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的至暗时刻:飞行于疫情“雷区”的航空公司
航空业的至暗时刻:飞行于疫情“雷区”的航空公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客源大幅减少,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当地时间19日深夜宣布,临时裁员5149人。这些员工大概占员工总数的60%。决定4月份以前开始生效。
显然,这是航空业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说很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因为,在加拿大航空做出裁员决定前,已经有很多全球著名航空公司已经做出了裁员决定。如3月15日,北欧航空(SAS)CEO宣布裁员约1万人,占员工总数90%。达美航空、汉莎航空、英国航空以及法荷航集团旗下的荷兰皇家航空等都陆续表示有裁员计划、并且正在积极寻求政府以及银行的援助。尤其是英国航空,早在3月13日,其首席执行官就给公司4.5万名员工发布了一封名为“为生存而战”的内部信,信中称这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要远甚于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意思应当不难明白,公司面临巨大的裁员压力。
而根据2020年3月5日的疫情数据,IATA预计这场危机可能会给航空业造成113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预测结果尚未包括美国和其他国家此后采取的严厉管控措施。实际上,目前采取的航空管控措施,已经远远超出此前的预计。因此,给航空业带来的损失,也将远超此前预测的数据。而1130亿美元,已相当于2019年全球航空业五分之一的收入。照目前的情况,预计航空业的损失至少应当会达到2019年总收入的1/3。
与国际航空业相比,中国的航空业同样遭受了巨大创伤。民航局数据显示,2月,全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5.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73.9%。旅客运输量834.0万人次,同比下降84.5%。货邮运输量29.7万吨,同比下降21%。其中,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和中国国航三大航空公司2月载客人数,同比跌幅分别达到86.44%、87.48%和82.90%,几乎就是停摆了。
如果说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业遭受疫情的巨大伤害,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资金链风险,不排除小部分企业会倒闭。而疫情一过,很多企业又能缓过气来,并有可能迎来一波报复性上涨、报复性增长的话,航空业可不像其他行业,说恢复就恢复、说报复性上涨就报复性上涨。就算疫情过去了,业务会快速恢复,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是撑不过去的。因为,庞大的资金需求和挑战性极强的市场,原本就已经让许多航空公司捉襟见肘、运行十分困难了,再来一场全球性疫情,估计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能够承受得了。而在国际航空领域,已经有多家航空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有一大部分航空公司会在这场疫情中倒闭。
说这是航空业的至暗时刻,一点也不过分。不仅不过分,而且可以认为是航空史上绝无仅有的至暗时刻。因为,全球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能够在这场危机中较为舒畅地渡过,这也是航空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即便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没有出现如此严重的现象。所以,此次的新冠疫情,对全球航空业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毁灭性的打击。如何走出疫情阴影,对所有航空公司来说,都是一场没有词可以用来形容的战役,是一场严峻得不能再严峻的考验。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球航空业也将面临着一场新的、大范围的、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洗牌。原本就实力不强的航空公司,将被大型航空公司、具有政府背景航空公司等并购,超大型航空公司也将于疫情结束后诞生。
对中国航空公司来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营逐步回升,也将面临一场涉及范围较广、力度较大的改革。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航空业的重头戏。民营航空公司有可能被大量并购,而国有航空公司则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民间投资者,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航空公司。如此一来,也更有利于中国航空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航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