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门解第四十九》简议
何焱林
《皇门》曰:“维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闳门,会群门。”此正月庚午,为何年正月庚午?
《尚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勘之《武儆解》及《五权解》,知为既克商二年春夏间事。
《金縢》既而言:“武王既丧”未另起年,当为不久后之事,夏秋间之事,而非岁末,更非数年后事。若为数年后事,成王已经长大,不劳周公代庖,史家不会如此行笔。人孰无病,岂能每生一次病,即如此大费周章?朝野震动?武王克商后二年薨,已为为大多数史家接受。
武王薨后,成王尚幼,周公摄政七年。郑玄等以周公称王七年,但周之传承世系无周公之名,《尚书》《逸周书》无周公成辟之说,郑等之说不确。
余用授时历推前1070(辛未)年夏历元月朔辛卯,冬至癸卯(18.27769),今以此推正月庚午。
自辛卯数至庚午为40日,辛未年正月大,此庚午为二月初十,离此庚午每数六十得一庚午。前1070无闰,剩下之314.36708日有5个庚午。下一年前1069(壬申)年冬至离朔18.27769+10.87512=29.15281(日),壬申年无闰。前1068(癸酉)年冬至离11月距朔为
18.27769+2×10.87512=40.02793(日)。
与朔策求差,得初十冬至,是年闰十三月,有
314.36708+2×354.36708-300-2×360=3.10124,
此为距12月末之位置。
29.536059-3.10124=26.42935。
故癸酉年12月之庚午为27日。
前1068夏历闰13月,则前1067年第一个庚午在1月28日,第二个庚午在3月29日,若夏历五月大,第三个庚午在30日,5月小,在6月1日。易证5月大,则第四个庚午在8月初一,庚午又转到偶数月。
前1066距前1070年4年,有
4×5.2422=20.9688,离癸卯数21,得甲子冬至。又
4×10.87512+18.27769=61.77817,与2×29.53059求差,得2.761,冬至在12月初二。是年有闰,闰13月。则前1065、前1064、前1063年,庚午皆在夏历奇数月。
此正月庚午,当在周公摄政七年间。周公居东二年,东征三年,如此算来,周公会群门,只能在余下二年间。
窃以为情势不至如此极端,居东二年,东征三年,指其成数。非十足五年。《武儆解》武王二祀四月初三丙辰即召周公立嗣,《五权解》初五即召姬旦托孤。说明孟夏武王知病将不起,其薨可能在是年夏,而非年末。
姬旦受托孤摄政之重任,管、蔡、霍等皆长于旦,却在外监殷顽民,心有不平,于是造谣中伤,称旦将不利于孺子,至朝堂挠攘,人心惶惶。旦遂避嫌于东,次年因罪人斯得,秋即迎回朝堂。年经二岁,时则年余,但前1067(甲戌)年夏历正月旦仍居东,不可能正月庚午于左闳门会群门。
征东三年,也指成数,甲戌秋旦被迎回,三监及殷之武庚见阴谋败露,铤而走险,旦于甲戌季秋率师东向,经前1066(乙亥)年,或于1065(丙子)上半年已平定叛乱。年过三载,时才二岁。
故周公能在夏历正月二十日庚午,于左闳门会群门者,为前1064(丁丑)或1063(戊寅)年。
至于《皇门》本文之议,见余清华简《皇门》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