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 道德经 74-75章 无以生为者
74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o)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笔记]:
从本章内容,我们可以尝试解读一下老子对于刑罚的看法。
他到底是反对法治?还是赞成法治呢?
其实我上面这个问题的问法,就已经非常的不老子了。
老子通篇最讲究辩证法,但是变中有一不变,就是道,老子对于道是深信不疑的。道是唯一的衡量。
第一种情况,如果人们都不畏惧死了,也就是上一章提到的生无可恋,那么战争,起义,反抗就是必然,这时候,刑罚是没有用的,这个现实世界已经遭到了人们的痛恨和摒弃,那这种情况下,刑罚毫无用处,民不畏威,而大威至。
第二种情况,民畏死,就是太平景象,大家都觉得活着不错,统治者做到了“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这时候,“奇者”,也就是那些“诡异乱群”之人,只要用刑罚去处置,就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其他人看到这样的下场,也就不会再跟着作乱。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法治只能作为一个大道王天下的补充手段,它不应成为唯一的主治手段,老子并不反对刑罚,这一点跟孔子不同,孔子是绝对强调以德治国,对于刑罚,孔子明确表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钱穆先生解释说,导之而不从,以刑罚齐一之,民知有畏而已,其心无所感化。
接下来,真正好的治理手段,老子和孔子有不同走向,孔子搬出了礼,老子搬出了“司杀者”,也就是“道”,是那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天道”,老子的意思是,如果你乱作为,导致人民连死都不怕,那你用再多的刑罚杀戮也无用,但如果你治理到百姓安居乐业,虽然有少量人还是会为非作歹,但这时候也不用你动用刑罚扮演替天行道的角色,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读到这里你会想,老子相信因果循环吗?他是相信善恶有报吗?
我想,老子的意思,其实是在提醒为政者,要谨慎使用刑罚这一手段,因为,你用不好,就会变成民不畏死的局面,“驰骋田猎让人心发狂”,“大匠”还是那个天道的意志,你替天行道,在老子看来,就像你非去帮木匠师傅砍大树一样,最后因为力道把握不好,伤到自己的手。
老子的整个思想里,无为都代表一种力道的把握,刑罚大概属于老子概念里的“强”,用强力的人,一定要注意它的反作用力。“反者道之动”,老子的思想也是贯通的。
小扩展:
孟子-尽心(上)篇:情与法的两难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当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孟子说:“把他抓起来就是了。”)
“然则舜不禁与?”(“那么舜不去制止吗?”)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孟子回答说:“舜怎么能去制止呢?皋陶抓人是有依据的。”)
“然则舜如之何?”(“那么舜该怎么办?”)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回答说:“舜把抛弃天子的位置看得如同丢弃破鞋。他会偷偷地背上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一生都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掉了天下。”)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当舜深陷孝义两难时,忠与义在皋陶的手中也即矛即盾,舜会让杀了人的父亲接受 法官皋陶的制裁,这是让孝于义,但最后又会背着父亲逃到海边,在套牌前先将天下归还,这是让孝再次成为圣人的至高选择。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相比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对于舜的情景假设似乎更为理想化。
关于情与法的两难,是儒家思想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儒家的仁义,归根结底是情感的部分,整个儒家思想,是要将情感凌驾于理智之上。
但老子是如何巧妙地躲过了这样的两难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笔记]
前两句好理解, 人们处于饥寒状态,大多因为国与民争利,或战争,或税赋,向上进献多,自己所留就少。
百姓不好领导,是因为在上者有为,多用巧术智谋,65章提到,“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三句有争议,有写作“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里多加一个上字,一个是保持跟前面两句句法的一致性,如此情况下,解释起来就是,人们不怕死,是因为在上者过于追求享乐,这一句不是跟第一句民之饥重合了吗?
所以,我们采用原文,人们轻死,不是说人们克服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是轻视了死亡这件事,更直白一点就是说作死,人们很轻视死亡,其实轻死就是轻生,是因为人们求生之厚,过于追求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包括哪些?物质享受、名誉地位都是。
“求生之厚”这四个字特别受用,拓展开来,什么事情做得太多,结果都不是太好,最近我开始对孩子越来越放手,要放下管束,因为相信了老子的辩证法,要尝试无为,相信有天道,生机在无为。“求生之厚”是我们最需要攻克的一道心理。
你越是心理很在意的人和事,你越是需要在心理上保持疏离,看淡得失,否则,这就成了一辈子的包袱,即使得到了,也不见得给你多少欢愉。因为过程已经耗散了你太多可贵的部分,情感,时间。
以上三段合在一起,是在讲人这一生所遭遇到的事情,国家税赋、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及你自身对于生命中一些附加物的追求,都对你的生死形成重大影响。
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这是老子的鸡汤文,长这个样子,你读懂了吗?无以生为,“舍生”,“忘死”,从上至下,都要从这两个维度来经营自己的生活。
“益生曰祥”,你过于看重生的食物,反而是一种不祥。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的人过于看重养生,吃各种保健品,谨小慎微,反而破坏了身体的本能,有的人拼命给自己的脑袋填充知识记忆,结果越学越呆板,越学越糊涂。
从下一章开始,要进入老子的人生格言部分,这一章作为为政治国之道与个人生存理念的过渡,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