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由来的故事

腊八粥由来的故事

德邦邦  文章来源

  “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腊八也就是阴历的十二初八,十二月中国人俗称腊月,所以,也就有了腊八一说,那么“腊八节”是怎么由来的呢?有什么样的传说呢?腊八节应该吃什么呢?有什么习俗呢?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便从寺院扩展到民间。

  我国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故事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故事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故事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会,还要煮七实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是日民间各家亦将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明朝时,皇帝在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煮的腊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讲究。到了清朝,这一风俗更为盛行,不仅家家煮腊八粥,而且有钱人家还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虫来装点粥面,相互赠送。清朝惯例,自乾隆年间开始,皇帝赐给文武百官的腊八粥,都是在雍和宫煮成的。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约两米、深一米半的大铜锅,是专为煮粥用的。当年雍和宫总共要煮六锅腊八粥:前三锅供佛和献给皇家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所以粥料特别精美,还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锅是送给百官及众喇嘛吃的。第六锅是施舍给老百姓的,质量自然就差多了。据说这口熬粥的大铜锅现在还保存在雍和宫前院的西鼓楼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0)

相关推荐

  • 腊八节:一碗腊八粥,一首乡谣,可解思乡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腊八节:一碗腊八粥,一首乡谣,可解思乡                      赵刚 "腊七.腊八,冻死俩仨儿" ...

  • 大寒巧遇腊八节,万事“粥”全

    腊 八 粥 香 情 暖 意 长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到农历腊月初八,人们便知道春节的脚步近了.今年,腊八刚好遇上节气大寒.民谚有云:"腊八遇 ...

  • (启书原创)年的韵味系列之六——腊八炊粥

    年的韵味系列之六 腊八炊粥 "小寒大寒又一年",转眼就是腊八了. 不要小看了腊八节,这一节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民谣唱道:"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 ...

  • 276•爱而无畏

    一岁之末为腊,"腊者,接也." 今天就是腊八节喽.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尤喜欢用食物来表达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 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 ...

  • 走进丁埠头村:丁埠头村由来有故事

    走进丁埠头村:丁埠头村由来有故事 丁埠头村,位于马涧镇政府驻地西偏北2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丁埠头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为1.3平方公里.耕地565亩,山地88亩,养殖水面27亩.辖丁埠头.七九畈2 ...

  • 父亲节由来的故事:红玫瑰与白玫瑰|爱戴|节日|红玫瑰与白玫瑰

    ◆本文来源:印象滨州综合滨州家教 ◆编辑:小印 ◆合作:18663096999(微信) 相对于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父亲节是哪一天,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的起源和纪念的形式更是少人知道,如果再问 ...

  • 葱姜韭的由来#民间故事 #申请上热门 #抖音小助手

    葱姜韭的由来#民间故事 #申请上热门 #抖音小助手

  • 漾濞陪嫁核桃树习俗的由来(故事)

    [罗国茂专版] ..................... 回<漾濞核桃故事> 漾濞陪嫁核桃树习俗的由来(故事) 文/罗国茂 很早以前,漾濞东山有个独家院,是罗武支系的彝族人家.老两口日复 ...

  • 铁核桃的由来(故事)

    [孙家宾专版] .................. 铁核桃的由来(故事) 文/孙家宾 很久以前,点苍山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没有儿女,终年以山为生,日子过得也倒安逸自在.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讨饭 ...

  • 核桃蘸蜂蜜待客之道的由来(故事)

    [罗廷辉专版] ..................... 回<漾濞核桃故事> 核桃蘸蜂蜜待客之道的由来(故事) 文/罗廷辉 在漾濞,很多人都知道,用核桃蘸蜂蜜待客,历来是腊鲁巴人家的传统 ...

  • 漾濞核桃的由来(故事)

    文/马李和 话说距今约3000年前,在现今漾濞石门关脚下的小村庄里居住有一对母子.儿子阿普,身体魁梧有力.因母亲常年卧病在床,阿普平日里就在附近的山上狩猎.打柴,同时也顺带采些草药给母亲治病.如此年复 ...

  • 彝族打歌的由来(故事)

    [常绍军专版] .............. 彝族打歌的由来(故事)   文/常绍军 相传,在战乱四起的年代里,彝族首领组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有一次打仗时,被多于五倍的敌军包围了,被围困在一座大山 ...

  • 拉咱的由来等故事5则 

    [零星作品专版] .......................... 故事五则 ................................... 01 砬咱的由来 "砬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