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除夕夜赶回家过年,心情舒畅,写下一首诗,深得杨万里喜爱

南宋的文学史上,两位词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辛弃疾,另一位便是姜夔。辛弃疾的一生挑灯看剑,戎马词酒,豪迈潇洒。而姜夔,一生穷困潦倒,从未入仕。六十岁的辛弃疾饮酒感叹想要继续为国效力。六十岁的姜夔老无所依,为了口粮拖着残破的躯壳奔波劳苦。

姜夔于公元1154年出生在饶州鄱阳之地,也就是现如今的江西省鄱阳,那时姜夔之父为小官员,姜夔也算得上为官宦子弟,生活清贫但还闲趣。不料姜夔还很年幼时其父便病逝,家中失去经济支助的姜夔便只能随着姐姐到其姐夫家生活,这年的姜夔方才14岁。姜夔便在汉川县山阳村生活了长达20年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他的青春时光,在这里有了他的满怀壮志,在这里留下不少文学创作。

淳熙三年(1176),二十二岁的姜夔,过维扬,历湖湘,旅食于江淮一带。十年后,姜夔在长沙结识了萧德藻,萧氏很赏识他的文才,将侄女许嫁于他,并且携其同往浙江湖州,卜居于苕溪弁山的白石洞下,友人潘柽遂称姜夔为“白石道人”。在此期间,萧德藻介绍他到杭州向杨万里请教诗学,后又经由杨万里的举荐,姜夔前往苏州石湖拜谒范成大,两人互相唱和,结成了忘年之交。

石湖,太湖的一个分支,位于苏州和吴江之间,是著名的风景区。范成大晚年退居于此,尽享江南水乡之美,也用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栩栩如生地描摹出农村耕织的图景。绍熙二年(1191),姜夔冒着冬雪,赶赴范成大的石湖别墅作客,住了一个多月,直到除夕之夜才乘舟返回苕溪,途中写作了《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组诗十首。

其中第一首是这样写的:“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意思是说:“一条小溪清悠悠地流向远方,远处的吴宫笼在一片淡淡的寒烟之中。虽然是萧索冷漠的冬季,大地却已微微透出春天的气息。积雪已渐渐地消融,显露出松软湿润的沙地,沙地里钻出了点点细细的草芽。竹枝上残雪犹在,掩映着寒风里悄悄开放的梅花。一位夜归的游子行走在梅林竹丛之中,除夕的夜晚,路上寂静无人,唯有梅花的幽香在夜空中轻飘,伴他走过村前的石桥。”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的诗也比较轻松活泼。

首句“细草穿沙雪半消”,点明时间是在除夕,除夕是将春未春的时候,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所以眼前已是残雪半消,细草露头。

第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是写远景。诗由自然景色中融进人事,写吴王宫殿的旧址上,只有冷漠的烟雾缭绕,在景中暗寓世事不常、人间沧桑之感。

第三句“梅花竹里无人见”转写眼前。“无人”表明周遭之静谧、境界之清幽,而此时的梅更显品格,遗世而独立。

第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吹香”暗写梅,梅树被竹林遮蔽,但梅之淡雅幽香不会被掩盖,这飘散遐远的缥缈香气更衬出景之静寂、梅之清高。梅本为主景,但诗人以虚笔写之,构思高妙,恰得其神韵,尽洗铅华,萧散自得。

这首诗写了很多景物: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结句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诗,是其艺术风格成熟阶段所作,“以小见大”“峻冷色调”“含蓄蕴藉”等特色具见这十首诗中,在文坛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特别是杨万里给的“裁云缝雾之妙思,敲玉之奇声”评价,姜夔有了一个特殊而响亮的文化名片。

读诗懂诗,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