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世界一流名校走向衰落,人才跑到美国后被快速赶超,现在竟然成了昨日传说......

群星闪耀

无与伦比

“哥廷根之外没有生活。即便有生活,亦非这般的生活。”

二战以前,哥廷根大学是全世界的数学圣地。

在那段长达150年的时间内,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数学,再也找不出一所大学可以与之匹敌。

称霸绝非偶然,咱们直接从它数学开始崛起时讲。

哥廷根大学标志性建筑“亲吻大师”——小鹅女

聚是一团火

1795年,18岁的高斯走进了哥廷根大学。他左瞧右瞧,这所学校别说门了,连墙都没有。虽然他是数学王子,但究竟哪一脚才算跨进来的第一步,这道数学题在他这绝对无解。

也是这一年,高斯只用你上中学时拿来画圈的尺子和圆规,在一张平平无奇的纸上画出了17边形200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为欧氏几何提供重要补充。

数学王子高斯

哥廷根大学有了高斯,就像高斯奥特曼有了高斯炮,浑身充满了来自宇宙的神秘之光,拥有碾压一切的力量。

高斯消元法、最小二乘法、高斯整数、高斯圆、高斯模糊、高斯投影、高斯积分、高斯函数、高斯分布、高斯公式.......

他以一己之力把全世界的数学书齐刷刷跟着变厚,哥廷根数学学派创立了,高斯君临数学界。

高斯如此高产,好似在欧洲的数学界点亮了一座高高的灯塔。

黎曼、戴德金、狄利克雷、库默尔、韦伯、热尔曼......一个个数学天才汇聚在这座灯塔下。此后,他们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不断树立新的丰碑。

灯塔下围了一圈数学大佬还不够,大佬还要发展下线,第二圈人跟着上来了。

(自左至右)马克斯·莱许、玻恩、弗兰克和波尔

1923年摄于哥廷根

克莱因、魏尔斯特拉斯、希尔伯特、伯恩斯、斯坦豪斯、玻恩、泡利、海森堡、闵可夫斯基、狄拉克、奥本海默、泰勒......

在希尔伯特的带领下,哥廷根数学学派进入全盛时期,哥廷根大学更是稳坐“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国际中心”王座,直接走向学术建设的巅峰。

光芒愈盛,愈是吸引他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数学家朝这里奔来。

到20世纪初,哥廷根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圣地。当时全世界学数学的学生中,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

散是满天星

这些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另一个角度的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你说什么星?我可以测算天体的运行轨迹,成功算出过谷神星在哪。

没错!高斯不仅君临数学界,他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在1840年就和德国物理学家韦伯一起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地球磁场图

人类的骄傲无疑了!

高斯的接班人狄利克雷(左)

迪利克雷在柏林的接班人库默尔(中)

和库默尔的学生利奥波德·克罗内克(右)

而高斯的接班人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们不仅在数学史上留下了“姓名”,还以他们强大的存在感,让每一个学数学的人都躲不开、绕不过。

今天,你 f(x)=f(-x)了吗?

戴德金

高斯的学生戴德金更是紧跟老师的脚步,数学、物理、天文全不落下,不少概念和定理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虽然他跟高斯还是不能比,但是身为现代实数理论奠基人,小心他把你给“戴德金分割”喽~

波恩哈德·黎曼

戴德金还有一位大神级同门师弟——波恩哈德·黎曼。尽管黎曼只在这世界上待了39年,可他留下的一个“黎曼猜想”已经难为了很多数学家一百多年了。

顺便问一句,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你知道解决几个了吗?

菲利克斯·克莱因

如果黎曼能多在这世界上待5年,他也许会见到菲利克斯·克莱因。克莱因23岁就当了数学系教授,想必两人见面后,一定会惺惺相惜。

但是,也许在“克莱因瓶”空间内,他们已经见过了。

卡尔·特奥多尔·威廉·魏尔施特拉斯

虽然黎曼离开了,可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无法估值的东西。

魏尔施特拉斯在黎曼积分的基础上,为数学分析建立了坚实的地基,他也成为了现代分析之父。

大卫·希尔伯特

站在这些前辈们打下的江山上,希尔伯特高声大喊:“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哥廷根大学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登顶世界老大,不负几代前辈期望。

希尔伯特笑着说:“在哥廷根的大街上找一个孩子都要比爱因斯坦更懂几何。

不畏浮云遮望眼,“无冕之王”希尔伯特为新世纪数学家提出了23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推动了20世纪的数学发展。

玻恩(左),海森堡(中)

玻恩在哥廷根的助理泡利(右)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哥廷根大学雄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这其中就包括“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们。

玻恩、海森堡、泡利创立了量子力学,开创了哥本哈根学派,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在哥廷根大学的这段时间还被称为“物理学的黄金时代”!

历经近150年,哥廷根大学终于建成了一座巍峨的数学大厦。

致命打击

然而,这座大厦却在1933年倒了。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纳粹政权实行极权政治和种族灭绝政策,使得本来已经名扬海外的德国人才流失严重。

在1933-1934年间,德国大学有大约7000人逃往美国。到1940年间,德国大约损失了500多名自然科学教授,450名医学教授,和300名人文科学教授,导致德国学术倒退了几十年的水平。

大批知名的犹太籍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德国,前往美国的普林斯顿、芝加哥等地。

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k)、古斯塔夫·赫茨(Gustav Hertz)、维克多·赫斯(Viktor Hess)、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彼得·德拜(Peter Debye)、奥托·弗里茨·迈尔霍夫(Otto Fritz Meyerhof)、奥托·洛伊(Otto Loewi)等这些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

爱因斯坦加入美籍,终生再未回国。

哥廷根大学也难以幸免,甚至可以说是遭受致命重创。

世界科学的中心立刻从德国转向了美国。

一战期间(1914年至1918年),当时的数学强国法国错误地把许多青年科技才俊送上战场最前线当炮灰,导致法国科学人才面临断代的危机。

1934年,纳粹教育部长问:现在哥廷根大学的数学不受犹太人影响了,它的发展如何?”

希尔伯特仍在他的岗位上,据说只是回答了一句:“哥廷根再也没有数学了”。

可是这并不代表希尔伯特放弃了。

晚年的希尔伯特为了稳固哥廷根大学心力交瘁,但是仍旧难以挽回哥廷根整体学术走下坡路的局面。此后至今,还没有人能够重振往日辉煌。

来自原哥廷根大学、哥本哈根学派、布尔巴基学派的各路数理学科顶尖学者汇聚在美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里也成为了新的世界数学中心。

而希尔伯特的数学领导地位也被取代了,法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等新一代巨人大放异彩。

德国数学此后逐渐落后于国际主流,哥廷根大学的辉煌也成为了昨日传说。

写在最后

遥想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以史为鉴,留住人才,才会有辉煌的未来!

高斯十七边形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