忠老人却坚定地说,“他就叫刘文郁,是'文’字辈。曾先后化名刘宗飞、刘宠光,后来官至豫皖苏行政公署书记,华东水利部副部长”。第二位是刘啸云(1916年-1940年),别名刘文豹,阜阳县洄溜集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阜阳县立中学,1937年到延安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春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被派到晋东南八路军新编第二旅司令部任中共支部书记。1939年任旅教导队政治指导员,1940年秋,刘啸云同志率领一个教导队的兵力,参加百团大战,指导教导队攻克日军据点多个。1940年,刘啸云在平汉县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年仅24岁。第三位是刘子峰(1919年-1946)曾任职豫皖苏宿西县政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财梁科长,泗阳县政府督学,邳(县)睢(宁)铜(山)军分区政治部报纸编辑,独立三团三连指导员,华野9纵77团工营营 教指导员等职务,1946年12月在宿迁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27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闪耀着青春的火花,仅仅七年的革命生涯,却流传下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
洄溜集的红色文化,既有重大历史事件和机构旧址,人物故居,也有烈士墓以及各类纪念设施,甚至还远不止这些,有待后人进一步挖掘、回顾和整理。这些红色资源,可以再现当年洄溜集在我党光辉的革命历程中的光荣与辉煌,为颍州乃至阜阳地区的红色历史注入极为丰富的红色基因。我们应该立足阜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的理念,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统一布局,使洄溜集以及颍河北畔的魏沟、王官集、韦寨遥相呼应,将“小”“散”的红色文化资源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并使之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风俗等开发有机结合,与旅游,科技,体育,农业等行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无缝对接,使红色文化资源“有说头,有看头,有学头”的同时,还要“有玩头,有吃头,有享头”,成为促进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有力推动“大美阜阳,幸福颍州,千年洄溜”建设。

作者简介:穆长军,内蒙古边防一团转业军人,洄溜民族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安徽省少数民族专业合作社先进个人,安徽省伊斯兰教协会理事,阜阳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颍州区优秀政协委员,颍州区委党代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