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白马关处的防御体系,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有关白马关的游记,其实现在并不是该写的时候。这一带的防御体系较为复杂,并没有完整地实勘一遍,而且,这么复杂的防御体系,没有多次走访,难以很好地体会防御的思路与用意。
不过,毕竟走了一趟,且将行程记录下来,将疑虑提出来,等待以后再走时,方便回顾。
4月5日,与萧艾老师、傅老师、活力的荒野老师一同,前行南北化石岭-白马关一带。
先从南化石岭村登山,寻找密云467号圆形敌台。
(一)北化石岭水关:志书不记的关口
北化石岭水关。关口早年水毁,仅存遗址,在贴近北侧山崖的沟内。关口南侧的条石墙基很是高大。
(距离起点1.44km 当前海拔485m)
沿墙体向南,寻路上山。
林木缝隙中,可见北侧山崖上悬垂而下的墙体。
回 望水关西侧外面的条石基础。
向南的墙体,等级并不是很高,以毛石筑就。
(距离起点1.61km 当前海拔496m)
向北侧山崖远望崖壁上的悬垂的墙体及崖顶的敌台,密云465号敌台。此处所见悬垂的墙体,不受树木的影响,更加清晰。
(距离起点1.64km 当前海拔503m)
(二)寻找467号圆形敌台
上次行走陈家峪时,与汤老师发现,北京地区早期石台中,有大量圆形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了想像。467号敌台,也是这样一座圆形敌台。
密云466号敌台。这本是一座砖台,包括与条石均被拆走,敌台非常残破。
(距离起点1.76km 当前海拔542m)
前方即是467号敌台,远远地可以看到东侧(内侧)圆弧形的台体。
(距离起点1.81km 当前海拔562m)
圆台近景。
(距离起点1.84km 当前海拔564m)
在台顶看西侧(外侧),台体也是明显的圆形。
(距离起点1.84km 当前海拔565m)
再往南,不属于我们今天的行程,看过一眼,自此原路返回,向北化石岭-白马关方向行进。
(距离起点1.85km 当前海拔574m)
在南侧再拍一张视角较好的圆台形象。
(距离起点1.86km 当前海拔575m)
由于外临沟谷,圆台没有坍塌前,外侧落差应当是很大的。
向东北方向远眺白马关一带地形,崇山连绵,晨光氤氲,看得尚不真切。
(距离起点1.86km 当前海拔575m)
下撤至南化石岭水关后,寻路向北侧山岭绕行。
(三)南化石岭口未找到“瓮城”
驴友轨迹中记载南化石岭“瓮城”,遍寻没有发现,可能是误记。《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中也没有记载。
(距离起点2.26km 当前海拔523m)
(四)横跨山梁的边墙不合常理
看似缓和的北侧的山岭,上行还是有些陡,想在此处偷袭,牵马而上并不容易。此处只是一个无名小关口,从卫星地图看,外侧山高,沟谷似乎不通,因此《四镇三关志》并未记载此关。
不过,应当有的防御还是有的。在这道山梁接近465敌台处,山梁被人为挑断了一道沟堑。
(距离起点2.95km 当前海拔553m)
站在465敌台上俯视北化石岭方向。
南化石岭与北化石岭之间,就隔了这么一道小山梁。
这也正是这段边墙的奇特之处:一般来说,北京附近的长城,一般均顺着山脊的走势修建,而白马关向北侧凸出(很可能是北京地区长城纬度最高的一段),深入蒙古部落腹地,因此墙体走势不是顺应燕山山脉大体东西走向的山梁修建,而是横跨这座山梁,翻了一个过山车。
这样的防御态势,不合明长城修筑的常理。
(距离起点2.99km 当前海拔558m)
东北方向,即是白马关。关口处一座尖山,西侧为白马关,东侧为洪桐峪关(考古报告中作红土峪)。
远眺白马关西侧最后一座空心敌台(455敌台),其外侧是宽阔的白马河谷,更远处是一列更为高大险峻的山梁。入犯的敌虏,必须沿河谷迂回前行。
(距离起点2.99km 当前海拔563m)
俯视北化石岭关口时,外侧还有一座孤台,很是另类。
那座孤台编号为密云32号烽火台。且待近前时再作观察。
还有一点,从高处看,北化石岭关口南北两侧的墙体,似有一个角度的错位?
(距离起点2.99km 当前海拔564m)
(五)墙体上曾经有一座铺房
沿墙体下行。这一段墙体由于过山车似的在山梁侧壁上翻上翻下,落差较大,因此墙体都由高大的台阶构成,下行很是吃力。
距离465敌台不远不近处,出现大量瓦片。465敌台台顶也有瓦片,但这么远的距离,不应当是465号敌台遗落,而是这附近曾经有过铺房。
(距离起点3.04km 当前海拔547m)
(六)划车岭寨(北化石岭城堡):遗产网漏记2座敌台
从上方俯视时,看到偏离主线墙体内侧,也有一座台子,亦很奇怪。
(距离起点3.12km 当前海拔530m)
继续下行。
密云463敌台。与这座敌台相连的,有一段支墙,通往内侧。这才想到,这应该是北化石岭城堡的堡墙。
北化石岭城堡,《四镇三关志》名为划车岭寨。从这段墙体来看,这座城堡属于关城性质,墙体利用了长城主线墙体,踞守的关口之处,略偏离于水关,以免行洪季节被水冲击。
(距离起点3.21km 当前海拔489m)
与这段支墙,或者说堡墙相连的,即是上方所见主线墙体内侧的台子,编号为464号敌台。
(距离起点3.21km 当前海拔488m)
464敌台特写。这座石台保存相当完好。
数十米之下,墙体向外凸出,疑有一座敌台,但遗产网并未记载。
(距离起点3.28km 当前海拔468m)
墙顶的残砖。
(距离起点3.28km 当前海拔468m)
下行至下方,向外凸出的一面,有规整的大条石基础,可以确认为一座敌台,遗产网漏记的一座敌台。查《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为白马关台82号。
(距离起点3.28km 当前海拔465m)
下方又一道支墙,这应当是划车岭寨的北墙。墙体筑于半山坡上,面临北化石岭沟谷的一面,保存状况还是相当完好,墙体尤显高大。
(距离起点3.36km 当前海拔442m)
城堡北墙与长城主线相交处,是462号敌台,考古报告记载为城堡西北角台。
(距离起点3.36km 当前海拔439m)
从墙上下来,先看沟谷北侧的水关文保碑。立碑处实为墙体,水关当在沟谷最低处,雨季水流通过的地方。
水关文保碑上方,是密云461号敌台。
城堡还应有东北角台,遗产网未标注。
城堡北墙偏东北角墙下有文保碑 。
(距离起点3.43km 当前海拔425m)
城堡设一东门,如今只剩下一个豁口。从残存情况看,门洞很是窄小。
(距离起点3.63km 当前海拔417m)
城堡内部,大部分被开垦为农田。
(七)北化石岭外的烽火台分类错误
回至北段墙体下。
461号敌台因踞守关口,早被拆得只剩一堆残骨,惨不忍睹。
(距离起点3.80km 当前海拔416m)
近前走到关口外的32号烽火台处。
这座台位于沟谷北侧,距离墙体不过二十来米,地势并不明显高出周围地形,比两侧高处墙体上的敌台视角要差很多,无法起到瞭望敌情的功能,也不需要这么近向主线墙体传递烽火。
因此,这座台分类为烽火台是错误的。
萧老师认为是炮台,有敌虏攻至关前时,可以炮击关门前的敌虏。这很有可能。
不过,如果敌虏攻至关门前,为免后患,必先拔除外围据点,怎么可能放任其阻碍了进攻,任其炮击?量此孤台,又岂能坚守良久?
反倒是另一点,需要考虑:《四镇三关志》载:划车岭寨,永乐年建。又载:边城一百五十五里,嘉靖三十年建。根据这个记载,北化石岭关与城堡修建年代较早,连续的边墙修建较晚。会不会,这座孤台,其实是早期关口的防御设施?
(距离起点3.88km 当前海拔429m)
沿墙体往白马关方向前行。这一带的墙体,等级都不是太高,没有像昌镇的墙体,改建成砖石大墙。这应当仍是嘉靖三十年的墙,关口附近曾经有过包砖以及砖质女墙,但多被拆除了。
(距离起点4.13km 当前海拔485m)
墙顶的残砖。
(距离起点4.13km 当前海拔489m)
在北侧俯视北化石岭关口及32号烽火台。
(距离起点4.17km 当前海拔499m)
密云460号敌台,应为空心敌台,上层结构已不存。
(距离起点4.30km 当前海拔535m)
地面残存的石质券梁。
北化石岭外的沟谷,外侧也基本不通,这处关口也并不是过于紧要。虽然《四镇三关志》定义为冲,但仅是关口处的地形,若联系起外侧山岭,并不易行。
(距离起点4.33km 当前海拔545m)
向北侧延伸的墙体。
(距离起点4.33km 当前海拔548m)
局部地段还可以看得出垛墙的立面。
(距离起点4.61km 当前海拔571m)
密云459号敌台,比460号敌台更加残破。
(距离起点4.67km 当前海拔586m)
458号敌台,因地势较高,因而保存较好。
(距离起点4.94km 当前海拔670m)
内部为3X3筒拱结构。
(距离起点4.99km 当前海拔688m)
楼体内部的分隔墙,竟然也使用了大条石,可见敌台的规格,比墙体要高很多。
有蹬道可以登顶。
(八)不易被发现的残台:或为废弃的早期石台
458敌台北侧不远,是坍塌的457敌台。这座台在考古报告中分类为战台,编号为战台7号。从南侧忽略了这座台子,活力的荒野老师对照遗产网的编号,说漏了一座台子,回程时才找到。
457号敌台残存的立面。
再次在458号敌台台顶,俯视457号敌台的那堆乱石。
这座台子,距458号敌台过近,西侧是陡峭的沟谷,短距离内连续修建两座敌台或战台,实在没有必要。从材质上看,一座是早期的石台,坍塌严重;一座是后期改建的空心敌台。综合以上因素,这座台子,应属于早期的石台,在改建空心敌台时,另起炉灶,实际上已经废弃。
再往北,接一段陡崖,不知是否易行?
山崖外侧,经人工铲削,墙体外有绕行的山道。
(距离起点5.09km 当前海拔707m)
修建在山崖之上的块石片石构成的墙体,高大而坚固。墙体上台阶的落差也很大,我们还是沿墙外的山径行走。
(距离起点5.11km 当前海拔714m)
(九)墙外有墙:范式防御思路
上方是456号敌台,敌台外侧,山梁被斩断了三道壕堑,往上的土石坡有点陡。这样的做法,在黄花城二道关东北角、西北角均是相同的处理。而且,二道关东北角、西北角还分别修建了支墙。
(距离起点5.22km 当前海拔757m)
后来,萧老师下山走错了路,误走上了456敌台西侧的垭口,竟然在垭口处见到了人工墙体。这样的外围墙体,与黄花城二道关如出一辙。这种防御思路,应当得到了共识。
456号敌台虽然位置最高,却也残损严重。空心敌台的上层结构已经不见。
(距离起点5.27km 当前海拔765m)
构成墙体的砖,部分为红砖,应是次品砖。长城的砖,应是统一青砖。
(十)险峻的山脊山险墙与漏记的石台
过456号敌台向东,还有一段毛石墙体。
(距离起点5.27km 当前海拔765m)
墙体延续约50米,后面是狗牙山脊构成的山险。
(距离起点5.32km 当前海拔767m)
向外侧看,崖壁直立,深不见底,令人胆寒。
(距离起点5.33km 当前海拔767m)
沿狗牙山脊向东,还有一座空心敌台,密云455号敌台。据说那座台两侧极为凶险。我们决定放弃那座台。
455台东侧,还有一座石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墩台17号,遗产网未标注。该台处于长城主线与北侧拦马墙的结点上。
(距离起点5.34km 当前海拔769m)
(十一)白马关:是关城还是罗城
原路下撤,去看白马关。
白马关外还有一道墙,考古报告定义为拦马墙,本次未能实地观察。
(距离起点9.88km 当前海拔371m)
《四镇三关志》载:白马关,永乐年建,通大川,正关、河口通众骑,极冲。
白马关文保碑介绍说:“关城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设二门,并建有水关”。很明显,是指水关处的防御设施,而不是白马关堡。白马关堡没有水关。
就是说,文保碑将白马关处的防御定性为关城。
而考古报告则沿用俗称,称其为罗城;将白马关堡称为关城。
由于白马关设提调,因此,白马关堡应为营城。
综上,本人认为,白马关处应定义为关城,白马关堡为营城。
白马关城(罗城)外墙上,有一座敌台,密云454号敌台。
(距离起点9.92km 当前海拔369m)
再西侧,有一座马面,密云7号马面。
(距离起点9.97km 当前海拔367m)
关城外墙向东延续至崖壁之下,崖壁从关口处看上去,高不可攀。但应可以从他处登顶。东侧崖壁处的山体,名为尖山,山顶有451号敌台。
关城内墙上,也有一座敌台,密云452号敌台。其实,其西侧山崖上,应还有一座台子,遗产网编号为453号敌台,但考古报告未记录。
(距离起点10.26km 当前海拔357m)
(十二)白马关堡:应为白马关营城
虽然这一带墙体等级偏低,但白马关营城的等级还是很高的。如前所述,这座城堡应为营城。
这是城堡西墙。城堡东靠山坡,西侧为白马河河谷。
(距离起点11.46km 当前海拔352m)
城堡设一南门,目前正在维修。
城门上方的匾额为竖刻,分两行,共四字:“白马关堡”。
城堡东墙依山而建,呈不规则形状。
东山上还有一座烽火台,密云31号烽火台。本次未能近前观察。
城堡北墙(局部)。
(十三)远望洪桐峪关
洪桐峪关本次未能近前观察,只远远看了一眼。
(十四)庄窠峪在何处
《四镇三关志》提到:“红土峪并庄窠峪通单骑,余通步,缓”。
红土峪地名留存了一下来,现称洪桐峪。那么,庄窠峪又在何处?
察看地图,至今白马关一带的沟谷,还有大峪沟、小峪沟、迎风峪、洪桐峪、东仓峪。其中迎风峪应当指白马关外东北方向的沟谷,汇入白马关正关;其余地名未能向当地村民打听。
但从所标识的位置判断,小峪沟可能是白马关外西北方向的沟谷,与迎风峪汇合后为大峪沟;剩下的就是东仓峪了,再往内下营村所处的沟谷,应属响水峪沟的内延,由响水峪防守。
因此,庄窠峪可能是东仓峪,位于密云447、448号敌台防守的沟谷。
(十五)白马关防御体系:放射状的四面楚歌的防线
如前述地形图所示,白马关一带,边墙向外凸出,很短的范围内,需要防御包括北化石岭、南化石岭、白马河谷、洪桐峪、东仓峪、响水峪等沟谷,可谓四面树敌,四面防御,处处被动,所需防御力量倍增。
一般而言,长城是顺山脊修建,便于布防。在南北化石岭之间,却是横跨山脊,垂直于山脊;在白马关河谷与洪桐峪之间,洪桐峪与响水峪之间,也是类似地形,并不利于防守。
何如后退一步,在杏树沟后方的隘口寻一处地方设防,可以以逸待劳,守株待兔,南化石岭、北化石岭、白马关河谷、洪桐峪口、响水峪至下营一带的来敌,最终必然汇于一个关口。在此设防,可以集中兵力,不用四面楚歌,四处挨打。
那么,白马关的防御体系,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呢?
甚至进一步推论,白马关设关的选址,其实是有问题的?
小结:
1、北化石岭有堡,即《四镇三关志》所载划车岭寨;
2、南化石岭有水关,驴友轨迹所记“瓮城”,无法证实,《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也未记录;
3、北化石岭外的密云32号烽火台,其分类不妥
从其位置、视野来说,位于谷底一侧,没有开阔的视野,不如主线边墙上的敌台视角更好,所以不可能是烽火台。这种主线边墙外的墩台,南山路一带常见,黄花城二道关外原有2座,今存一座,萧艾老师所言炮台,可能性较大。另外,由于现在边墙是嘉靖三十年所建,在没有修筑连续边墙以前,是否此处隘口墙的敌台,尚且存疑。
4、白马关西北侧的垭口,也有墙体
萧艾老师返程时,因为走错路,发现456号敌台向西的垭口处,也有墙体。这段墙体在考古报告与长城遗产网中都没有记载。
白马关一带,可能的防御薄弱环节,倒都进行了设防。
5、白马关处的防御,有多重防线、多条沟谷,极为复杂
白马关口的防线为三重,外围是一道拦马墙,内侧有“罗城”的南北两道墙体构成双重防线;再往内侧,有白马关营城(考古报告称关城);杏树沟至下营一线还有一条防线;这条防线周围,呈放射状分布有南化石岭水关、北化石岭寨、白马关、洪桐峪口、响水峪口等关口,防御体系尤为复杂。
6、白马关的防御,四面树敌,四面防御,处处被动
白马关一带,边墙向外凸出,很短的范围内,需要防御包括北化石岭、南化石岭、白马河谷、洪桐峪、响水峪、东仓峪等沟谷,可谓四面树敌,四面防御,处处被动,所需防御力量倍增。
因此,白马关的防御体系,很可能是存在重大缺陷的防线。白马关设关的选址,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7、白马关关口处,考古报告称罗城,本人认可文保碑的命名为关城;而白马关堡应为营城。
8、考古报告提到白马关内侧杏树沟内那道防线的西段,考古报告认为是土墙,时代不明,很可能年代更古
这段墙长城遗产网标为石墙,且分为四段,有待以后识别、观察、判断。
9、白马关一带,考古报告与长城遗产网各有遗漏,存在差异
其中:
1)北化石岭城堡(划车岭寨)西墙中部一座敌台,考古报告编号为白马关台82号,遗产网义愤填漏记;
2)考古报告记载北化石岭城堡东北角台,遗产网未标记;
3)遗产网将461号敌台与密云28号水关(南化石岭口)位置标反;
4)密云455号烽火台东侧,主线山险墙与北侧拦马墙结点处,有一座墩台,考古报告编号为墩台17号(烽火台),遗产网未记录;
5)白马关罗城内墙西侧,遗产网标有453号敌台,考古报告未记录;
6)洪桐峪关墙体上,考古报告记载有2座敌台,分别是白马关台73号、72号,遗产网只记录一座,应漏记一座白马关台73号;
7)洪桐峪关内侧,考古报告记录有墩台16号(烽火台),遗产网未标记;
8)洪桐峪关至响水峪一线,初步判断,有较大差异。
这一带墙体较为散乱,墙体借助山险,并不连续。考古报告与遗产网也有一些记录不符:
1)白马关东侧,小尖山向北偏东,遗产网标记有密云105号墙体,未查到考古报告的记录;
2)洪桐峪关外,有一段较短的墙体,遗产网标记为密云102号墙体,未查到考古报告的记录。
下表同时列举了前面提及的456号敌台西侧垭口的墙体,考古报告与遗产网均未记载;白马关内侧杏树沟南的白马关附边(土边墙),值得以后再作现场观察。
2021-4-5,21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