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内痔的疗效探讨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2卷第19期
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内痔的疗效探讨
章慧、韶建生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肛肠科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
目的:探讨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对这80例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在这8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治愈,有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显效,有1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无无效的患者。
结论: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注射术对内痔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内痔;痔上黏膜套扎;聚桂醇注射液;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
2095-7629-(2014)19-0207-02
痔疮是肛肠科临床上的常见病。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减轻其在术中及术后的疼痛程度,加快其术后恢复的速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证实该疗法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痔疮是肛管直肠部位最常发生的疾病。该病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的烦恼。临床上对痔疮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关于痔疮形成的原因,临床上主要存在两种学说,即静脉曲张学说与肛垫下移学说。其中,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由静脉扩张产生的淤血所导致的。肛垫下移学说则认为,在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特殊的组织,该组织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该组织位于肛管的左侧、右前与右后三个区域,突向肛管内,由静脉、平滑肌、弹性组织及结缔组织组成,共同形成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该组织主要起闭合肛管及节制排便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该组织疏松地附着在肛管的肌壁上,在排便时,该组织在受到向下的压力后被推向下。在排便后,该组织可凭借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当该组织的弹性回缩作用被减弱后,肛垫可出现充血的现象,并下移形成痔。
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保守疗法、门诊疗法及手术疗法对内痔患者进行治疗。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是一种新型的内痔治疗方式。其中,用痔上黏膜套扎术治疗内痔的作用机制为:该手术是利用负压原理,将带有负压的自动套扎器枪管对准患者的痔上黏膜,在负压的作用下,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将其松弛的痔上黏膜吸入枪管内;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释放套扎器,将胶圈推出,套住痔上黏膜的基底部,将胶圈持续收缩绞勒,以阻断血供,使被套扎的组织缺血,并逐渐坏死脱落,形成瘢痕;在瘢痕挛缩后,使下移的肛垫回缩。该术式不破坏患者肛垫内的Treitz肌,可使断裂松弛的肌纤维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由于套扎的部位位于痔上黏膜,避免了肛垫感觉神经末梢被刺激和破坏,故明显地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用聚桂醇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内痔的作用机制为:该手术是向痔核内注入聚桂醇注射液,使痔静脉组织与痔曲张静脉之间形成纤维化组织,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新产生的纤维组织可闭塞血管,减轻甚至消除静脉的扩张和充血,使痔体萎缩。同时,由于纤维化组织的形成使得松弛的黏膜得以借助纤维组织重新固定在该组织下方的肌壁上,故消除了内痔的临床症状。用这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内痔,可使黏膜及黏膜下层与基层粘连,使肛垫上移;使痔核产生无菌性炎症,并使痔内血管闭塞,从而使痔核硬化萎缩,进一步达到固缩肛垫的目的。
综上所述,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聚桂醇内痔注射术对内痔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微信号:硬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