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女儿上了初中,我就带她读这本书
普通人说:月亮走我也走,
李太白说: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书名:《文心》
作者:夏丏尊、叶圣陶
读完《文心》后,莫名的就想起在大三期末的那个晚上,我捧着金庸的小说,躲在宿舍的床上,听着楼道里大四要毕业的师哥们唱着不着调的歌,“毕业啦,毕业啦,我们毕业啦”,
心里想着,再过一年我也就毕业了。
是的,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那些远去的朋友,以及虚度的光阴,
我也曾在案头堆放着厚厚的练习册,并因此而“学富五车”,
我也曾为了一场游戏,和朋友们在网吧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通宵,在第二天该上课的时候呼呼大睡,
要交作业的时候,我们盲目的抄着答案,仓皇的上交,
在临考试的前几天,我们突击“学习”,应付着一场又一场的考试,
直到若干年后才意识到,我们在最好的岁月,做了最坏的事。
这本《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每个题目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事穿插进去,关联地写出来。
概括的说,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以及该如何写作。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故事的主人公们,是一批刚上初中的,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故事多以他们之间,他们和师长之间的讨论、对话的形式,把写作的要义告诉我们。
看着他们的成长,心无限向往之,再回忆我的学生时代,不禁感慨:吾辈不及远矣!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写作,更多的是一些对写作、对生活、对时代的感悟,
略有可惜的是,我没有在学生时代就遇到《文心》,等女儿上了初中,我一定会带她读这本书,希望我错过的东西,她不要再错过。
使命感,即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
书中的每个人,都有一种使命感,都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从没有哪个人会感到迷茫。
“使命感”一词并未在书中出现,更未曾在书中讨论,但这些年轻人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都体现着那个时代的使命感。
书中有两处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处是,这群年轻人写戏剧,当时刚刚发生一二八事件,他们要把这个事件写成戏剧,并表演出来,几乎所有人都参与讨论并发表了意见,“士兵都伏在战壕里。他们怎样勇敢地作战,农民怎样和他们联成一气,各界怎样送食品、运东西接济他们,以及日本的飞机、大炮怎样酷毒地压迫他们的阵地…”
一二八事件经历了几十天,是当时最重要的时事,他们没有亲身经历,却以写作、表演的形式参与了进来。
第二处是,一群年轻人在讨论文章的作法,讨论语调应该怎么读,修辞应该怎么用,
80年代,我们一群小伙伴也还常常凑在一起学习,不过只是写写字,做做题而已,很少有书中的这种讨论。
突然就感觉,那时的学生都有一种使命感,而我们这个时代就只有考试了。
世界上有两种书,一种是有字的,一种是无字的,
有字的书,就是你能看见的,语文,数学,历史,经济学,以及各类畅销书,
无字的书,其实就是生活。
《文心》中有一个男孩叫乐华,因家境不好,学费被催了好几次才凑齐,“乐华接钱在手,这钱仿佛有千斤的重,非但手心有重甸甸的感觉,连胸口也像被压得透不转气来。”
乐华当然是想上学的,他知道全家为了这笔学费,都在节衣素食,所以当他拿到这笔钱时,并没有欣喜,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乐华最终还是辍学了,
书中说,“进学校固然可以求得知识,但是离开了学校并不就无从学习。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所不同罢了。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在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所以,退学不就是‘失学’;惟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乐华辍学后进了一家铁厂,因为坚持学习,没多久就成了厂里的“高材生”,
厂里有个工友叫宋有方,写了一篇文章请乐华帮忙改稿,当宋有方拿到乐华改好的稿子时,“ 宋有方欢喜万分,眼光落在乐华的改稿上,是铅笔写的二三十行行书。”
那时的人,能够因为他人的一次指点而有所收获,就感恩万分,今天能真心接受旁人指正的,能有几人呢?
“学习”这种事,谁也逼不来。自己没有心,身处学堂,心却不知道在哪里!自己有心了,则处处是学堂!
《文心》最后一课,是毕业,
同学们有的升学了,有的毕业就从业了,最后王老师说,“学校里所以分设各种科目原为着教学的便利起见,最终的目的还在于整个生活的改进。这一点必须认识得清楚;否则将陷于错误,认为为有国文科目而学习国文,为有算学科目而学习算学。这样,学习各科岂不等于无益费精神的傻举动吗?”
所以,
“不再升学的人倒不必措意,因为再没有什么特设的科目摆在面前了;而升学的人却必须特别牢记,要使一切科目与生活打成一片,那才是真正的‘升学’。”
针针见血,字字珠玑!
我们上高中时,都说上了大学就自由了,上大学时,又说毕业工作后就真的自由了,
毕业后,发现真的“自由”了,于是抛开了书本,忘记了学习,终日浑浑噩噩,当醒过来的时候,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我摘录了下来,希望与君共勉:
“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
End
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