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嘉诚一样表达内在的感受,你才会越来越有精神

公众讲话中,你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很多人在私下里交谈,能轻松自如,逻辑清晰得表达自己。可一到了演讲台上,说话很紧张、没有条理,越说越没有自信。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人以为说话不自信,是知识不够,就拼命得阅读书籍,到书上摘抄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将作者的观点背诵下来,以为能高大上得进行演讲了。结果,演讲时越是背诵就越磕磕巴巴,甚至痛苦得连死的心都有!

也有些人,会选择拜“名师”学方法。很多的演讲口才名师们,会神秘兮兮给你指点迷津,教你秘诀:第一句话要怎么说,再接下来该怎么讲等。

比如:

有些大师会教你做自我介绍时,用“好高名人希”的表达方法:

大家,很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我的字是某某。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很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这样自我介绍的方法,这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场合,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还行。如果是你看重的一些演讲,就要想办法在听众的感受中,留下有价值的信息。

因为“套路”的方式只是泛泛而谈,并不能体现你的内在特质。能让你越说越自信的公众讲话,是因为你表达了真实的自己。

怎样才能真实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呢?

我们要习惯于注重自己的感受。

具体方法是:将外在的感觉升华为内在的感受,再用事实说明这份感受。

感觉是身体的各部位及大脑的第一反应,可以说是随意的、感性的。感受是感觉以后,通过思维考虑后,形成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看了李嘉诚的这个自我介绍的视频,你的感受是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李嘉诚在告诉你,成功需要多读书,多学习知识。

当你静下心,感受这个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李嘉诚表达了他对人生思考的内在精神:“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成功的机会。”这里的勤于读书的事实,是来说明他“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的观点。读书只是他一方面的努力,他也可以用工作或生活的事实,来说明这个观点。

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演讲中,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就不容易!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1.仰视别人,俯视自己。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受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的影响,谦卑的品德的束缚,导致人们过于学习他人,很少开发自己,甚至轻视自己内心的感受。

把自己的思想立起来,平视甚至俯视任何人,又如何!

2.看重结果,轻视过程。

学习演讲,真的是自我探索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秘诀就能让你立刻变成口才高手。

自我探索是指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质。

积累是指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打击的折磨中不断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