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子从清华退学,被微软封杀,如今他怎样了?

2005年,在清华大学某研究室内,两位教授导师盯着眼前这个面无表情的年轻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你想好了?”当听到年轻人说他要离开,其中一名导师说:“如果你不能继续在实验室做研究,恐怕之前发给你的钱都要如数返还。”

年轻人冷笑一声,依旧一言不发。

“你这是什么态度?!”另外一个导师拍案而起,“不要以为你是天才就可以这样傲慢,这是清华,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地方!”

年轻人站起来,轻描淡写说了句“我想好了”,就撇下两位导师头也不回离开了研究室。

清华园

没过几天,一篇名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的文章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洋洋洒洒一万多字,讲述一个清华博士对国内高等教育弊端的指责,一时间,所有人对这篇文章和它的作者议论纷纷。

写出这篇文章的人,叫王垠,是曾经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的天才,却在博士毕业前一年,选择退学。

清华大学在大众心中意味着什么?

是全中国众多学府中的“圣殿”,考入清华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最光彩的事,甚至是一个学校和地区的荣耀,更何况是清华的博士。

全国最高等学府加博士这个组合,几乎就意味着王垠将来必定是前程似锦,可就是这样一个被众人仰望的存在,却在2005年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

王垠为什么要从清华退学,之后他又经历了些什么,如今他过得如何?

故事还得从他的童年说起。

王垠

高考失利,清华梦碎

王垠是个远大志向的神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不仅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展露学霸的风采,还因为他的梦想就是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他的父亲是名教师,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曾经教育出一名清华的学生。所以,王垠的母亲总是指着一个大哥哥的照片告诉他:“这是爸爸的学生,他考上了清华成为整个中学的骄傲。小垠,以后你也要考入清华,给我们争口气。”

被妈妈牵着手的小王垠面带微笑,清华从此成为他心中最想去的地方。

按照父母的安排,他不停地做题、考试、学习、做实验,天资聪明再加上勤奋刻苦,高二的时候,王垠随手一做前一年高考试卷得出的总分,就已经轻松超越清华录取分数线了。

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更努力。按照这样的节奏,王垠距离考上清华大学本科,实现从小的梦想可谓是一步之遥。可就在距离高考没几个月的时候,他突然对周而复始做题考试的日子厌倦了。

看着从小听话懂事的儿子开始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母亲着急了,每天耳提面命希望他振作精神。听着耳旁各种絮絮叨叨,王垠开始有了逆反心理。

“你让我读书,是吧,我偏不读。”

“让我沉下心做题,不就是想让我变成考试机器吗?”

“这老师怎么一直在盯着我,难道怀疑我在作弊?”

心态失常的王垠在高考中发挥失利,最后总成绩并没有达到清华录取线,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天子骄子清华梦碎,不得不来到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就读。

中国未来乔布斯复苏的梦

来到川大的王垠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他厌恶刻板的教学模式和学校的居住环境。但学霸就是学霸,即使上课很少专心听讲,他依旧凭借天赋在计算机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众人口中的“怪才”。

当初没考上清华不要紧,成绩优异的王垠很快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只能说一句,该是他的最后还是他的。

即使清华大学里人才辈出,几乎囊括来自全国的精英,王垠依旧从中崭露头角。

他在学校里提出了两大计算机系统言论,另辟蹊径的独到见解在计算机和Linux阵营中引发了爆炸式效应。声名鹊起的王垠收获了大量粉丝,成为清华校园首屈一指的天才偶像。

有些狂热粉丝甚至用“中国未来乔布斯”来形容王垠。的确,按照既定路线,这个被上帝宠爱的年轻人势必要在计算机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可没有人知道,此刻这个天才的心中,早已有了另一番打算。

清华学堂

“清华于我而言,就如同枷锁一般,禁锢我五年时光”,这是王垠在学校时最真实的想法。在四川大学念书的时候,他就总是觉得同学太差劲,老师讲课也很僵硬,终于来到心心念念的清华,王垠以为这所高等学府会有所不同。

然而在王垠看来,这里还是一样的教学方式,很多课都是大家一起上,所有导师都在照本宣科,和四川大学老师如出一辙,费尽心思考进来的各地优秀学子,依旧也还是会上课打瞌睡。

“这样的学校,简直就是在浪费我的青春”身披无数光环的王垠对清华的教育模式大失所望,最高学府都如此,恐怕在这样的体制下继续念书,也没有多大意思。

一个疯狂的计划,从王垠脑海中浮现出来。

学霸读博的旅途中,总有各种“但是”

对国内名校万念俱灰的王垠,决定成为第一个从清华大学退学的博士在读生,具体实施这个计划前,他专门和国外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先驱者-唐纳德教授聊过,去国外学校研读的事情。

一切准备就绪,王垠找到导师摊牌,接下来用一篇类似回忆录的退学申请,痛批国内高等教育制度,并向众人宣告——清华大学的博士,他不读了。

“别人望尘莫及的地方,你说走就走了?”

“你知道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价值有多高吗?”

大家都觉得王垠疯了,纷纷劝阻他不要意气用事。可对王垠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事,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待他去开发,他要出国进行学术研究。

高德纳(Donald Ervin Knuth)——经典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的年轻作者

顺利通过托福和雅思考试的王垠拿到了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的邀请,成为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博士,初到这个全美排行第六的学院,王垠激动不已。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两年后,他再次连发两篇长文告知世人,他决定退学。

自然,这所著名学府也逃不过王垠的批判。

“美国教育更像是充满商业味道的应试教育,所谓的外国研究生其实就是用来帮助他们不停赚钱的廉价劳动力。身处这样的环境,学生根本没办法自由思考,也无法潜下心来好好研究学术。”

满怀希望的王垠没想到,美国大学居然也是应试教育。在无数堂课上,他觉得同学根本跟不上他的步伐和思维,尽管那些人也是从世界各地前来求学的佼佼者。

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作业量,还让他不得不乖乖听课写作业,被迫成为一名称职的助教,因为不这样做,所有的奖学金都会取消。最后他终于忍无可忍,宣布退学的时候顺带把康乃尔大学的教育制度批得一文不值。

王垠

退学后,王垠顺利进入印第安纳大学,这又是一所全世界知名的老牌学府。让人不禁感叹,学霸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王垠一开始的确在印第安纳大学找到了快乐。康乃尔在他看来,更像一个生意场,用牛气哄哄的名声将各类人才吸纳进来,之后就让人拼命考试、不停闯关,熬出头了自然会给学位,但最后所有的荣誉,还是因为所在的学校很牛。

印第安纳就不同了,学习更像是赐予他的珍贵礼物,而不是沉重的枷锁。名校、学位、职称再也不是重点,研究学术才是这里每一个人最看重的事。

连续两次退学的王垠,这一次总该安分了吧?

这是我们凡人的思维,在学霸狂人王垠的读博道路上,有一个词汇叫“但是”。

但是,王垠在四年后还是选择退学。

他撰写了一篇《对博士学位说永别》的文章,表达他第三次退学并不是对印第安纳的失望,而是对学术圈的绝望。他批判美国学术圈是禁锢思想的监狱,写论文都是在玩文字游戏,更重要的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已经被泛滥的政治所侵蚀。

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多年徘徊“象牙塔”的经历让他心灰意冷,他的博士生涯算是彻底结束了,接下来他要去寻找人生中更重要的东西。

世界巨头公司下达的“全球封杀令”

比获得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什么?

是陆续拿到谷歌、微软、英特尔的入场券。

比怒斥世界几大名校愤而退学更疯狂的操作是什么?

是让微软为他大动肝火,不惜直接下令全球封杀。

王垠,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虽然没能如期拿到博士学位,但这并不影响世界顶级公司向王垠抛出橄榄枝,2012年,凭借着在计算机领域的天赋,他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谷歌工作。

没有任何资历,刚刚入职的王垠就参与了跨语言服务式编程工具的研发,这个项目有多厉害?它可以对谷歌内部所有项目代码进行大规模检索和分析。

万众瞩目的王垠终于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施展才华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对研发技术持有不同态度,实习生王垠和项目负责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他的观念中,似乎从来没有“服从”二字。无论是念书还是工作,只要是他不喜欢的,通通拒绝。

于是,王垠在一怒之下与整个团队做了切割,一个人没花什么力气就完成了项目中Python的检索部分。

“这东西虽然没耗费我太多精力,但放眼整个谷歌却很少能有人研究出来,就算是创造Python的范罗苏姆,在我看来恐怕也难以做到。这个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濒临灭亡的项目。”研发成功了,王垠曾自负地说道。

很多局外人觉得王垠简直是嚣张至极,但这真的是他在大放厥词吗?

就算到今天,王垠独立完成的项目,依旧可以对谷歌所有Python代码进行索引分析。不仅如此,当初那个和他吵得不可开交的项目负责人,在绝对天赋面前,也不得不承认,王垠是他和众多实习生合作时遇到拥有最领先技术的人。

合作时的种种不愉快经历,注定王垠要与谷歌分道扬镳。按照他之前的性格,与谷歌分手还是以一篇博文作为结尾。

一向在业内极具“创造性”的谷歌成为王垠笔下埋没人才的地方。它就像一个张开倾盆大口的机器,吞并其他公司的同时,还造成更多人才流失。甚至在文章最后,王垠还在呼吁大家不要再用谷歌旗下任何产品。

选择与世界巨头公司正面刚,对于很多码农来说是自寻死路。还会有公司愿意要王垠吗?这是很多人当时的疑问。

离开谷歌后,王垠相继加入三家小公司,呆的时间都不长,就在众人准备看这个计算机天才笑话时,一个重磅消息惊掉了所有人下巴。

王垠成功加入微软。

微软,一个全球响当当的名字。即使不是业内人士,也知晓它的存在。它不仅是业内霸主,也是众多计算机人才心中的圣地。

半年之后,大家看到王垠依旧乖乖呆在微软,忍不住想起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看来,只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公司,才配得上桀骜不驯的王垠。

但他们之间的缘分并未持续很长时间,王垠又和微软闹翻了。这次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们大多数凡人都会苦恼的问题——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

没想到吧,这是我等芸芸众生的诉求第一次与牛人这么接近。

在微软勤勤恳恳的王垠觉得自己付出努力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但“地头蛇”微软公司规定全部是霸王条款,职称和收入与他的能力完全不匹配,更让他觉得在这个贪婪狡诈的地方,自己的尊严正在慢慢失去。

留下“这样的公司长远不了,距离倒闭只是时间问题”的预言后,王垠选择退出微软。

看客们早已习惯看到王垠以高调的姿态、嚣张的言语炒各大名校、互联网巨头鱿鱼的把戏,可这一次,微软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高层直接下达公示,不允许集团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甚至是合资企业和占投超过50%的附属公司录用王垠。能获得“全球封杀”这种超高规格“待遇”,放眼全球,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从微软离开后,王垠回到国内加入英特尔上海分公司。一个曾经炮轰谷歌、得罪微软的狂人,想必不会在英特尔待上太久。虽然过了几年后王垠如大众预料一样选择辞职,但这一次离开东家,却显得非常体面。

没有发长文、没有指责,短短几句话告诉关心他动态的所有人,他去意已决,准备开始新的征程。

后来的他过得怎么样?

在外颠簸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王垠在一篇事业计划中讲到,他想建立一个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机构,虽然不知道能否成功,但想到他三次读博三次退学的经历,这个宏伟的计划也许是为了弥补他心中的遗憾吧。

已获得“自由身”的王垠也曾受阿里巴巴项目组的邀请去探访过杭州总部,没想到他想象中的“拜访”成为了应聘。面试他的人正是Facebook元老赵海平。值得一提的是,赵海平也在微软工作过。

一个以为自己是对方准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一个听说对方虽然有两把刷子但是个刺头。王垠和赵海平的会面,注定是一场不愉快的交谈。

两人随之在网络上展开骂战,这其中的孰是孰非,旁人也难以分清,只知道从此之后,王垠就如同昙花一般,在公众视野中逐渐消失。

赵海平 (阿里巴巴技术保障、研究员)

到底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英才,还是自视甚高过于理想主义的狂人,纵观王垠前半生的经历,真的很难用单纯一面去定义他。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各种不公平,有些人在不断打磨中慢慢心灰意冷,意识到“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后开始学会妥协;有些人面对复杂的现实依旧不愿意放弃抵抗,或许再寻找一下,就会迎来转机。

很明显,普通人是前者,而王垠是后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会与整个社会相处,选择走哪条路,都无关对错。只是,如果每次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再柔和一些,给对方留有足够体面,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很多人欣赏王垠惊世的才华,也褒奖他能够保持纯粹的热爱和面对选择时候的果断。但明明一颗新星在互联网界可以持续闪亮很久,甚至能够为人类造福,却因为狷狂的性格导致每次收场都不太愉快,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惋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