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院长给中国家长的26条忠告,这样激发孩子内驱力最科学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
本文整理自《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国际教育公开课分享精华
大家好,我是少年商学院的鞠茜老师,首先我想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在国际教育领域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了,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到学习, 我想先跟大家伙做一个互动,当你面临一个难题的时候,你觉得下面哪一种行为会更容易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遇到难题应该拼命去想,集中精神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实际上,发呆其实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挺奇怪的,想想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教育说要专心,不可以发呆走神。但是,发呆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
很多欧美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发呆的时候,他的大脑其实还在后台不间断地运行着,而且还会发出一种叫做α脑电波的电子信号。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不仅可以抑制信息超载,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而且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
所以,当你想一个问题,怎么都想不出来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强迫自己放空一下,无聊一下。也许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一个好方法,之前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这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不要让匆忙、焦虑占据心灵,要学会停下来思考,要让思想积淀,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刚才我提到的这些科学研究其实都来自于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我曾经就读的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院长丹尼尔·施瓦茨教授。他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而且他在学院里开设的一门名为“核心学习机制”的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丹尼尔·施瓦茨)
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和实战经验。施瓦茨教授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成熟的、而且是实证有效的26种学习法则,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从A到Z,顺序呈现出来。(列出26个)比如A代表Analogy归纳类比,B代表Belong归属感,C代表Contrasting Cases对比组合等等,这些学习法则几乎涵盖了所有学习领域,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集大成的有效学习法则类的百科全书。
我很高兴,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这本书的译者郭曼文女士的邀请,想在这里,就施瓦茨教授的这本新书,和各位同学和家长朋友们探讨一个跟学习有关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当然,市面上跟学习有关的书也有很多的,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呢?所以,今天的分享,首先,我想就这本书,给大家介绍一门在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以及其他各个全世界顶级学院当中十分重要的隐形学科: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 )。
(点击上方视频,查看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丹尼尔对少年商学院同学们的寄语)
学习科学的由来
那什么是学习科学呢?说到学习,这应该说是一个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十分熟悉的话题。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我们要学说话、学走路、学吃饭、学不同的学科、学各式的才艺等等。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学习过各式各样的事物,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却从未彻底学过“学习”这件事,好像也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去学习。学习应该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之一,但是为什么有人可以学得如鱼得水、悠游自在;有人却学得跌跌撞撞、屡遭挫败呢?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因为在少年商学院,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家长的反馈,说他们的孩子,平时看起来也挺努力用功的,每天晚上熬夜做习题,然后凌晨5、6点就爬起来背英文单词,双休日和寒暑假都安排得满满的,不是补习班就是兴趣班。
但是,虽然都这么努力了,但是取得的进步总是微乎及微。久而久之,孩子自己的自信心和热情就受到打击,渐渐地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更严重的,可能就此把学习看作是一件“枯燥乏味、难以攻克”的事情。一旦想到“学习”这两个字,哪怕只是一瞬间,就会感到恶心和头疼。
那么,在学习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或者说,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呢?学习只能是一件令人感到痛苦的苦差事吗?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且,经过多年的寻找,我终于在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里找到了答案。当我前往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深造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学习”也是一门学问,而这门学问就是 “学习科学”。
那什么是学习科学呢?学习作为一门单独研究的领域,是直到20多年前才开始出现的。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那跟其他科学研究一样,它也是以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证据,帮助我们对学习这种人类最为基础的核心行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这门学科建立的宗旨,是想要告诉我们,想要学好所有的科目、才艺、技能,其实你应该先学会“学习”这件事,然后才能顺利达成自己的目标。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当你一旦学会“学习”,你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还能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毕竟,一次性学习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以及不远的未来,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则是一个必须能够终身学习的社会。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的、随时随地的、深入广泛的、快速高效的学习。过去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而受用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终极目的是激发学生内驱力
那么,“学习科学”所研究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呢?身为学习科学的泰斗,施瓦茨教授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它们的终极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什么是内驱力呢?大家请先来看一个实验。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有两名美国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8只恒河猴放进一个笼子里,里面有一个装置,这个装置是一个插梢,需要三个步骤才能打开,对人类而言是很简单的一个装置,但是对于动物来讲则不一样了。
教授只是将猴子们放了进去,没有任何暗示、指导、奖励等,但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些猴子一开始对这个装置不大感兴趣,但是忽然有一只猴子摆弄起来,接着它们都来玩了起来,它们第一次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打开这个梢子,第二次用的时间就很少,但一直在玩这个装置。
这让科学家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没有趣的事情,在没有奖励,没有引导的情况下,这些猴子是靠什么驱动的呢?
传统认识里,人类行为有两种驱动力,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这是人类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除此而外,人类行为还有第三种驱动力,它是一种内在的动机(inner drive ),主要来源于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且创造新事物,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种内在需求。
也就是说,在实验中,促使猴子们始终专注于开笼任务的不是别的外部奖励,正是一种来自内在的动机,比方说很有可能是因为猴子们觉得这个任务本身就很好玩,所以,这项任务带来的愉悦感就促使它们即便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摆弄这个装置的。这就是内驱力的作用。
同样道理,我想,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也大都是因为这种内在动机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是自己很想学好,而不是妈妈或爸爸叫着自己学,因此即便没有外界的要求或奖励,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也不会消失。
拥有内驱力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促使心流状态的出现。什么是心流呢?打个比方。有些孩子,他们在看哈利波特的小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一晚上不睡都想要坚持看下去的境界。这种状态就被心理学家米哈里称为心流(flow )。
达到心流状态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非常的专注,几乎是到了上瘾的地步,完全沉浸于眼下的学习任务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还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觉。
物质奖励可行吗?
那既然内驱力有这么多的好处,该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这种内驱力呢?我曾经看到有些家长会选择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的方式,比如你作文如果多写50个字,爸爸就奖励你2元。或者,如果你起早点,准时到学校,那我就多给你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如果还迟到,你就不用想玩游戏了!等等。你觉得,这种做法可行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给大家说一个经典的故事。故事是说,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你觉得,为什么这群孩子一开始什么钱也得不到,嬉闹得还挺开心,但到了第三天,每人还有2美分的奖励呢,却气得不想玩了呢?
故事里,孩子们行为转变的背后其实正是藏着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奥秘。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是为自己玩,他们拥有一种自主感,玩耍既是过程,也是目的,是自我决定的,甚至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如果老人出来制止他们“别吵了!”,孩子们很可能会心想“偏不!”“凭什么啊”,反而玩得更带劲了。
然而,一旦他们心满意足地接受了老人每人10美分的奖励,内在动力的部分就逆转了,他们是冲着拿奖励,是为了外部奖赏,而非自我决定来玩耍,自主感减少了,玩耍就成了某种表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而这种表演是为了获得报酬。也就是说,这时内在动机就变为了外在动机了。
因此,到了后来,当孩子们想到他们居然还要为别人表演?多累啊!而且对方居然连续两天任意降低“酬劳”,难怪故事里的孩子们最后要发怒了。
正因为如此,在《科学学习》这本书里,施瓦茨教授在介绍“奖励reward”这种学习法则的时候,反复强调说,物质奖励不是不能用,但是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已经有内在动力了,那家长也就不必再刻意进行物质奖励。这个时候进行物质奖励反而很有可能会削弱孩子的内驱动力。
鼓励孩子动手创造
那既然物质奖励不一定能帮助孩子发现学习的内在动机,那有什么方法会更加有效呢?施瓦茨教授认为,动手创造正是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升内驱力的学习方法。毕竟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肯定是更加能令人内心感到满足和愉悦。甚至有研究显示,动手创造还可以减少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感,培养一种面对失败时的坦然和自信。
比方说,在少年商学院,有一个学员在参加了我们的《超级阅读计划》线上课程之后,深受启发,就想要自己亲手设计一所未来书店,提高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为了了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未来书店到底是什么模样的,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到不同的城市的书店进行采访调研,最终设计出一个注重科技与环保,既传统又时尚的新型书店模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团结,如何分工与协作,如何计划与执行,甚至还学会了一些谈判的商业知识与能力。
这就是动手创造这种学习法则的威力。它可以帮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获得学习的内驱力,同时通过实践,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持续自我提升的正向学习循环。所以,也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算是真正具备了学习力的人。
而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出现包括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在内的众多商业、科技巨头,也与它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有关。
另外,在斯坦福大学还有一所非常特殊的独立学院叫做d.school。这里会接纳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学员,包括医学、法律,商业,也有像我这样,来自教育学院的学生。学生会组成一个个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生活、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比如,在d.school,曾有5位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在课后建立了一家名为D.light的公司,帮助缺乏电力资源的国家提供可持续提供能量来源,他们设计的灯具已经销往全球42个国家,影响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还有一个学生曾经在课上,设计出一种平价的保温箱,让它可以在断电的时候继续运行,成功拯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只有在斯坦福大学才能体验到,我们少年商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不仅在每次线上课程结束之后都会通过发布线下挑战的方式,鼓励学员动手实践,而且还在国内外组织过各种主题的夏令营。比如“美食梦工场”,”2046学校大创想”和“2048未来书店大创想”等等。这些设计思维项目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助力
那么,有的家长朋友可能也想要问,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创造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方法,首先动手创造需要家长的心智引导。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动手创造的过程虽然很有乐趣,但一旦受到挫折,孩子就很有可能因为准备不足或者缺乏鼓励等因素,而选择放弃。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具备自我培养的能力。因此,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针对孩子的心智,进行适度的引导和鼓励。
比方说,今年我们有一个学员在参加《青少年思维导图:拆掉思维里的墙》这门课的时候,为了理解什么叫做同理心设计,选择了如何帮助失去一只胳膊的人在厨房做饭这个设计挑战,为了引导他体会没有胳膊的人遇到的困难,他的妈妈帮他把一只胳膊捆住,然后试着在厨房切菜、洗菜、炒菜。
在他充分理解只有一只胳膊的人生活的辛苦之处的基础下,他的妈妈再帮助他,和他进行了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使用物理摩擦力固定碗碟和瓶子的设计方案。
除此以外,另外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家长们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个简易的工具箱,材料也不用很复杂。比如,之前少年商学院曾经带着同学们做过一种名为“可以吃的水”的实验。实验很简单,只需要一种名为海藻酸钠的物质即可,整个过程也非常安全,关键是,这个实验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环保能力。
另外,由瑞典游戏公司Mojang开发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创造力和帮助学习的软件工具。就拿刚才我们提到的设计未来书店的学员为例。他就是利用了《我的世界》这款软件,搭建了书店的概念模型图。
我们还有一些学员还会在阅读课上,用《我的世界》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过程。换句话说,适合动手创造的环境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仅是在学校,家中、博物馆,任何场所、任何工具,只要你想,其实都可以成为你创造的助力。
给内向的孩子更多“独处”空间
当然,我经常也收到一些家长的反馈,说自己家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主动发言或者跟人交流,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鼓励他,引导他,帮助他掌握内驱力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家长的大量的鼓舞和激励。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真正了解“内向”指的到底是什么。它和害羞是不同的。害羞是对于他人评论的恐惧。而内向更多的是,你怎样对于刺激做出回应。
所以,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人主要区别在于他们获得“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得“能量”,因此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社交。而内向性格的人自己制造自己的能量,在社交场合不是获得,而是往外输出。
所以内向性格的人往往觉得社交耗费心力,非常需要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恢复精力。这就意味着内向性格的人并非不需要别人的陪伴,而是他们不愿把精力花在“无用”的事情上。事实上,在历史上,并不缺乏很多优秀的“内向”性格的领导者、创作者以及科学家,比如埃莉诺·罗斯福、甘地、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所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不要因为孩子内向,就给他贴上“害羞”“腼腆”甚至“不懂礼貌”的标签,更不要强迫孩子与他人交流,或是为了锻炼孩子,让他在众人面前表演,或频繁为他组织社交活动,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叛逆,同时在心里积累非常多的负面能量,孩子很难感受到快乐和平静。
我们只要放心大胆的给他们更多“独处”的空间,当你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们做自己,他们就会做得更好,他们也会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调控情绪的三个建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除了介绍了很多学习方法以外,还特别提到了一些跟情绪有关的内容。为什么施瓦茨教授要特别提到情绪呢?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生病的时候,如果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床上,那病情可能不会很快就痊愈,但要是和朋友、亲人在一起的话,顿时就会感觉病痛好像立马就减轻了许多。当自己心情不好、烦躁不安的时候,再好吃的食物好像也引不起我们的食欲,但是当心情愉悦的时候,哪怕是一顿普通的快餐,我们也会吃得非常开心。
同样道理,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你学什么都不会感觉困难,都会很乐意去学习。但是,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很难学得进去,你可能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效果自然很差。
换句话说,心情能制约学习效果。谁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的内在动力就会越强,谁也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呢?在《科学学习》这本书里,施瓦茨教授给出3个建议:运动、睡觉、以及发呆。我在分享的最开始的时候已经给大家分析过发呆背后的科学原理。
除此以外,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施瓦茨教授曾经在实验中发现,虽然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认知能力会降低,但在运动之后,人们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会出现大幅提升。
所以,在斯坦福大学,体育健身也是学生们非常热衷的一件事。骑自行车、跑步、游泳、在健身器械上锻炼等形式多样。一天到晚,随时随地都能够在校园里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健身锻炼的人。
你看,改变情绪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只要能有适当的锻炼和休息的时间,整个情绪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换句话说,不是让孩子每天从早到晚一直拼命努力,就能让孩子爱上学习了,留一点时间让他做点别的,甚至只是发发呆,这些东西都会是他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施瓦茨教授所说的那样,你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学习法则,这个世界上也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佳学习方法。你最喜欢的、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不要盲目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或“超级学习法”,你要做的是应该是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认识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学习方法。
要知道,只有利用自己感觉最舒适、自己觉得最有兴趣的方法,才能不把学习当做是一件苦差事,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