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应采儿与主持人节目互怼,看看餐桌礼仪对宝宝的重要性

最近优宝在看《童言有计》时,又被应采儿这个“虎妈”震到了,不仅在训斥孩子上女王气场2米8,还和主持人朱丹互怼~
到底因为什么呢?其实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吃饭。
1
被质疑训孩太过?应采儿回怼:这只是最基本的礼仪
这期节目中,有嘉宾称赞应采儿很会选菜,不多不少,刚好够所有人吃,不浪费。
应采儿表示,自己深恶痛绝铺张浪费地行为,随后她在饭桌上一边抱着二宝吃饭,一边盯着小小春吃饭。
但小小春吃的有些邋遢,往桌子上掉了很多粒米,应采儿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吃到桌子上呢?”并要求小小春看着她回答,还说:“我不是和你开玩笑的,好好吃!”
外公外婆一边打圆场,一边给小小春收拾残局,可能是怕再掉饭粒被训斥,小小春这回改用勺子吃饭,但应采儿又说:“你可以拿筷子吃了,拿筷子”。
主持人朱丹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其实有的时候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是“小题大做”了。
应采儿回复也很干脆,毫不客气地回怼:“这不是规矩多,这是基本礼仪,你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外面被人家嫌弃吗?”
光看这一段,其实优宝也觉得应采儿这个“虎妈”对孩子太严厉了!这和她的性格不无关系。
不过在之后的采访中,优宝发现小小春的外公对他着实有些过于溺爱了,外公每次在做饭前都会询问小小春的意见,孩子想吃什么他就做什么。
也会习惯性的把好吃的东西优先转到孩子面前,让他先选。
对此应采儿深感无奈,总会阻止父亲,并告诫小小春“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
但老一辈人就非是不听呢~看来应采儿的“虎”也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吧。
不过袁咏仪对此倒是深有同感,她说:“你想一下,孩子长大以后会在人家家里面吃饭,难道人家要问你你要吃什么吗?”
2
餐桌礼仪对幼儿也很重要么?
形容一个家族的富贵显赫时,总是喜欢用一句“钟鸣鼎食之家”来描述。
何为钟鸣鼎食呢?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用编钟来演奏音乐,用青铜大鼎来盛放食物。这些都是旧时代顶级贵族的象征,并逐渐演变为一种餐桌礼仪流传下来。
不过吃饭终究是件让人放松的事情,而人也最容易在饭桌上“放浪形骸”,泄露出暗藏的毛病和缺陷,让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比如咀嚼时发出较大声响,也就是吧唧嘴”,或是用筷子在盘中挑挑拣拣,更有些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菜端过来放在面前,盯着一道菜死吃。
也许换做一般人家也就无所谓了,但对于精英家庭来说,用餐时保持良好的仪态修养,是最能显现个人品质的时刻。
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过:
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因为饭桌上的细节,藏着一个孩子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展示的是人最真实的一面。
之前有个新闻,武汉一个1岁半的小女孩,因为在吃饭的时候,边走边玩,不小心摔了跤,筷子插进嘴里,深入颅内,并且还有2厘米插入了小脑。
万幸的是,经过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时有人在新闻底下评论,为什么要给孩子用筷子呢?我家孩子都5岁了还不敢给他用。
其中点赞量极高的留言却是这样说的:
这位划错重点的妈妈,这不是用不用筷子的问题,明明是吃饭时边吃边跑边玩的问题啊,如果把筷子换成别的,也是不安全的。
所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是从吃辅食就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而且餐桌礼仪并不只好在外在,对于娃本身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好的餐桌礼仪可以让孩子习惯集中精神“吃饭”,这样才能够吃得好,吃得饱,爱上吃饭。
3
餐桌礼仪背后的心理成长

相信对于如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餐桌礼仪,各位精英妈妈们才是个中高手,优宝更想来聊一些这背后映射出的幼儿心理的那些事~

都说父母要有包容孩子犯错的能力,训斥尚可责骂不必,那只会让孩子觉得犯错意味着一种耻辱,进而心生恐惧。
可我们更喜欢用惩罚来让孩子“长点教训”,却又怕他从此活得小心翼翼。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让孩子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把每一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的契机。
而且孩子天生都是好动的,扔食物、扔玩具、不老实坐着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光靠吼或者讲道理往往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些“小手段”了~
建立规则意识:比如一个1岁多的宝宝吃饭时喜欢扔食物、餐具,ok正常现象~但等再扔的时候把他抱下餐桌。
如果宝宝开始抗拒想要回来,太好了,给他一次机会~但回来后还扔东西?那就再抱下去。
并不是不让他吃饭了,而是将他从一个习惯的环境中抽离出来。
这样反复几次宝宝才会明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餐桌上扔食物是不允许的。
对于年纪太小的孩子,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效果,但并不是驯养宠物那样带有惩罚式的行为,而是要帮宝宝树立起规则的概念。

建立责任意识:当孩子大了一些后,有些孩子就需要家长哄着/追着/放着动画片才肯乖乖吃饭,父母们也很无奈,但不给点甜头就是不顺把啊。
ok正常现象~那么就再加一些附加条件吧,如果有给孩子饭后零食的习惯,那么就把零食收起来,不好好吃饭就没有零食吃~
或者带他下楼狂奔,多做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当他进入到饥肠辘辘的状态时,帮他意识到吃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孩子最初是不会讨价还价的。
如果没有大人最初的主动提供打发/诱惑孩子,就不会有后来的,不喂不吃、不看电视不吃。
连自己饥饱问题都能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拿来威胁父母,那还有头吗?

建立感恩意识:孩子再大一些后,就开始变得“有品味”了,这个不好吃、那个难吃死了、妈妈你怎么不把鱼刺剔干净、奶奶你饺子为什么不做肉馅的?
当孩子把别人给他做饭当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长大后在外面时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感到理所当然。
地铁/公交上,我是老/弱/病/残应该有人给我让座啊?
朋友聚餐时,你们应该等我来了再开始啊?
别人家里,是不是该客气下问问我想吃什么啊?
男女交往中,你是男生/女生,你就应该怎样怎样啊……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毛病,但谁又该你的?欠你的?为什么世界都要围着你来转?你是太阳啊?~
想来这才是应采儿“虎妈式”训儿背后所真正担忧的未来景象,有人愿意凭你的喜好行事,那是因为爱你,不是因为欠你。
所以父母们不必刻意和孩子强调“这都是你爱吃的”,“这都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看到父母为他准备饭菜的辛苦,让他也去体验一下做饭的不易,当孩子知道心疼父母时,才会对其他事物产生感恩之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信有孩子之后,都会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小到在餐桌上吃饭,背后映射的都是成长大事。
如果对这些小事觉得无所谓,不重要,那么重要的事情到来时,铁定会掉链子。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