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营国夫人严氏墓志铭考
明营国夫人严氏墓志铭考释
(2021-06-01 00:25:17)
转载▼
分类: 金石碑文 |
出土地不详,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志石横四十九点五厘米。纵四十八厘米。志盖阴刻篆书“营国夫人严氏墓志铭”三行九字,志文内容为
营国夫人严氏墓志铭
嘉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国史总裁南郡杨溥撰
奉议大夫翰林院学士云间沈度篆盖
奉训大夫尚宝司少卿吴门俞敬书丹
营国夫人严氏卒,嫡孙柱国、武定侯玹泣述夫人之德,拜而言曰:“某与先生旧,愿得一言志其墓,则比他人不诬矣。”辞不获已,遂志之。谨按:夫人姓严氏,其先太原人,家世名族,归营国威襄郭公有年。夫人资性聪奕明敏,事上尽恭,无骄怠之容,待诸媵以宽慈为本,绝妒忌之念。治家严而不烦,为教宽而有礼,尤善女工剪制之事。克承祭祀,苹藻之勤;闺仪整肃,妇德用光。威襄公尝谓曰“吾起家之良助也。”洪熙乙巳,仁宗昭皇帝登大宝,册厥孙女为贵妃。遣中使迎至行在所,礼敬孔加。夫人生至元庚寅,卒宣德己酉五月朔,享年八十,以寿终。子男二长铭,赠武定侯;次镛,仕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右都督。俱先夫人卒。孙男七:长曰琮,仕明威将军、府军卫亲军指挥,早卒;嫡即玹;次曰琛、瑄、瑀、琬、琰。瑀侍梁王府典宝,馀未仕。孙女四,长即贵妃,馀未醮。曾孙男二:长曰聪,散骑舍人;次曰耽。此皆出自夫人。馀历仕显官及不仕者子孙甚众,不具书。讣闻,皇帝遣礼部以牲牢祭。夏六月,敕遣玹、次孙行在尚宝司丞珷护丧南归。秋八月甲申,赐葬于南京大山之原。呜呼 ! 夫人其贤,而获大国之封,享有寿禄,宜乎 ! 又为之铭曰贤矣哉,荣矣哉,贤而容,宜矣哉。五福备,佳城峙,荫及后嗣,福禄万世。掌宗人府事钦承祖业推诚效义武臣柱国武定侯孝孙玹立石。荆南李润镌。
武定侯赠营国公郭英,凤阳临淮人,《明史》有传。元末与兄郭兴、弟郭德成共事明太祖朱元璋,以忠谨见亲,恒令帐中宿卫,洪武十七年(1384)论功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时其妹郭氏侍太祖为宁妃,以此愈见宠渥。太祖晚年屡兴党狱,元勋宿将,诛夷且尽,旧人惟存郭英与长兴侯耿炳文等寥寥数人。“靖难”役起,郭英副耿炳文、李景隆北阻朱棣靖难之师,终至败亡。
郭英卒于永乐元年(1403)二月,同在“靖难”役中拥戴建文帝的长兴侯耿炳文父子也在同一年惨遭灭门之祸。不过,登基未久的明成祖仍然为郭英之死辍视朝三日,赐恤亦厚,赠营国公,谥威襄,可谓备极哀荣。然成祖在位期间,理应由郭英子孙承嗣的武定侯爵竟始终未允告袭,直至成祖驾崩。因郭英庶子郭铭长女郭氏被选为仁宗贵妃,始得以郭妃之兄郭玹袭授武定侯。可见郭英当年抗拒“靖难”之师的敌对行为,令明成祖始终难以释怀。但郭妃在告袭武定侯爵人选上的徇私,毕竟难容于理法,以至郭英子孙在正统以迄弘治年间争袭不已,严氏墓志的发现,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武定侯世家内部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
郭英有正妻马氏及侧室何氏、严氏,而三人的行实俱不得而详。今据墓志所述,可知武定候赠营国公郭英侧室夫人严氏,生于元至正十年(1350),其先世为太原望族。志文云严氏“姿性聪奕明敏,事上尽恭,无骄怠之容,待诸媵以宽慈为本,绝妒忌之念。治家严而不烦,为教宽而有礼,尤善女工剪制之事。克承祭祀,苹藻之勤;闺仪整肃,妇德用光。”固属妇德昭彰之类的虚泛之辞,惟其中“尤善女工剪制之事”云云,则一语道出了严氏原本在郭英家族中的弱势地位。但随着仁宗登基进封严氏所出孙女为贵妃,严氏也终于得以在七十六岁高龄时被册封为营国公夫人,从而获得了与郭英正妻马氏相等同的名位。严氏于宣德四年(1429)五月寿终,享年八十岁。
严氏死后,宣宗遣礼部祭以牲牢,并于六月敕遣严氏的所谓“嫡孙”、嗣武定侯郭玹及次孙尚宝司丞郭珷护丧南归,至八月赐葬南京。按,永乐北迁后,武定侯世家虽亦在北京西直门外广源闸之原辟营葬所,但郭英子孙在南京城南聚宝门外的聚宝山之原(今雨花台附近)仍保有家族墓地,郭英本人及其长兄陕国公郭兴、长子驸马都尉郭鎭、曾孙嗣定襄伯郭嵩等,皆营葬于此。从常理推断,已经贵为营国夫人的严氏之柩归南京,理应是为了与营国公郭英合祔。然据志文,严氏的赐葬之所却是“南京大山之原”。按,今南京江宁区秣陵境内有“大山”,又称“禁龙山”,北距聚宝山甚遥,严氏何以被赐葬于如此远离营国公旧茔的地方别营葬所?抑或此所谓“大山”,亦即聚宝山。个中缘由,尚难遽知。据郭英神道碑,郭英有十二子,依次为鎭、銘、鏞、鑑、鑰、銓、錡、鈺、鈁、鑌、鋼、錀,其中,长子郭鎭系侧室何氏出,次子郭銘系侧室严氏所出,而正室马氏无子。今据严氏墓志可知,郭英第三子郭鏞亦严氏所出。值得一提的是,墓志云严氏死后,与嗣武定侯郭玹护丧南归的尚有次孙郭珷。郭珷系尚宝司丞郭鈺之子,或亦绍出传主郭英侧室何氏。
仍据郭英神道碑,郭英有孙男二十八人,立名者依次为琮、玹、璧、瑭、瑄、瑾、珷、瑀、璒、璟、玘、玮、瑷、琎、璨、璝、琬、琰。其出于严氏者,向仅知早逝的郭琮与袭授武定侯的郭玹二人,今据严氏墓志,尚可补入郭琛、郭瑄、郭瑀、郭琬、郭琰五人。其中,郭琛其人,不见于郭英神道碑所载诸孙。(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