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成为市场“新宠”
傅抱石在东京帝国美术学院留学时期的导师金原省吾先生,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对这位勤学又有着艺术天赋的学生非常喜爱,除了课堂上的悉心教导,金原先生又让傅抱石观摩了学 校馆藏的石涛绘画真迹,这让傅抱石大开眼界,受益良多,画艺突飞猛进,尤其是山水画更是酣畅淋漓,大气磅礴。终于在1940年代初期,傅抱石先生改良石涛树木皴法,创造了天下独绝的山石皴法——抱石皴,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的历史地位。徐悲鸿称赞傅抱石的山水画“使中国三百年来谨小慎微之山水突现其侏儒之态。”画坛泰斗张大千更是不吝誉美之词:“开千余年来未有之奇,真圣手也!”
傅抱石作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墨。他收藏了大量明清名墨,不是当成古董,而是用来挥毫作画。他惯用油烟、漆烟旧墨,磨砚作画,从来不图方便,以墨汁作画,无一例外。观察他的山水画的重墨处,当是黑色晶莹发紫光,黑中透亮闪发墨韵光彩。他说:“黑中自存光,墨中自留趣,笔墨当传神”。因此,从画作墨中反映的效果,也可辨别真伪。
1950年后,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傅抱石基本将工作中 心转向绘画创作,尤其是调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后,或许创作任务比较繁重,或许社会事务十分繁忙,已很少从事纯粹的古代美术史专题研究,著书撰文基本以绘画本体研究或美术观念的阐释为主,亦如林木所言,“学术个性被迫消失乃至写作愿望的淡化,作为美术史论家的傅抱石也逐渐地为著 名画家傅抱石所取代”,其美术史学研究呈现出“以论代史”的倾向,以山水画、人物画为例阐述现实主义的发展轨迹,撰述《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的绘画》(上辑)等,成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极 具时代特征的史论著作。
1938年4月,傅抱石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担任厅长郭沫若秘书,投身于抗战洪流之中。他往来于株洲、衡阳、东安、桂林等地,历经了“武汉保卫战”、“长沙大火”、“桂林大轰炸”等,著文立说,从事抗战宣传工作,激发国人战斗热情。
傅抱石处在一个风云际会、民族相对比较苦难的时代,所以他就很希望当时代的人要有“风骨”,要有民族气概,也正是如此,他笔下就有很多屈原以及《离 》《九歌》当中的人物。除此之外,他也画过很多魏晋时期竹林七贤这种以风骨立世的人物画。而他正是想通过笔下的这些风骨人物能给社会带来一些激励,所以他的画在后来的影响很大、名声很好跟他这种追求以及有担当的社会责任是分不开的。
中国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傅抱石《山鬼》以1800万元起拍,叫价到1900万元后,电话委托直接出价4500万元落槌,最终以5175万元成 交(拍前估价:RMB 25,000,000-35,000,000)。
傅抱石的大幅山水画,画里的水意是在朦朦胧胧里跳出来的,随便一张,都具有穿山裂石的力量,你看的时候不知道,其实它已经进入你的心里了,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你,不禁回过头来又看,看了以后便会去寻找这些神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