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理解
语言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例如:我说“狗”,你知道这是指一种会汪汪吠叫的动物;我说“吃饱了”,你知道这是指有机体的一种状态。这说明你理解了这些词语或短语的意义。
语言的理解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但理解语言并不是通过语音或字形把语义简单地移植在自己的头脑中。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Moates,1980)。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像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语言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①诃是语言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依靠词来表达。因此,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语言理解的第一级水平; ②理解个别单词的意义并不意味着理解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句子。因为,句子的理解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认知活动,它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需要有语境的帮助。因此,句子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第二级水平;③语言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这种理解既要以词和句子的理解为基础,还要进行推理、整合、提取意义等更复杂的认知操作,因此它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
在语言理解中,理解词或句子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是在理解词或句子之前,我们首先要止确地知觉词或句子的语音,特别是在口头语言的理解中,正确辨别、分隔语音信息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语音知觉
语音知觉(phonological pcrception)有时也叫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 是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过程。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亦即人说话的声音,这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只有正确地知觉语音,才能接受它所代表的意义。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某些物理属性,如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音调是指语音的高低。语音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一般地说,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语音低;女了和小孩的声带短而薄,语音高。语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松紧程度调节的,声带松发出的声音就是低音;声带紧发出的声音就是高音。
在一个音节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时松、时紧的。
音强是指语音的强弱。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气流量大,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大,声波振幅大,声音就强;气流量小,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小,声波振幅小,声音变弱。例如,大声说话与小声说话,重读音和轻读音,呼出的气流址是不同的。
音长是指语音的长短。这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就短。在一般情况下,元音比辅音持续的时间较长;不同的辅音,其音长也有差异。在汉语普通话中,每个音节的音长平均为0.2秒~0.4秒。根据音长也能将不同语音区别开来。
音色是指语音的特色。语音的音色由声波的波形来决定。例如,汉语中a、 o、i的波形不同,音色也就不同。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由于音色不同而互相区别开来。
语音的音色取决于许多条件:①发音体的性质;②发音的方法;③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例如,有的语音由声带振动发出,有的不由声带振动发出,因而形成不同的音色;人的声带特点各不相同,因而音色也不一样。
(二)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当气流从肺部发出,振动声带,顺利通过声道而不受任何阻碍,然后从口腔(有时同时从鼻腔)出去,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是元音。例如,汉语中的a、0、1、u、y;英语中的i、e、u、a等。气流在发音通道上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叫辅音。例如,汉语中的b、p、m、1、zh、 ch、sh等,英语中的p、b、m、s、z、r、g、h等。辅音又可分为清音和浊音。气流使声带振动而发出的辅音叫浊辅音;气流没有振动声带而只是在发音通道上受阻而产生的辅音,叫清辅音。
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同(清浊音), 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描述各种不同的音位,并使每个音位互相区别开来。
距离近的一些音位,如p和b、k和g,它们之间至少有一对区别性特征的符号相反。两个音位的特征差别越大,如p与z,它们的生理特性和声学特性差别也越人。
研究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由于每个音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区别性特征的模式,因此人对音位的感知可能依赖于人脑的某些特征觉察器,其中每种觉察器都对相应的一种区别性特征作出反应。当一个音位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时,将激活一组特征觉察器,并作出特定的反应。由于特征觉察器的组合模式不同,因而能对不同的音位进行分辨。但是直到现在,生理学家们还没有记录到只对某种区别性特征作出反应的神经元,因而没有直接的实验根据能够证明这类特征觉察器的存在,这个问题是值得进行研究的。
(三)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
语音知觉的效果可以用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进行度量。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听若了解讲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者听对的百分率。例如,给被试听100个词,如果他们听对70个,清晰度即为70%。清晰度和可懂度没有严格的区别。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不受上下文影响时,用清晰度;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时,则用可懂度。下面是影响语音知觉的一些因素:
1.语音类似性。由于音位具有区别性特征,因此正确感知这些特征是分辨不同音位的重要条件。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例如,ma和na、ga和da,有五个特征相同、一个特征不同, 被试听起来容易混淆;相反,ma和sa有五个特征不同、一个特征相同,被试就容易分辨(Miler et al.,1955)。
2.语音强度。当语音强度为5dB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但不能分辨;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当强度为20dB 一 30dB时,清晰度为50%;当强度为40dB时,清晰度达70%;当强度为70dB时,清晰度达100%;强度超过130dB时,则会引起不舒服,甚至产生压痛感觉。
3.噪音掩蔽。噪音对语音的掩蔽依赖于信号、噪音的比率。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100倍时,噪音对语音的可懂度没有影响;当语音与噪音强度相等时,可懂度为50%。日常生活中因语境的作用,当语音低于噪音强度时,人仍可听懂语音。
4.语境。语境(context)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从广义说,它是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说,语境是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
人们对语音的知觉常受到语境的影响。例如,音位/p/在单词peck和speck中的发音是有区别的。因为在单词speck中,音位/s/的发音改变了音位/p/的发音。在句子语境条件下,有人先让被试倾听一些语句,如: "There was time to*ave",句中*处的字母为咳嗽声或其他声音所代替,然后让被试把听到的音位恢复出来。结果发现,句子语境不同,被试在*处所恢复的音位也不同,如w、sh、 s或r等。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将句子提供的听觉信息先储存起来,直到能够根据语境确定所失去的那一个音位。这种现象叫“音位恢复效应”(phonemic restoration effect)。它说明人们对个别音位的感知是受语境影响的。
5,句法、语义的作用。米勒等人在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在噪音背景下识别同的语音。其中: 一种语音刺激为5个单词组成的语句,另一种为单个单词。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噪音的干扰下,被试容易识别句子中的单词,其正确率高达70%,而识别个别单词的正确率只有40%。当噪音与语音强度相等时,结果也这样。以后米勒等人(Miller etal, 1963)在另一实验中,选用了语法正常、语义正确的,语义不正确的,不符合语法的三类句子,要求被试倾听并大声报告所听到的结果。发现语法、语义都正确的句子,可懂度达89%;语义不正确的句子,可懂度只达56%。可见,在口语知觉时,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
二、词汇的理解
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word recogmition) 或词汇通达(lexical access)。词汇识别是目前心理学研究最活跃、也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在我国,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单词的部位信息
在拼音文字中,词是由字母拼写而成的。由字母组成音节,由音节再组成单词。20世纪初,有人提出在单词识别中有起主导作用的字母。以后许多研究相继指出,单词中的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知道了开头的字母,就可能预测其他的字母,因而它比中间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母提供了更多的识别信息;同样,词尾指明了单词的性、数和词类,因而词尾的变化也携带了较多的信息(Gibson et al, 1975)。
汉字是表义文字。它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轮廓图形。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识中也有不同的作用。周先庚(1929) 曾用省略恢复法研究了半字对汉字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由半字写出整字的平均正确率为60%,保留汉字的上半部有利于汉字的识别。周先庚认为,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汉字的偏旁多在上部或左部,而写字时也总是先上左、后下右的。曾性初等(1965) 使用了三种省略方法(省前、略后、保框)和六种省略水平(10%、20%、30%、40%、50%、60%),对语句中的汉字进行了信息分析。结果发现,在语句中汉字保持了较高的恢复率。当笔画省略在30%以下时,三种省略方法几乎保持了100% 的辨认率。随着省略水平的提高,汉字的辨认率会下降。三种省略方式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框式省略,辨认效果最好,略后式稍差,省前式最差。这说明,笔画省略时,保留字的“完形”有利于汉字识别,前面的笔画提供了较多的信息,若省略前面的笔画对汉字辨认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彭瑞祥等人(1983)的研究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左边的特征比右边的特征重要;上边的特征比下边的特征重要。
(二)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例如,在汉语中,以日、月、皿三个部件为例,它在二维平面上至少可以有20种以上的组合,但只有一种组合才是合乎正字法规则的“盟”字。所以,不同的笔画或部件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人们认识的汉字。尽管人们在识别汉字时不一定意识到这些规则的存在,但研究表明,正字法规则在字、词汇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彭聃龄等人(1995)在一项研究中,给被试呈现48个左右结构的双部件的人造汉字(假字和非字)和相同数量的真字,要求被试作真假字判断。人造汉字按照“字”的左右部件是否处于合法位置分成四组。它们是:①两个部件都处于合法的位置;②左部件处F合法的位置,右部件处于不合法的位置;③左部件不合法,右部件合法;④左右部件位置都不合法。结果发现,对四组刺激作出拒绝反应的反应时,按长短排列依次是第一组、第三组、第二组、第四组。这是由于第一组材料符合正字法,被试容易误认为真字,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拒绝它。第四组材料,完全不符合正字法,因此被试最容易拒绝它。第二组材料的拒绝时间长于第二组,这说明,左右部件相比,汉字右部件的合法性与否对汉字识别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一实验说明,正字法规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知识,字词识别不仅要依靠对笔画、部件或字母的检测,而且要检测这些成分的结合规则。
(三)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
有关拼音文字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词的使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这就是所谓的词长效应(length efect)。词长效应说明,单词包含的字母数量影响词汇的识别。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汉字识别中,大量的研究发现(彭聃齡等,1997; 张武田等,1992), 词汇识别的时间随着笔画数量的增加而增长(笔画数效应)。笔画数效应说明,字词的某些特征信息在字词识别中是起作用的。
(四)字形结构
20年代,艾伟(1923年起)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笔画数量、宇形结构对汉字识别的重要影响。他的研究结果可以概括如下:①汉字笔画在十画以内的容易观察;②汉字笔画在十一画到十三画之间,识别的难易取决于宇形的结构;③汉字笔画在十三画以上,而由左右偏旁组成的,如果左右偏旁的笔画相差十画以上的,难于辨认;④笔画在十画以上,字形分别由三四部分斜线或曲线构成的,识别也较难,如疑、毅等;⑤如果一个字的某些部分与读者巳知的另一字的某一部分相似,书写时易出笔误;⑥字形合拢的容易观察,如田、口、日、月等;⑦字形由横直线组成,如罪、华等,而笔画在十五画以下的,容易识别;⑧宇形对称的容易识别,如韭、菲、罪等。彭瑞祥等人(1983)研究了在速示条件下,不同类型结构汉字再认的难易程度。结果发现,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体结构的汉字,再认较容易。
(五)宇词的使用频率
影响单词再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词的使用频率。根据库塞雷等人(Kucera et al.,1967)的统计,在100万个单词的语言材料中,不同英文单词的出现频率有很大区别。
例如,“the” 的使用频率为69971,"of" 的使用频率为36 411,“and” 的使用频率为18 852,均属高频词;而"pistol” 的使用频率为27,“Leaded” 为1,均属低频词。关于汉语字词的使用频率,近年来已有许多人进行了研究。例如:刘英茂等(1975)编制的“常用中文词的出现次数”;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年版);上海交通大学汉字编码组等编著的(汉字信息字典》(1988 年版)。
何伟氏等人(Howeset al.,1951) 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使用频率不同的单词,让他们进行辨认。结果发现,单诃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相反,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这就是单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frequency effect)。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用汉字进行的大量实验也表明,在速示条件下,汉字识别的正确率随汉字的使用频率的上升而上升,而识别的时间随频率上升而缩短。最近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在汉语双字词的识别中,不仅整词的频率,而且个别成分字的频率对词的识别也有影响。
词的使用频率为什么会影响单词识别的效果?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福斯特(Forster, 1976) 认为,在心理词典中词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单词频率,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在心理词典中处于“前面”的位置,因而容易被搜索到。而莫顿(Morton, 1979)认为,在心理词典中,每一个单词都有一个对应的单词产生器(logogens)。 当单词出现的时候,它的特征激活了其对应的单词产生器,当产生器的激活水平达到阈限时,这个词就被识别了。莫顿认为,高频词容易被识别,是由高频词产生器的激活阈限较低造成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使用频率影响到人的反应的偏向。在快速毕现条件下,当被试不能滑晰地感知单词时,他们倾向于用熟悉的,即频率高的单词去填补当前的知觉。
(六)语音的作用
单词只有形、音、义等多方面的特征。在词汇识别中,语音有没有作用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可以从单词的视觉信息中(词形)直接提取词义,语音在词义获取过程中没有作用(Besner, 1987), 这叫直通假设(direct一 access hypothesis);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们要把输入的视觉信息转换成语音,然后由语音激活词义,语音在词义的获取过程中起誊中介的作用(Van Orden,1987; Lesch, 1993), 这叫语音中介假设( phonology mediation hypothesis);第二种观点认为,由形达义和由形至音再达义两条通路并存,但最终由哪条通路提取词义取决于两条通路的加工速度(Coltheart, 1980; Jared etal., 1991), 这叫双通路假设( dual一access hypothesis)。
在拼音文字中,一些研究证明,语音在词义的提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Van Orden (1987)的一项研究中,首先在计算机屏幕上给被试呈现某一概念范畴的名称,如flcwer,然后间隔短暂时间,冉呈现一个月标词(target)。 月标词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与范畴成员(如rose)的拼写类似,如robs; 一种与范畴成员的读音类似,如rows; 一种与范畴成员无形、音、义的任何联系,如tulic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目标词是否属于先前呈现范畴的成员。实验的假设是,如果语音在词义的获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被试对与范畴成员读音类似的目标词(rows) 会作出更多的错误反应。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假设。
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范式被不断应用到词汇识别的研究中。其中一种研究范式就是语音中介启动技术。在这种范式中,启动词是与目标词语义关联词的同音词。例如,选定单词nut (坚果)为目标词,其语义关联词为beech (山毛榉树),语义关联词的同音词为beach (海滩)。现在用beach 一词去启动nut,这就是语音中介启动。如果语音在词义获取过程中有作用,那么应该观察到“beach”对目标词nut的启动效应。采用这种技术,Lesch等人(1993)发现,“beech"和beach都对目标词nut的命名有促进作用。而bench (语义关联词的形似词)没有促进作用。这说明,语音在语义获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语是一种表义的文字,字形和字音的关系不如拼音文字那样密切,语音是否起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很不一致。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七)语境的作用
研究发现,单个单词与在句子或课文语境中出现的单词,它们的识别阈限不一样。
图尔温等人(Tulving etal,,1963) 让被试读一些句子,其中最后一个单词用快速呈现,要求他们尽快认出这个目标词。实验条件是变化最后一个单词与整句的关系(有意义联系与无意义联系),并改变语境中单词的数量(1, 2, 4, 8)。结果发现,在单词与语境有意义联系时,随着前行单词数量的增加,识别最后一个单词的时间显著下降。相反,当最后一个单词与语境无联系时,随眷前行单词数量的上升,识别最后一个单词的时间明显增加了。可见,语境提供的信怠促进或抑制了对单词的识别。
在汉语的语境研究中,彭聃龄等人(1987) 研究了词语境对双字词识别的影响。他们按照语境与目标词语义联系的程度分成强语境(如牢房一监狱)、弱语境(如田野一碧绿)和无关语境(如软禁一细菌),被试的任务是词汇判断。结果发现,语境对高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低频目标词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朱晓平(1992) 对汉语句子语境的研究也发现,句子语境能够促进词汇的识别。
(八)语义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词的语义特征也会影响词汇的识别。例如,詹姆斯(James, 1976) 用词汇判断法研究发现,低频具体词的识别比低频抽象词的识别容易。后来一些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黑诺等人(Hinoet al., 1996)的研究发现,在词汇判断任务中,意义较多的词(多义词)较意义较少的词或单义词更容易识别。近来我国研究者使用汉语材料的研究也发现,语义因素在词汇识别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总之,对单词的再认不仅决定于字词的物理特征,而且决定于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与经验,如对单词的熟悉程度,使用语言学的知识对单词进行预测与期待,由阅读材料提供的语境信息等。人对单词的识别是由直接的感觉信息和各种非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句子的理解
句子的理解(sentence comprehension)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相对词汇理解而言,句子的理解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对组成句子的词语进行加工,以便获得词语的确切意义。其次,句子的理解还要进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指从语法上分析词或句子,将句子分成不同的语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句法分析的方式不同,得到句子的意义也就会不同。语义分析也是句子理解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人们利用句子中的内容词的意义及它与其他词语的关系来分析句子的意义。
句子的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句子的类型
人们日常听到、见到的句子类型,主要有肯定句、否定句、被动句、被动否定句等几种类型。研究发现,句子的类型影响着句子的理解。例如,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定句的理解,如:对肯定句“他认为有去的权利”,理解起来容易;而对否定句“他不认为有去的权利”,理解起来难一些。 有人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张“狗追猫”的图片,然后让他们判断句子的真假,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结果发现,被试对真肯定句(狗追猫)的反应时最短(1.55秒), 对假肯定句(猫追狗)的反应时稍长(1.68 秒),对假否定句(狗没有追猫)的反应时较长(1.91秒),而对真否定句(猫没有追狗)的反应时最长(2.14秒)。这说明,理解否定句比理解肯定句需要较长的加工时间。
陈永明等人(1990) 采用句子一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 picture verification)考察了汉语不同类型句子的理解过程。即在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句子,如“星号在加号的上面”,然后呈现一张包含了“*”和“+”的图片,要求被试判断这张图片是否正确描述了句子的内容。实验结果显示,汉语句了的验证时间模式和英语材料所得的结果一致, 即验证句子的时间依次为,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为什么否定句的加工难于肯定句的加工,人们认为这是由于否定句在句法上比肯定句复杂;否定句的加工阶段多于肯定句的加工阶段;否定句较肯定句可能有较多的意义,含义相对不够明确等原因造成的。
(二)词序
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语言中,词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的基本词序为主一谓一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其顺序为“施动者”一“行动”一“对象”。这种比较固定的词序提供了句子理解的线索。例如,当听到句子“他骂我”时,人们总把“他”当成“施动者”,“我”是他的“行动”的对象。
人们有这种词序的知识,就不会把这句话理解为“ 我骂他了”。
词序的这种作用在有些情况下表现得更明显。例如,在“中国女排大胜日本队”和“中国女排大败日本队”两个句子中,尽管使用了语义相反的两个动词“大胜”和“大败”,但是,人们根据词序总是把中国女排理解为胜利者。
当词序颠倒时,人们常常借用某些句法手段来帮助理解句子。例如,把语句“他骂我”,改成“他把我骂了”或“我被他骂了”。在这些场合,尽管原来的词序变了,但特定的句法手段提供了正确理解语言的线索,使我们对句子的意思不会出现误解。
(三)语境
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
前面我们讲过,口语、特别是对话语言是一种情境性语言,它与交谈双方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口语中的许多语句只有在一定情境下,才是可以理解的。例如,替朋友代买了一些蔬菜,回来分给大家,你可能说:“老王,你是黄瓜...老李,你是扁....”你的朋友也可能会感激地说:“哦,谢谢你,我是黄瓜。”在这种语境下,尽管你把“你要的是....”.说成了“你是....”.但双方都不会出现误解。
波拉克等人(Pollack etal.,1963) 曾经让被试等候在实验室内,并用录音机录制下他们之间的谈话。随后,将谈话中的个别单词播放给他们听,结果发现,被试只能确认其中的1/2。这说明,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即使是对自己说过的话,也难以理解。
在口语或书面语言中,常有一些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句子一歧义句,但只要联系语境,这种歧义也能获得较确切的意义。例如,“They are eating apples”是一个歧义句,孤立地看它,不知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但只要有语境,我们就能把它断定为“这是一些可食用的苹果”(“eating" 做形容词),或者“他们正在吃苹果”(“eating”做动词)。一些研究发现,只要有语境存在,人们就意识不到句子的歧义性。人们对歧义句的反应速度与对非歧义句的反应速度是一样的。语境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般性的知识背景。人们根据这些背景知识,就能组织当前的信息,对信息作出解释,并产生期待和预测。
(四)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普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句子“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它既可以切分为“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又可以切分为“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于切分方式不同,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人们常采用一定的句法分析策略来帮助理解句子。这些常见的策略有:
1.标准句策略。前面我们介绍了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在汉语和英语中,名词一动词一名词组成了常见的句子结构,人们在理解时,常常把第一个名词理解为句子的主语、动词理解为谓语、结尾名词理解为宾语。这种分析句子的策路就是标准句策略。这种策略在理解较长和较复杂的句子时也很常用。
2.最小依耐策略(the minimal attachment strategy)。它是指人们倾向于采用最简单的句子结构来理解句子,如把动词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看成是它们的直接宾语。例如,“董事长解雇了李经理十分信任的一个工人”,根据最小依附的原则,人们容易把李经理看成是动词解雇的直接宾语,但是这种理解在句子中并不正确。
3.晚终止策略(late closure strategy)。它主要针对如何从复杂句子中划分出从句来说的。在分析句子时,不要急于根据前面的材料对句子的结构作出判断,就是晚终止策略。例如,句子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c and a half seems likes a short distance to him,在这个句子中,人们可以在阅读的早些时候,在单词jogs处切分出原因状语从句“Since Jay always jogs”,但是多数人在阅读的晚些时候,在单词half 处,把“Since Jay always jog> a mile and a hal"当做原因状语从句,这就是晚终止策略。
在句子理解过程中,语义分析也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在理解“狗追猫”、“人吃饭”这类句子时,人们不仅应用了词序知识,而且也应用了语义知识,即人们对“狗”和“猫”、“人”和“饭”这些词义的了解。人们知道只能“人吃饭”,不能“饭吃人”;
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狗追猫”,而不会“猫追狗”。在这里,语义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语义知识的帮助下,即使词序出现颠倒,人们对语言材料也不会产生误解。例如,把“阳光充满大厅”改为“大厅充满阳光”、“汽车盖着雨布” 改为“雨布盖着汽车”,在这两组句子中,词序虽相反,但人们所理解的意思是一样的。
四、话语的理解
话语理解(discourse comprehension)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话语意义的过程。
话语理解除有赖子正确理解话语中的词汇和句子外,下列因素也影响着话语的理解。
(一)推理
推理可以在话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话语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在话语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下面一段话:“自从石油危机以来,商业变得呆滞了。好像没有人再需要那些高级的东西。突然,门开了,一个衣着讲究的人走进了展览室。约翰带着他的真诚、友好的表情朝这个人走去。”这段话,虽然是话语的一个片断,但我们读完后不可避免地会作出一系列的推理:约翰是个商人,当时商业正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他可能卖高级轿车,一个人想买轿车,约翰想做这笔买卖等等(张必隐,1991)。 这些推理弥补了话语中未出现的信息,使人更完整地理解了上面这段话。再如,下面这一课文情景:“玛丽听到卖冰淇淋的车声,她想起了生日零用钱,她急忙冲进屋里”。读完后,如果我问你玛丽的生日零用钱在哪里,你自然会知道钱在屋里。她为什么跑进屋里,为了取钱。玛丽有多大年纪,她可能是个小女孩。这些答案其实并未明确地出现在话语中,但经过推理,我们很快理解了话语情景的含义。
(二)语境
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话语的理解。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布朗斯佛尔德等人(Bransford et al.,1972) 在一个实验中,让两组被试阅读同一篇课文,其中一组被试事先看了图画,另一组则没看。
课文的内容是:“如果气球炸裂了,那么声音便不能带去。因为一切距离那层楼太远了。关闭的窗户也能阻止声音传进,因为多数建筑物都有很好的隔音。由于整个操作都依赖于稳定的电流,因此,电线中断也会引起问题。
当然,小伙于可以喊叫,但人声的强度不足以传那么远。另外一个问题是乐器上的弦可能断。如果断了,就不能伴奏了。显然,最好的情况是距离短。这样,潜在的问题就少一些。如果能面对面接触,则向题最少。”实验发现,在没有图画提供语境时,上段课文很难理解;相反,如果被试事先看丫图画,有了语境的帮助,再理解课文就很容易了。
(三)图式的作用
图式(schema)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图式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平时所听到或看到的故事,都是按照故事图式组织起来的。它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setting)、 主题(therme)、情节(plot) 和结局(outome) 等内容。背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主题提出主人公试图达到的目标;情节指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结局指故事的最后结果。研究表明,当故事按故事图式组成时,人们较易理解;相反,如果将故事的图式打乱,例如,故事的主题不是出现在情节前而是出现在情节后,被试只有读完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才能得知故事的主题,这时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就困难一些。因此,当语言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一致时,故事图式能提高理解语言的速度与质量;相反,当语言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不一致时,人们对故事图式的预期,会使理解的速度缓慢下来。
总之,语言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合理解释。因此,语言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