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触和心得体会

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我认为在当前学习“国学”的热潮中,《道德经》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十分值得学习。
《道德经》是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文约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简意赅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道德经》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精读之后,我对《道德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为人处事的作风。豪情满怀,思维活跃,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赏“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所谓“只有厚积才会勃发”.我由“致虚守静”感悟到的“平淡处世”。
二、净心寡欲----清静自省 《道德经》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这一点,已经得到今人的共识,并为科学所验证,实在令人钦佩)。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
我想,我们这些成长在充满诱惑和竞争的一代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物质诱惑、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将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古人有“慎独”之说,无非是指当人们在一人独处之时更要保持操守。是以,我认为,净心寡欲,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于个人来讲是很潇洒的事,古人所谓君子之风,“真名士自风流”的那种风骨,在当已经是难得一见了,我们常常怀念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魏晋时代。

三、道法自然----坚忍不屈 《道德经》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深感《道德经》在励志这方面的阐述尤为深刻、朴素、特别,简直是真知灼见!我想,我们这些80后在忙着奋力工作和激情创业之时,应该自觉接受国学的厚重熏陶,勤思考“我在做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三个问题,只有“打有准备的仗”才能最终走向成功之路。

(0)

相关推荐

  • 老子五千言之旨归

    道德经之旨: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静守朴.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 解读: 自然无为之解读: 所谓"自然",就是天然,自然天成,这是事物自身运行之结果,叫自然而然之成 ...

  • 《道德经》:处于自然状态才是真修实做

    第七十二课 生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 千古奇书《素书》

    一个"素"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涵深刻人生智慧,读懂的人不简单! <素书>全书6章,132句,1360字的类似"语录体"的书,被历代隐士高人.谋臣 ...

  • 如何系统思考读后感及心得体会,构建长期战略

    读邱昭良博士的<如何系统思考>总体感觉像是读了一篇很长的论文,理论性很强,但是作为一本系统思考的入门书来说,还是比较易懂,收获也很多.在进入本书主题"如何系统思考"之前 ...

  • 《再造卓越》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书笔记导图

    作者:楠悦读(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72338388/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 ...

  •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后感心得体会(6)篇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今天来写<反脆弱>这本书的读后感.他也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重磅新作-众所周 ...

  •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7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

  • 道德经心得体会1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1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 ...

  • 【书香好古】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在诸多国学经典中,我尤其喜欢这一部.它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 ...

  • 《道德经》心得体会(9-15)

    ​道德经心得体会(九):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终有机会认真拜 ...

  • 《道德经》心得体会(1-8)

    ​道德经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