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汤证歌诀 内科证、法、方归纳

一、中医汤证歌诀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利阴虚。
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服,阳盛格阴四肢厥,承气荡热须急图。
亡阳大汗参附暖,亡阴独参饮自苏。
表里
表寒荆防为败毒,表热银翘脉数浮,表虚桂枝能解肌,表实麻黄恶寒除。
里寒附子理中汤,里热口渴用白虎,里虚十全可大补,里实承气能通腑。
半里半表小柴胡,表里俱病喘汗出,葛根黄芩黄连驱。
寒热
实寒腹冷用良附,虚寒理中四逆扶,实热白虎或承气,大补阴丸虚热服。
虚实
气虚扶正用四君,血虚补血四物寻,虚实夹杂降气汤,真虚假实香砂君,
真实假虚蜇虫存。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荡。
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
厥阴乌梅安蛔方。
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室宜攻承气汤。
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泄少阳,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

三焦辨证汤证诀
上焦入卫桑菊使,肺热银翘和麻石,邪陷心包厥神昏,清宫送服安宫治。
热入中焦白虎清,热结腑实承气攻,湿热中焦热不扬,雷氏芳香化湿证。
下焦伤肾劫真阴,复脉加减可回春,虚风内动多瘛从,大定风珠是福音。
脏腑辨证汤证诀*心、小肠
心气不足宜养心,心阳不振加附温,心血不足多怔忡,四物合入酸枣仁。
心阴不足补心丹,心火亢盛使泻心,痰迷心窍神志呆,导痰菖蒲和郁金。
痰火扰心多狂妄,礞石滚痰可宁神,心血瘀阻胸窒闷,薤白失笑四物寻。
饮遏心阳多头晕,苓桂术甘温化饮,心脾两虚归脾汤,黄连阿胶交心肾。
心火小肠导赤散,小肠虚寒茱萸跟,气痛天台乌药亲。
脏腑辨证汤证诀*肝、胆
肝气郁结须疏肝,肝火上炎使龙胆,阳亢天麻钩藤饮,肝风羚羊钩藤攀。
肝血不足四物汤,寒凝疝痛暖肝煎,肝阴亏虚用一贯,虚阳上亢使镇肝。
肝肾阴虚杞菊丸,肝火犯肺黛蛤散,肝胆不宁酸枣仁,肝脾不和逍遥丸。
心肝火旺烦不寐,泻青泻心自能眠,胆热蒿芩清胆汤,虚热温胆惊自安。
脏腑辨证汤证诀*脾、胃
中气不足宜补中,归脾统血血归经,脾阳虚弱理中汤,寒湿困脾用胃苓。
脾虚水泛实脾饮,湿热黄疸使茵陈,脾胃不和痛胀满,方选香砂称六君。
脾湿犯肺多喘闷,二陈燥湿化痰饮,脾肾阳虚五更泻,附子理中合四神。
胃脘灼热清胃散,胃中实寒良附暖,食滞胃脘痛拒按,保和导滞消胀满。
胃阴不足应益胃,黄芪建中胃虚寒。
脏腑辨证汤证诀*肺、大肠
风寒束肺用麻黄,风热桑菊变辛凉,热邪壅肺石甘汤,痰浊二陈三子养。
肺气不足须补肺,肺阴不足固金商,肺脾气虚母气夺,六君平胃得安康。
肺肾气虚喘气短,人参固本保无恙,肺肾阴虚骨蒸热,八仙长寿滋阴方。
大肠燥热承气通,湿热葛根芩连共,寒湿喜暖宜胃苓,虚寒养脏固脱用。
脏腑辨证汤证诀*肾、膀胱
肾气不足滑遗精,桑螵蛸散金锁应,肾不纳气参蛤散,水泛真武可变通。
右归饮能温肾阳,肾阴不足六地黄,阴虚火旺更知柏,肾虚髓亏大造尝。
膀胱湿热八正散,虚寒失禁用缩泉。
气血津液汤证诀
气滞四磨加四逆,气逆五磨加四七,气虚本为四君子,气陷补中能升提,
气脱四味回阳饮,加入参附龙牡剂。
出血槐花咳血方,小蓟饮子黄土汤,瘀血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皆可尝,
血虚养荣兼四物,当归补血简便方。
津亏口渴便秘结,沙参麦冬共增液,津液积聚痰与饮,二陈五皮治各别。

内科急症汤证诀*高热
高热入卫使银翘,夹湿加入正气好,肺气壅热更麻杏,阳阴胃热白虎熬。
热入营血用清营,犀角地黄及清宫,开窍温病三宝用,瘛从羚羊角钩藤,
气虚高热应补中,阴虚液耗清骨送。
内科急症汤证诀*中暑
暑热蒙心昏不应,早把清宫冲安宫,暑热伤阴肝风动,平肝养阴大定风。
气阴两脱厥冷汗,参附龙牡生脉增,吐泻苓桂甘露饮,气分白虎生脉并,
伤气清暑益气汤,任择东垣或孟英。
内科急症汤证诀*厥脱
热厥神昏参白虎,便结承气止谵语,寒厥回阳四逆汤,汗多人参加龙牡。
阴脱烦躁固因煎,人参四逆阳脱固,阴阳俱脱瞳孔散,生脉四逆急煎服。
内科急症汤证诀*昏迷
神昏热陷使清营,酌选三宝将窍清,痰蒙菖蒲郁金用,腑实调胃承气通。
瘀热犀角地黄汤,肝阳羚羊角钩藤,温热急黄茵陈蒿,黄连解毒合奏功。
内科急症汤证诀*抽搐
热甚抽搐用钩藤,腑实谵狂承气攻,肝阳项强镇肝汤,阴虚瘛从大定风,
风毒内袭玉真散,抽搐欲脱参附充。
内科急症汤证诀*喘促
喘促高热多神昏,黄连解毒苇茎饮,腑实宣白承气汤,痰浊导痰法堪遵。
外伤气脱多肿痛,生脉承气合桃仁,心肾阳衰虚汗出,苓桂八味加芪参。
气阴两竭气促短,生脉加味固脱珍。
内科急症汤证诀*心痛
寒凝心脉心绞痛,当归四逆合理中,气滞柴胡疏肝散,血瘀逐瘀缓剧痛。
痰浊苓桂术甘饮,栝楼薤白半夏并,心阴不足补心丹,心气不足保元用,
心阳不振人参汤,参附龙牡亡阳证。
出血证汤证诀*鼻衄
鼻衄肺热桑菊饮,胃火口臭玉女煎,肝火量多心烦怒,头晕目眩应泻肝。
出血证汤证诀*咳血
咳血肺热救肺汤,泻白黛蛤肝火旺,阴虚盗汗五心热,百合固金益甘凉。
出血证汤证诀*呕吐血
胃火吐血应泻心,肝火犯胃泻肝饮,脾不统血归脾补,肝瘀气逆秘红吐。
出血证汤证诀*便血
便血湿热槐花散,脾胃虚寒黄土汤。
出血证汤证诀*尿血
尿血湿热小蓟饮,阴虚知柏六地黄,脾肾两虚血色淡,益气无比保安康。
出血证汤证诀*肌衄
肌衄热甚清营先,阴虚茜根玉女煎,气虚归脾和保元,相互转化仔细参。
痧证
热痧连朴寒藿香,绞肠玉枢加槟榔,阳脱十宣开清窍,阴脱生脉参附汤。
关格(尿少、尿闭、恶心、呕吐)
脾肾阳衰现关格,理中化痰右归合,寒浊犯胃温脾汤,湿热黄连温胆多。
痰湿小青加苓桂,痰蒙清宫并犀角,肝风镇肝大定风,人参四逆固脱厥。
中风
中风中经秦艽汤,镇肝熄风治亢阳,阳闭至宝羚羊角,阴闭涤痰苏合香。
证见五脱元气衰,参附龙牡急回阳,后遗偏瘫应还五,语蹇舌强解语方。

外感病汤证诀
感冒
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银翘使辛凉,暑湿新加香薷饮,表寒里热石甘汤。
气虚之人参苏饮,血虚葱白七味良,阳虚无汗再造散,阴虚葱豉葳蕤方。
风温
风温在卫银翘散,热壅肺气石甘汤,热壅胸隔栀子豉,阳明腑实承气荡。
邪入气分使白虎,入营泄热清营商,入心清宫安宫用,入血犀角兼地黄。
肺胃伤阴沙参饮,肝肾伤阴三甲帮,气脱肢厥生脉散,龙牡参附防亡阳。
湿温
湿热入卫热不扬,解表藿朴夏苓汤,气分湿重用三仁,偏热白虎须加苍。
湿热并重连朴饮,化燥脉洪白虎挡,燥热腑实大承气,入营清营加味尝。
入血抽搐谵语妄,凉血犀角兼地黄。
霍乱
霍乱可分热与寒,吐泻腹痛多缭乱,寒霍证轻正气散,止泻胃苓随加减。
重证指螺眼塌陷,附子理中加猪胆,热霍发热多口渴,燃照白虎明眼选。
吐泻不得干霍乱,厚朴冲服玉枢丹。
肺系疾患汤证诀
咳嗽
风寒咳嗽杏苏散,风热桑菊随加减,秋燥干咳桑杏汤,肺阴不足固金选。
肺气亏虚应补肺,肝火泻白黛蛤兼,痰湿二陈合三子,痰热清金宜化痰。
哮证
冷哮射干麻黄汤,喘逆酌加三子养,热哮定喘兼黛蛤,肺虚培土四君防。
肺肾两亏难纳气,金匮四君气道畅,张口抬肩现危象,生脉四逆急回阳。
冷哮三方
厚朴射干小青龙,皆治寒哮各不同,共用麻夏辛五味,祛痰平喘是准绳。
小青姜桂芍药草,温肺化饮而得名,射干紫菀冬花姜,降逆止咳吭呛停。
厚朴膏杏姜麦草,寒饮化热烦躁清,同治寒哮宜辨证,三方各自有奇能。
*厚朴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喘证
实喘风寒用麻黄,风热桑菊石甘汤,燥邪清燥救肺汤,痰热郁肺白皮桑。
痰湿二陈和三子,外寒内饮小青防,外寒里热用定喘,清里透表祛痰黄。
虚喘日久肺脾伤,生脉益气共煎汤,肾阴亏虚大造丸,金匮肾气补肾阳。
肺痈
肺痈初期使银翘,成脓苇茎如金调,溃脓桔梗加苇茎,恢复沙参桔梗保。
肺痨
肺痨阴虚月华丸,偏热秦艽鳖甲散,肺肾阴虚腰膝软,固金秦艽鳖甲转。
气阴耗伤保真汤,阴损及阳用补天。
脾胃系疾患汤证诀
胃痛
胃痛寒邪良附丸,食滞保和消胀满,肝气犯胃益疏肝,血瘀失笑血府联。
虚寒黄芪建中汤,伤阴益胃共一贯。
腹痛
腹痛寒中良附暖,合入正气天香散,燥热痞结用承气,气滞四逆或疏肝。
血府少府逐瘀汤,食滞导滞四消选,中阳虚寒喜暖按,两个建中随加减。
呕吐
外邪呕吐正气散,食伤嗳腐保和先,痰阻二陈兼术甘,肝郁四七四逆参。
胃虚香砂六君子,阴伤麦门一贯煎。
呃逆
寒呃丁香柿蒂散,胃火小承不容缓,肝郁旋复代赭用,血瘀逐瘀为要点。
脾肾阳虚理中汤,胃津不足益胃安。
噎嗝
痰气成噎用启膈,血瘀津亏膈下随,气虚阳微难吞咽,补气建脾合右归。
泄泻
寒湿胃苓加藿香,湿热藿香芩连汤,食伤保和导滞共,肝气乘脾痛泻方。
脾虚胃弱参苓散,四神脾泻虚肾阳。

便秘
热秘麻子承气汤,气秘六磨情志伤,虚秘补中黄芪用,血虚增液兼润肠。
冷秘温脾济川煎,四神八味善温阳。
痢疾
温热痢疾芍药汤,寒湿胃苓木香姜,疫痢白头合芍药,休息痢与资生商。
阴虚阿胶鸡子黄,虚寒附子理中央。
心系疾患汤证诀
不寐
夜不成寐心脾伤,补益加味归脾汤,清离滋坎交心肾,阴虚阿胶鸡子黄。
心虚胆怯定志丸,肝郁丹栀逍遥散,痰火清火涤痰法,脾胃不和越鞠转,
加入保和消导痊。
多寐
湿困多寐平胃散,痰湿阻滞宜温胆,脾虚升阳益胃汤,阳虚久病八味丸。
外伤血瘀宜通窍,脉涩舌紫见瘀斑。
惊悸、怔忡
惊悸怔忡易惊恐,心气不足无味充,心阴亏虚补心丹,心脾两虚归脾应。
肝肾阴虚多久病,一贯枣仁两汤冲,脾肾阳虚脉结代,汤使真武和理中。
瘀血阻络血府逐,痰湿导痰惊悸平。
癫狂
情志于常癫与狂,欲将动静分阴阳,癫则痰结宜导痰,气虚合入君子汤。
气血虚损养心使,补肾安神细推详,狂甚痰火多扰心,涌吐痰涎三圣饮。
清心泻心礞石滚,热结大承急存阴,阳虚二阴和定志,气滞血瘀梦醒寻。

痫证
痫证阴阳不一般,频发间发各自谈。
频发:阳痫清热镇痫汤,阴痫二陈五生丸。
间发:脾虚痰盛六君子,肝火热痰使龙胆,
   肝肾阴虚五心热,滋养阴液大补元。
肾系疾患汤证诀
淋证
石淋排石尿涩痛,八正通淋止血红,血淋清利小蓟饮,阴虚知柏地黄同。
气淋胀满沉香散,经久不愈加补中,膏淋混浊分清饮,虚则固肾六味凭。
劳淋遇劳常反复,无比山药加提升。
癃闭
湿热癃闭须细参,八正导赤或通关,肺热气促清肺饮,肝郁气滞沉香散。
尿路阻塞抵当通,益气升举中气陷,肾阳亏虚济生丸,肾阴六味猪苓攀。
腰痛
寒湿腰痛肾着先,湿热烦渴三妙散,肾阳虚损右归使,肾阴不足左归丸。
劳损活络效灵丹,酌加木香并土元。
遗精
肝火梦遗须泻肝,湿热痰火猪肚丸,心肾不交封髓丹,阴虚知柏合二仙。
肾气不固脉沉细,秘精固涩更培元。
阳萎
湿热下注阳已萎,龙胆泻肝或知柏,命门火衰数赞育,归脾善补心脾亏。
惊恐伤肾阳难举,启阳娱心病自恢。
耳聋、耳鸣
耳鸣发热乃风邪,防风通圣清神捷,肝胆火盛用泻肝,礞石滚痰驱痰结。
瘀阻通窍活血汤,脾虚益气聪明饵,肾阴不足左慈丸,肾阳虚损八味也。
肝胆疾患汤证诀
眩晕
肝阳上亢头木眩,天麻钩藤或镇肝,肝火上炎烦切怒,养阴平逆使龙胆。
痰浊天麻半夏汤,气血亏虚归脾填,肝肾阴虚用乌兔,肾阳不足右归丸,
肾阴左归杞菊联。
胁痛
肝郁胁痛逍遥散,肝胆湿热宜泻肝,瘀血复元活血汤,肝阴不足一贯煎。
臌胀
臌胀气滞兼湿热,疏肝散和平胃图,湿热中满分清丸,舟车疏凿用各殊。
寒湿宜用实脾饮,血瘀茵陈兼化瘀,耐攻可用十枣逐,阳虚五苓理中补,
阴虚一贯隔下驱。
黄疸
茵陈蒿汤治阳黄,热重于湿首选方,湿重茵陈五苓散,热毒犀角兼地黄。
阴黄茵陈加术附,脾虚黄芪建中汤,瘀血内结舌紫暗,隔下逐瘀加味尝。
痉证
风寒湿邪成痉证,羌活胜湿葛根用,热甚增液承气汤,白虎羚羊大定风。
血瘀通窍活血使,痰阻天麻白术应,气血虚损用八珍,温阳吴萸桂附等。
疝气
寒疝椒桂暖肝煎,水疝加味五苓散,气疝天台乌药用,气虚补中能升陷。
狐疝导气随加减,颓疝橘核或龙胆。
气血津液疾患汤证诀
痰饮
脾肾阳衰饮内蓄,苓桂术甘八味入,饮留胃肠多实邪,甘遂半夏益攻逐。
悬饮椒目栝楼汤,合入葶苈大枣驱,支饮犯肺用小青,化热加味麦门冬。
溢饮肢肿仍小青,表寒里热大青龙,表证不显更越婢,加减五皮共五苓。
水肿
阳水头面肿势速,宣肺越婢须加术,脾虚五皮或五苓,湿热疏凿葶苈驱。
阴水脾虚实脾饮,肾虚五苓共真武。
瘀证
瘀阻心脉痛彻背,通痹栝楼合薤白,瘀阻经络麻木痛,桃红四物蠲痹配。
瘀热上扰脑失养,桃仁承气通为贵,气虚血瘀还五汤,血虚桃仁四物汤。
郁证
肝郁越鞠加四逆,半夏厚朴舒痰气,忧郁伤神甘麦汤,证见喜怒善哭泣。
心脾两虚易胆怯,养心归脾止惊悸,阴火头晕夜不眠,安神滋水清肝剂。
积聚
胃积病久气血凝,宣明三棱和补中,腹部积痛化积丸,胁腹成积膈下冲。
肝郁气滞成聚证,散聚汤解攻窜痛,食滞痰阻伤脾胃,六磨加减酌桃红。
内伤发热
气虚发热用补中,阳虚八味可变通,血虚归脾补血汤,阴虚青蒿清骨送。
气郁丹栀逍遥散,血瘀逐瘀止刺痛。
汗证
气虚自汗玉屏风,玉女清泄内热蒸,营卫不和桂枝用,腑实汗出承气通。
阴虚盗汗六黄汤,心阴不足使天王,气血虚甚多神疲,八珍归脾滋补方。
其它疾患汤证诀
痿证
痿证肝肾精血虚,虎潜加减证自复,脾虚痿软应益气,湿热痿弱三妙服。
瘀血桃红圣愈饮,肺痿救肺莫疏忽。
痹证
行痹防风游走痛,化热桂芍知母并,痛痹加味乌头汤,着痹薏苡湿渐行。
热痹白虎须加桂,顽痹身痛逐瘀充,气血虚痹用三痹,日久血瘀增桃红。
阳虚须加真武汤,阴虚六味自能平。
消渴
上消白虎加人参,中消增液承气酝,下消地黄乃六味,阴阳俱亏八味跟。
并发痈疽消毒饮,消渴伤目杞菊亲,胸有刺痛瘀血阻,降糖活血方可遵。
虚劳
肺气虚弱补肺宜,脾虚参苓或归脾,心血不足养心益,炙甘草汤心动悸。
桂枝人参虚心阳,肝血不足四物利,附子理中脾阳虚,肾阴虚损右归济。
肝阴不足补肝阴,心阴不足可补心,肾阴左归宜滋肾,肺阴不足应固金。
诸虫
驱蛔宜用化虫丹,若见蛲虫追虫丸,绦虫槟榔南瓜子,善后香砂六君安。

二、内科证、法、方归纳

一、感冒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发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缓解期

1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1)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2)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五、肺痈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七、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癫狂

(一)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

(二)狂证

1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

2火盛阴伤: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十、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十一、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二、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食滞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5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6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7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三、腹痛

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十四、泄泻

1寒湿内盛: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3食滞肠胃: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五、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十六、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4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十七、胁痛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十八、黄疸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

十九、积聚

(一)聚证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

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二)积证

1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

3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

二十、鼓胀

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二十一、头痛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

5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6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7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二十二、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二十三、中风

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一)闭证

1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

2阴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

(二)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

(2)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二十四、水肿

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清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7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二十五、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

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

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

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二十六、郁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4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二十七、血证

(一)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

(二)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三)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四)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五)紫斑(衄血)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二十八、消渴

(一)上消

1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二)中消

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三)下消

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二十九、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2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三十、痹证

1风寒湿痹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

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

4肝肾两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

三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5脉络瘀阻: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一、月经先期

(一)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

(二)血热型

1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化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

(1)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匱》或艾附暖宫丸

(2)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虚:补肾调经——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

2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茜草

3血瘀: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

五、月经过少

1肾虚: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当归地黄饮

2血虚: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

3血瘀: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湿: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加芎归汤

六、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七、崩漏

1脾虚: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

⑴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

⑵肾阳虚: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⑶肾阴虚: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3血热:

⑴虚热: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⑵实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4血瘀: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八、闭经

1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九、痛经

1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2寒凝血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热蕴结: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或银甲丸

4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5肾气亏损: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十、经行感冒

1风寒: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2风热: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

3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十一、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四神丸

十二、经行浮肿

1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2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物汤+泽泻益母草

十三、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十四、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2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加减

3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十五、经断复来

1脾虚肝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

2肾阴虚:滋阴清热,安冲止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凉血——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

4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带下过多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阳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阴虚夹湿: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丸

4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

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加姜半夏、枇杷叶、竹茹、乌梅

二、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4血瘀:活血消癥,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子肿

1脾虚:健脾利水——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

2肾虚: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或肾气丸

3气滞:理气行滞,除湿消肿——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四、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清热,润燥通淋——知柏地黄丸。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产后病

一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3血虚: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4血瘀: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二产后腹痛

1气血两虚: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2瘀滞子宫: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三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热: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3血瘀: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妇科杂病

一、癥瘕

1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2痰湿瘀结:化痰除湿,活血消癥——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清热利湿,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二、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三、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清热利湿,化瘀止痛——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3寒湿瘀结:祛寒除湿,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四、不孕症

1肾虚:

(1)肾气虚: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

(2)肾阳虚: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

(3)肾阴虚: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3瘀滞胞宫: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

五、阴痒

1肝肾阴虚:滋阴补肾,清肝止痒——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2肝经湿热: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六、子宫脱垂

1气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2肾虚:补肾固脱,益气升提——大补元煎加黄芪

一、胎怯

1肾精薄弱: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2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

二、硬肿证

1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

2寒凝血涩: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三、黄疸

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3气滞血瘀: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四、感冒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

1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4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

六、肺炎喘嗽

1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

2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3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4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5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6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七、哮喘

(一)发作期

1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3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2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

3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

八、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九、口疮

1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

2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

3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十、泄泻

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

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6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减。

7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十一、厌食

1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

2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

3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

十二、积滞

1乳食内积:消乳化食,和中导滞(1)乳积者——选消乳丸(2)食积——选保和丸

2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

十三、疳证

1疳气: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2干疳:补益气血——八珍汤

3疳积:消积理脾——肥儿丸

4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5眼疳: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

6口疳: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

十四、汗证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失调: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

十五、惊风

(一)急惊风

1风热动风:疏风清热,熄风定惊——银翘散

2气营两燔:清气凉营,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3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4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5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琥珀抱龙丸 

(二)慢惊风

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寒湿):附子理中汤。

2脾肾阳衰:固真汤、逐寒荡惊汤。3、阴虚动风: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十六、急性肾小球肾炎

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

十七、肾病综合征

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1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2)偏脾阳虚——实脾饮  

3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

4气阴两虚(肾阴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十八、尿频

脾肾气虚: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

十九、遗尿

1肺脾气虚: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2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脬——导赤散合交泰丸

二十、五迟、五软

1肝肾亏损 :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

3痰瘀阻滞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二十一、麻疹

1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2邪入肺胃(出疹期):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

3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4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

5邪陷心肝:清营解毒,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二十二、风疹

1邪犯肺卫:疏风解表清热——银翘散

2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透疹凉解汤

二十三、腥红热

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2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二十四、水痘

1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合六一散

2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二十五、流行性腮腺炎

1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2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3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4外治法(1.如意金黄散;2.玉枢丹;3.鲜仙人掌)

二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1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1偏卫分证——新加香薷饮(2偏气分证——白虎汤

2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3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恢复期、后遗症期

1阴虚内热: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痰蒙清窍:豁痰开窍——涤痰汤

4痰火内扰:涤痰泻火——龙胆泻肝汤

5气虚血瘀: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

6风邪留络: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止痉散

二十七、百日咳

1邪犯肺卫(初咳期):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

2痰火阻肺(痉咳期):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气阴耗伤(恢复期):养阴润肺,益气健脾(1)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2)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二十八、寄生虫病

1蛔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

2、蛔厥证:安蛔定痛,继之驱虫——乌梅丸

二十九、夏季热

1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

三十、紫癜

1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翘败毒散

2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3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

4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