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同奋斗 热血铸史诗———连城县莒溪镇梅村头村革命简史

梅村头村

梅村头村位于连城县莒溪镇政府的东部,与新罗区万安镇相交界。现辖店头坑、宗罗地、吉坑、枧坑、梅村头、定光、香树前7个自然村,其中香树前自然村是解放后周边几个村的移民形成的。以现在村部所在地宗罗地为中心,周围6个自然村形成一个弧形,犹如农历月初的一轮弯月。

梅村头村山高地域广,平均海拔800余米,这里,群山如海,气势磅礴,山势陡峭,路隘林深,到处是藏龙卧虎之地。

梅村头村的百姓历来吃苦耐劳、热情好客、忠厚憨实、民风淳朴。解放前除垦荒耕作外,主要靠卖些土纸、竹木器和木柴,到梅村墟场换购油盐、杂粮养家糊口。

1929年12月,莒溪赤卫队举旗暴动,打土豪、斗地主,烧毁租契、地契,并把他们的浮财分发给贫苦群众,宣布成立中南区革命委员会。消息传开,梅村头几个自然村的群众都拍手称好。

1930年冬,福建省委派李坚贞同志率领一批工作队到连城发展共产党员,建立红色政权,民团土匪的抢劫活动有所收敛。梅村头几个自然村的群众都日思夜盼省苏工作队能早日进村,帮助他们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次年,连城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梅村头几个自然村也有不少贫苦农民秘密串连,组织开展抗租抗税斗争。

1932年4月下旬,朱德率中央红军攻下漳州城后,从龙岩抵达梅村、梅村头一带休整。朱军长还在梅村墟场召集老百姓开大会。梅村头所辖的几个自然村不少人闻讯前往参加。会后不久,红三十四师一O一团部分指战员又深入梅村和梅村头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大约个把月时间,在红军的支持下,定光、梅村头、枧坑、店头坑等自然村都成立了村苏维埃政府。

村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村都开展了分田分地工作和抗租减息斗争,还大张旗鼓地宣传苏区政府规定的男女平等、严禁纳妾、严禁买卖妇女儿童、严禁赌博等法律法规。到处书写红色标语。赤卫队员经常配合红军打土豪、打土匪。儿童团员也经常到村口、山头站岗放哨。苏区各项工作都搞得热火朝天。红军撤离时,有温任水、张象春、张积庆、张树头、赖海成等2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红军。

1932年秋,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兵力围攻中央苏区,连城一些地方的反动民团也气焰嚣张地向红色苏区发起进攻。当时,红九团深入莒溪内山一带活动。梅村头几个自然村的赤卫队员、苏区干部曾配合红九团在店头坑、定光、梅村头与文亨周焕文团匪打过几次小仗。但皆因敌众我寡,红九团只好主动撤退。如1932年秋的一天,红九团一个排的战士在别村抓到一名土豪,来到店头坑煮中饭。饭刚煮好,周焕文团匪二三百人便随后赶到。红九团战士见敌匪众多,立即跟村苏主席赖光扶等人一起撤至后山,将土豪枪毙后,准备组织伏击。但狡猾的敌匪不敢冒然上山,只赶到屋场坪胡乱开枪一阵,然后把赖光扶的房子纵火烧毁。

从1932年冬至1933年春,周焕文团匪多次窜进梅村头几个自然村抓捕我苏维埃政府干部,并扬言要“斩草除根”。各村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只好暂时外出避难,有的主动跟红九团离开家乡。如店头坑村苏主席赖光扶和其胞弟赖树生、启宗、春成、德忠、裕元以及委员赖百绍的父亲昆成都跟红九团走,枧坑村苏主席赖茂庆、委员赖炳荣、赖树春、赖炎祥也跟红九团走,定光村苏主席张连庆、土地委员温庆全还携带全家老少跟红九团撤至新泉儒畲。张连庆一家被安排在新泉儒畲的松山下村生活了半年左右,后转至傅柏翠管辖的上杭蛟洋谋生。

1933年夏,国民党十九路军进占连城后,也派出兵力配合周焕文匪部到梅村头一带搜捕红军和苏区干部,许多苏区干部惨遭杀害,如梅村头村苏主席赖土旺被十九路军抓捕后,先用刺刀刺杀,再用步枪射击,死得非常壮烈。而后,匪徒们还抄没其全部家产。该村土地委员赖长兴、村苏副主席温姜利、文书温兆雄也先后被匪兵抓捕,惨遭屠杀。还有不少苏区干部家属和亲人遭匪徒迫害,如定光自然村跟随红九团去参军的张积庆,妻子被周距部下一名匪徒抢去当老婆,张积庆的三婶温秋梅被匪徒剥下上衣,用火钳烫其身子和双手。张积庆一家的土地、山林被周匪没收,还要强迫其母亲在契约上按下手印。此类例子,还有不少,不忍多举。

1933年8月,我东方军打败国民党十九路军,收复连城,连城苏区又出现一派喜人景象。此时,在外暂避风险的部分苏区干部和赤卫队员陆续回乡。如在蛟洋谋生的张连庆经傅柏翠动员回到定光村,店头坑村苏主席赖光扶几个胞弟和委员赖百绍的父亲昆成等,皆从外地回来。枧坑的村苏主席赖茂庆、委员赖树春、赖炎祥等也从他乡返回。因此,梅村头一带的苏区工作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是,到1934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又反扑回来,周焕文团匪再次进山清剿苏区干部。枧坑村苏干部赖茂庆、赖树荣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店头坑村苏主席的几个胞弟立即转移,其母亲遭匪徒毒打和威逼,不幸去世。在这种白色恐怖下,定光村苏主席张连庆的父母,只好带着连庆的两个弟弟和侄女张义妹逃至龙岩。他们先在石桥头(今西安小区)安家,后迁至龙门镇考塘村安家。由于生活所迫,张连庆的父母只好将张义妹和在考塘村出生的孩子分别送给他人抚养(这孩子后改名陈协川,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供职,现在北京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其他家人至解放后才回定光村谋生。

1934年10月,我中央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后方坚持游击战争的地方红军,深入赖源、宁洋县沙田一带活动,成立岩连宁边区革命委员会。

不久,以红九团为主成立闽西南特区游击队,队长黄治平(原红九团政委)、政委杨志林,下设3个大队,其中第三游击大队(大队长江仁旺)主要活动于赖源东南部和万安竹贯、莒溪梅村头一带。这支游击大队在梅村头一带活动时,白天以班为主,深人各村了解情况,筹措粮食,晚上集中回梅村和梅村头住宿。为防敌匪偷袭,他们还在梅村头的大笔山、大岭头和往定光自然村的寨背岭垒筑防御工事。这些像小碉堡一样的工事,至今遗迹还在。为了支援红军游击队,有的青年主动参加红军,如梅村头的赖水旺当年才13岁,因与游击队很熟悉,也执意加入红军;许多群众主动为红军送粮、送菜、送情报。

当年红军游击队经常在梅村头附近一带与民团土匪打“麻雀仗”,双方均有伤亡。红军游击队还在梅村头开设医疗所,医治红军伤病员。

1935年春,国民党调集第10师、83师一部和省保安2个团重点清剿岩连宁边界地区。不久,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指示岩连宁边界游击队主力转移到永定金砂,少数撤至上杭贴长。从1935年夏天开始,在梅村头一带活动的主要是贴长游击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邱锦才、戴炳辉等人都曾到梅村头一带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穷苦百姓听党的话,坚持斗争至解放。

来源:红色闽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