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溧 阳 长 潘 乾 校 官 碑

《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

潘乾是不少潘氏宗谱里会记载的汉代重要先祖,《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是研究潘乾的罕见文物,了解的人并不多。今有博客名为“蓉湖古谷夫”的发表在常州网博客栏的两篇博文,对此作了解读,十分难得。除对老师表示敬意和感谢外,特予转发潘氏宗亲。

校官之碑

简体录入

盖汉三百八十有七载,夫感激虖(通乎)往昔,以表铭功,著斯金石。畀(通其)诔曰:
溧阳长潘君讳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人。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君禀资南霍之神奇,天从德之绝操。髫髦克敏,父(通甫)学《典》、《谟》,祖讲《诗》、《易》,剖演奥艺,以览百家,众推挈(通契)圣。抱不测之谋,秉高世之介,屈私趋公,即仕佐上。郡位既重,孔武赳著,疾恶义形,从风征暴,执讯获首,除曲阿尉。禽(通擒)奸戋(通剗)猾,寇息善欢。履菰(通孤)竹之廉,蹈公仪之絜(同洁)。察廉除兹,初厉清肃。赋仁义之风,修齐柏之迹。垂化放虖(通乎)岐周,流爱双虖(通乎)西祭。亲贤宝智,进直退慝。布政优优,令仪令色。狱无呼嗟之冤,壄(通野)无叩匈(通胸)之结。矜孤颐老,表孝贞节。重义轻利,制户六百。省无正繇,不责自毕。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人聆声景(通影)附,乐受一廛。既来安之,复役三年,惟泮宫之教,反(通返)失俗之礼,构修学宫。宗懿招(通昭)德,既安且宁。干侯用张,匾[“匚”内上“自”下“穷”] (通笾)豆用敶(同陈)。发彼有的,雅容畁(通其)闲。钟磬县(通悬)矣,于胥乐焉,乃作叙曰:
翼翼圣慈,惠我黎蒸,贻我潘君,平兹溧阳。彬文赳武,扶弱抑强;疱[鼻+色] 刈鲠雄,流恶显忠。咨疑元老,师贤作朋;修学童冠,琢质绣章。寔(通实)天生德,有汉将兴。尚旦在昔,我君存今。即此龟艾,遂尹三梁。永世支百,民人所彰。子子孙孙,卑(通俾)尔炽昌。
(题名上列:)丞沛国铚赵勋,字蔓伯 
左尉河内汲董并,字公房 
右尉豫章南昌程阳,字孝遂 
(题名中列:)时将作吏名: 
户曹掾杨淮 议曹掾李就 议曹掾梅桧 户曹史贺傼
(题名下列:)从掾位侯祖 主记史吴超 门下史吴训 门下史吴翔
门下史时球
光和四年十月己丑朔廿一日己酉造

此碑题额为《校官之碑》,常称“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简称“校官碑”或“潘乾碑”。碑高146厘米,宽76厘米,厚22.5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馆。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溧水县尉喻仲远在固城湖(今高淳县境内)获得江南地区唯一的汉代石刻《校官之碑》。碑主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东汉灵帝光和中为溧阳长(故城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已属溧水县)。此碑刻于光和四年(181),潘乾卒后,由县丞赵勋及左、右尉董并、程阳等为之树碑颂德。

《校官之碑》堪称中国教育第一碑,为汉隶成熟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古碑历千年,文字多漫漶,识读颇艰难,史迹留人间。据史料记载,最早由南宋金石学家洪适的《隶释》将其定格。元朝至顺四年(1333),文学掾单禧刻有《汉校官碑释文》。这样,校官碑与释文碑并存,拓片书影流传,金石学家及书家珍藏把玩,摹书论艺,析字溯源,又历近千年。千年之中,除宋三大家外,明代陶宗仪的《古刻丛抄》,清代顾炎武的《求古录》,陈奕禧的《金石遗文录》,王昶的《金石萃编》,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钱大昕的《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毕沅、阮沅的《山左金石志》,王念孙的《汉隶拾遗》等对汉碑探究的论著叠出,掀起高潮。而当代金石学家、书法家高文先生用三十多年的心血写成的《汉碑集释》一书,以丰富的内容,精密的论证,科学的态度,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以文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据以订正史传之讹。著有《隶释》、《隶续》、《隶韵》、《淳熙隶释》、《隶纂》、《盘洲集》、《五代登科记》、《宋登科记》等。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
一生致力于金石学研究,特别是《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也是宋代知名刻书家之一,刻书颇多。
最为可贵的是,高适的《隶释》将《校官之碑》实录,使碑虽风雨侵蚀而文则千载长存,成为最具原始性、权威性且弥足珍贵的文字考证资料。
到了清代,集文献学家、藏书家于一身的浙江严可均,精于考据,与人同治《说文》与《石经》,作《说文长编》四十五册,博及天文地理,著《校文》十卷,对汉魏唐宋石经校雠较深。辞官归乡后,发愤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使之与《全唐文》相接。可见是位博学大家,而《校官之碑》即录入《全后汉文》之内。

高文(1908-2000),字石斋,南京人。师从著名国学大师黄侃、词曲大师吴梅、著名中国文学史家及书法家胡小石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金文、甲骨文及书法,毕业后留南京金陵大学中文系任教,1942年,晋升为教授兼金陵大学中文系主任。1951年来到古城开封,任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先后任中文系副主任及唐诗研究室主任。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写成《汉碑集释》,1985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我国当代第一部全面注释研究汉代碑刻文字的学术专著,填补了一项空白。

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