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私信我聊的问题,其实用上这一种方法都能解决

前些时间和我的一个朋友聊天,她特别郁闷地跟我说:

“家里那小子写作业太粗心了,不认真。天天跟他说要‘认真点认真点’也没用。”

我问她:

“为什么说他粗心?”

她说:

“老写错别字。”

我又问:

“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啊?”

她说:

“粗心呗,还能为啥。”

好嘛,回到原点。

我笑了,说:

“那可不一定啊,你观察一下,把他写错的字记录下来,说不定能发现一个具体的原因。”

因为在我看来,“粗心”这个词太混沌了,实在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原因,就没法找到具体的应对方法。

这两天她给我发微信,说:

“哎,还真发现了具体问题,是一些长得像的字老是写错,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分不清,拔掉的‘拔’和拨开云雾的‘拨’分不清。”

发现这个具体问题,其实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接下来只要想办法让孩子记住相似字的区别就行了。

比如说,自己肯定不会把自己关起来啊,所以自己的“己”字不出头,不围起来;既然是“拔”,那就把那一个“竖”给“拔掉”了,所以“拔”比“拨”要少一“竖”。

其实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具体的解决路径,而不再是一个混沌的焦虑。

我朋友说,没想到你对小孩上学也还挺了解嘛。其实妞妞还没有上学,能想到这里,是因为我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把它称作——剥洋葱大法。

什么意思呢?

每当我因为一个问题紧张、焦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都会先问问自己: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吗?

如果不是,我会往下去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就像剥洋葱一样,直到它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就像刚刚说到的,“粗心”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写错别字”好一点,但仍然不够具体;“把相似的字弄混了”,才是一个足够具体的问题。

那这个剥洋葱大法怎么施展?

把标签化的问题变成具体的场景

有很多读者在私信上问过我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

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

孩子太内向怎么办?

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

孩子太胆小怎么办?

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

孩子专注力不行怎么办?

……

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些都是标签化的、很混沌的问题。

一旦一个问题是标签化的,引起的就是焦虑。

通常我都会反问回去:

孩子不喜欢的是什么运动?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运动?

孩子不会交朋友具体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孩子专注力不好?他对什么东西不专注,对什么东西专注?

你再具体说的详细一些……

这样问,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自己去剥洋葱,找到那个“具体”的场景。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自己静下心来分析分析,找到了具体的问题,自然就知道怎么办了。

比如有一个读者和我说,孩子不会交朋友。分析下去,具体的场景是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玩,却不招待他们,自己玩自己的。

那具体的问题就不再是“不会交朋友”这个标签化的东西,而是:怎么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主人?

这一下子就好办了。

首先得告诉孩子怎么招待客人;再准备一些适合多个孩子一起进行的玩具和游戏,邀请大家一起参与。

有人会说,我家孩子“不会交朋友”可不止这一个场景。那就把大的标签化问题,解剖成一个个小的具体场景,再个个击破。

观察、再观察

如果不知道具体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办?

陪妞妞4年多下来,我发现,所有的问题背后,都一定有一个具体原因,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它。

我们能做的,就是观察,再观察,直到发现那个具体原因。

比如很多父母会为孩子的社交焦虑,觉得孩子太内向不愿意交朋友。

那么在责备、生推硬拽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而如果你愿意观察孩子,往往就能发现背后的具体原因:

可能是小区里某个孩子太强势,而孩子不愿意事事听从别人;

可能是别的孩子聊的话题,自己的孩子不了解,所以无法融入;

可能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向别人发出邀请、怎么加入游戏;

也可能是孩子不知道怎么解决矛盾,害怕与人发生冲突;

……

那些看起来不费力的教育,一定都是建立在“费力了解”的基础上。怕就怕,我们愿意花时间焦虑,却不愿意花时间用心观察。

帮助孩子找到具体问题

剥洋葱大法,同样适用于向孩子提要求。

我们往往会对孩子提一些混沌的要求:

你对小朋友要热情一点!

你认真点!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而孩子是否真的能理解我们提的要求呢?或者,他们理解了,又是否真的知道要怎么做呢?

有时候,我们把孩子想的太小了; 有时候,又把他们想的太能干了,以为他们天生就知道怎么做。

就像文章一开始我提到的朋友,以为孩子天生知道怎么才能“不粗心“;或者前面我说到的那位妈妈,以为孩子天生知道怎么去热情的招待朋友。

而事实上,他们还是孩子。他们需要学习、需要指导,需要我们帮助他们一层层剖析,找到解决办法,哪怕是一些大人看起来“应该”知道的简单问题。

下一次,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的时候,想一想:我的要求足够具体吗?孩子是否需要帮助?

这样,我们才能向孩子传递这种剥洋葱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让他们产生无力的挫败感,习得我们的焦虑——妈妈,我很想达到你的要求,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