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社交达人,线下孤独得像条狗,嗐…
文:虾
来源: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ID:psyonline)
木心在《从前慢》里有过这样的描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如今我们与他人的联系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从书信邮件再更新到如今的短信微信。
我们微信上的好友数量不停增加,置顶的联系人和群聊越来越多甚至覆盖了整个手机页面……我们在线上越来越活跃,冲浪八卦吃瓜一个不落,但在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们是否曾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01-
浅层性社交与碎片化交流的弊病
随着年龄增长,出于学习或工作需要的我们添加了几十甚至上百个见面都认不出对方的人。
大多数的线上交流集中在碎片化的闲聊,可能是一时的吃瓜群众又或是朋友突然的安利和吐槽,又或是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在线上谈心式的沟通交流几乎是少之又少。
浅层性的社交沟通给我们带来社交生活丰富的假象,而当我们真正有急事需要有人及时伸出手帮一把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在好友联系人那一栏徘徊,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浅层性社交注定了我们在线上与他人建立的联系是以弱连接感为主导,而缺乏与他人之间高连接感的联系,更容易使人感受到孤独等的负面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曾说过:
人类不仅需要和他人交互,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重要他人存在,这样的人能够让你信赖,能够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对他敞开心扉。
与他人相处间的连接感影响着我们社交质量的高低,给予我们强连接感的人往往是我们的亲人或挚友,是当自己有事时毫不犹豫伸出手相助的人,是听自己哭看自己笑的人,而在线上久久联系一次、几乎不在线下碰面沟通的好友无法与自己建立起高连接感的社交联系。
-02-
去人格化的线上社交模式
影响着我们的交友质量
根据美国社会学学者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日常社交互动作为一种表演行为存在, 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 要努力展示自己, 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
换句话来说线上我们认为活泼开朗志趣相投的好友未必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实际上我们对社交网络中好友的了解度究竟又有多高呢?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不仅是靠语言,还包括我们眼神、语气、动作等等,同一句话在不同情景里以不同的口吻念出来表达的含义也是千差万别。
线上社交中人们几乎不是面对面交流而是通过打字、语音、表情包的形式进行沟通,这种去人格化式的交流使得产生误解的几率大大增加,也一样影响了高连接感社交联系的建立,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线下交流的重要性。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碰到这样有趣的现象:
一群朋友说好一起出来聚餐玩耍,结果饭桌上大家都在看手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又或者是好不容易回趟老家,爸妈在客厅里看抖音,而你在玩微信。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已经压榨了我们与他人实际见面联系的时间,线上社交作为社交生活的补充与线下社交也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有空的时候放下彼此的社交软件叫上朋友出去玩一场吧,不要总在微信上说“等有机会下次见”,而应该说“十分钟后宿舍楼下见”。
-03-
我们还不擅长独处
@ XkeepN
孤独不等于独处,孤独是你身处一片虚拟的网络海洋中,嘈杂无比,各种的声音,你最开始觉得很热闹很有趣。
但当你合上手机,关上电脑,你发现自己身边静的吓人,也无人陪伴。
你的话语,你的呐喊,不仅和别人一样,还无人听到。
那一刻,才是真正的,社交时代的孤独。
独处与孤独是两个经常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独处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孤独感,对于不擅长独处的人来说孤独感更容易出现在他们的身上。
雪莉·特克尔认为独处是一种可以与外界分离,集中自己思想的能力。而缺乏独处能力的人时常会通过联系他人来降低自身的焦虑感,又或者是说联系了他人可以让自己感觉不那么孤独,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曾在知乎看到有人就“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二者究竟谁优谁劣因人而异,但可以明确的是社交质量的好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独处能力的高低则可以由自己培养。
我们要试着去培养自己的独处能力,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看看书看看电影,看到脖子酸之后抬头看看云,天气好的话带上相机出去采风拍照,不想出门的时候拿秋冬的被子出来晒晒太阳,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变得舒服自在。
线上社交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人联系,它带着提升人们幸福感的愿景出现也不希望是以提高人们孤独感的结局收场。
曾在综艺节目里听到这么一句话:
“成年人就是一天崩溃八百次,别人一问都没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可以说“有事”的那个朋友。
祝大家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