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所学校有没有笑容,有没有笑声,有没有幸福感,有没有快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第一标准。
校园里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到过很多学校,孩子们这么灿烂,这么主动、这么热情的笑容不多见的,没有长期环境的熏陶,没有长期的教养很难有这样一种笑容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感受。
我用四句话概括对学校的初步印象:一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二是整合资源的课程设计;三是学生中心的时间安排;四是校本研究的教师成长。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教育就是影响,六年影响一生——“小梅花”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如何去筛选、辨别、发出真声音?——谢家湾小学开展专题学习课程
寻根、聚魂与布道:基于“听见” 的学校文化建设
校长能做些什么?——学校,应该成为我们热爱与享受的地方
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
......

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

——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作者|朱永新
来源|希娅分享
本文是朱永新教授在2020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上的点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虽然我是今天上午才到,但是对谢家湾小学并不陌生,我曾与希娅校长在全国两会上共同参加过对话访谈,来学校之前也看了材料做了一些研究。今天到了以后,看了一些教室,看了学校各个角落,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时间关系,我用四句话概括对学校的初步印象:一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二是整合资源的课程设计;三是学生中心的时间安排;四是校本研究的教师成长。
1
发自内心幸福的笑容
从一下飞机开始,学校的书记、副校长一路眉飞色舞说个没停,可以感受到她们对学校发自内心的一种爱,发自内心的一种幸福感。平时我到各个学校考察,就是喜欢看孩子们的笑容,因为孩子们的笑容是不会装的,装不出来的。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学校,孩子脸上基本上没有笑容,很紧张,你问问题,他甚至不回答。有些学校孩子也有笑容,但是笑容不自然,不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装不出来的,老师也是这样。我认为,一所学校有没有笑容,有没有笑声,有没有幸福感,有没有快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第一标准。孩子们老师们如果觉得在学校活得没有意思,活得很紧张,活得很压抑,活得没有幸福感,那还是什么好学校呢?一所学校让所有在学校的人很安心,很放松,很自然,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最重要的、直观性的标准。
我到学校很快能判断这所学校大概是什么水平,老师们孩子们幸福不幸福。今天到了谢家湾小学,看到孩子们,我感觉到这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幸福的。大家都知道在新教育学校,我要求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放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其实这句话首先应放在心里,但是为什么要放在显著的位置呢?是因为大部分学校还做不到,还需要提醒。就像谢家湾小学到处可以见到“六年影响一生”一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提醒:让大家都知道这六年对孩子们来说的确很重要。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既然人的最高目的是幸福,那整个教育就是应该为人的幸福作准备,应该让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包括孩子、老师、校长、父母,都能够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享受到校园生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的快乐。田刚院士讲的,王敏教授讲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本能,满足人本能需要的时候一定是幸福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恰恰是不断地摧毁人的好奇心,不断地扼杀人的幸福感。
很多父母亲说,现在不苦一点,未来怎么幸福呢?这是把现在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对立起来了。其实最好的教育是现在幸福、将来也幸福。人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没有截然的界限,不可能在河的前一段是不幸福的,后一段是幸福的。没有童年的幸福不可能有幸福人生,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成年人的问题,可以从童年的生活中去找到源头,几乎所有的精神病患者、人格分裂者、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人,都和他的童年生活有关。为什么这六年很重要,就在于此。
校园里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到过很多学校,孩子们这么灿烂,这么主动、这么热情的笑容不多见的,没有长期环境的熏陶,没有长期的教养很难有这样一种笑容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感受。
02
整合资源的课程设计
我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现在学生学习的课程是不是天经地义的?目前课程设计理念是当初学科知识高度分化的时代产生的,往精细化、分化的角度发展,哪些知识对人更有用,跟人类生活相关更紧密就学哪些。但是现在学科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科学学科,可以分为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三大科学。有教育家、科学家从这三大科学里概括出14个概念,有的科学家以这个概念整合小学和中学的科学课程。新教育在研究未来课程的时候提出了“大科学”,也就是说未来所有的学生只要学一门“大科学”就够了,并且不分文理科,所有人都要学的。科学课程解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问题,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人文课程也是一样。现在人文课程有历史、地理、哲学、文学,分得越来越细。其实我们知道,真正的人文是通的,历史地理能分吗?历史哲学能分吗?历史文学能分吗?《史记》是历史,还是地理,还是文学,还是哲学?什么都是。为什么不能用“大人文”课程来整合呢?此外,还有“大艺术”的概念。美术、音乐这两门课早已不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了,因为艺术发展得很快,设计、雕塑、电影、戏剧都是艺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意义比现在美术课还要重要得多、全面得多,需要更全面的艺术素养才能应对。艺术是培养人的灵性的非常重要的路径,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艺术精神、艺术思维。现在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思维、艺术创造,所以新教育提出艺术教育是成人之美,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体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既然是面向所有学生,作为基本教养就不能这么细,不能拔得那么高,不能有那么高的难度。我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和最近新出版的《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对未来课程的构想,那就是要大幅度地降低难度,大幅度地整合课程,让大部分人学得很轻松,在轻松的过程中进入学习。这是国家基本教育课程,一定不能像我们这样的教。但这样的课程不是教育的所有,而仅是教育的一部分,基础部分。基础部分应该只占学生50%的时间,另外50%的时间应该做什么呢?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最重要的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我,帮助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这样做呢?连方向都没有,因为我们的方向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失败者。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发现自我:原来我可以像王敏那样成为艺术家,原来我可以像田刚一样成为数学家,原来我可以像刘翔那样成为奔跑者。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田刚院士一样,那就麻烦了。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怎么成为自己?必须有大量的时间让他去寻找。未来的课程,应该要教孩子怎么去寻找。我一直认为,这个寻找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所学校里完成,必须要有多个学习中心,必须要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为什么要打破学校的围墙,为什么要构建未来的教育体系,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可以想想,成年人是怎么学习的,是怎么建构知识的,有多少知识在学校完成的?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大部分经验,大部分能力是自己在学习中、工作中去探索的。
所以,我甚至不主张未来再有“三个六年”:一直读博士硕士到30岁,人生一小半已经去掉了。其实20岁左右就应该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了,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创造的时间就是20多岁。在最应该创造的时候去完成传统的学习,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应该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建构。传统的教育思维是为职业做准备,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为一生做准备。人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为什么一辈子都要学习?不学习没法适应,学校的学习没办法为你的工作做准备,这是现在和未来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一直认为整合课程资源是一定要做的,谢家湾小学做了试水,做了一点突破,这是非常好的探索。当然这种探索可以更大胆,最重要的是去研究教育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使命是什么,价值是什么,这是教育的顶层设计应该真正去思考的。根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核心发展的人来思考我们的教育课程体系,仅在传统课程体系里面做文章是走不出来的。现在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不断做加法:人工智能来了,人工智能课程马上开;编程来了,相关课程马上开;而原来的课程又不能丢,所以只能不断地做加法。为什么老师、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因为社会越来越发展,不加新课程就“跟不上”。所以我们应该把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工具交给学生,而不是不断地增加课程。
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跟传统不一样了。工业化早期知识还不像现在这样泛在化,获取知识资源不容易,所以要把知识集中在一个称为“学校”的地方才能学习。现在处处是学校,一部手机不是学校吗?一台电脑不是学校吗?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种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我一直认为很好。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为什么新教育会用大量的时间研究未来的课程怎么去建构,道理就在这里。
03
以学生为中心的安排
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整个时间安排还可更弹性化。其实每个人的作息规律不一样,像我每天五点钟起来开始读书写作,有些人八点钟起来。当然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也许我这样早起早睡更符合健康要求,我们更多倡导学生早起早睡养成良好的习惯。未来可能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时间安排。有的人适应自己学为主,有的通过网络学得很棒,有的只有通过老师讲了,才能学得很轻松。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未来应该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地点,选择老师。
说到老师,我认为未来会是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未来很可能是艺术家成为艺术教师,通过带徒弟的方式来开艺术课。比如,我看到北大附中的艺术课基本上是艺术家在上,艺术家在学校建艺术工作坊,学生跟着他们学。当然未来会有很多艺术教育资源提供方,新教育也专门成立了新教育艺术教育研究院,里面的老师不是普通的艺术老师,而是以艺术家老师为主,并在艺术家老师的指导下开发新的课程体系,目标就是成为艺术课程资源提供方,可以为学校提供艺术教育课程。
04
校本研究的教师成长
大家注意到谢家湾小学所有学科做了校本教材,全部做了教学建议。坦率地说,我对一个学校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所有课程还是打问号的,也不太主张所有学校都做课程研发,所有老师都开发校本课程。一所学校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课程做到最好,所以我主张未来学校要更多地去研究课程资源,去利用好国际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把这些资源整合到学校体系中,而不是都去自己研究。当然我们知道,其实谢家湾小学在做校本课程研究中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广泛的研究了国内外、各版本的教材,也结合了地区和学校自身的特点,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并且,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教师首先是研究者,如果教师对研究不热心,对教育研究没有感觉,很难做好教师。教师为什么很难有幸福感?我觉得没有专业性,没有成长,肯定不会幸福。谢家湾小学老师基本上没有职业倦怠感,我相信,也是因为他们不断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只要一个人在成长,就会相信成长的力量,所以我很欣赏研究的精神。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个路径——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是教师成长逃不出的三条路径。
一是专业阅读。没有阅读不可能走远,所有优秀的教师成长的路径,比如说唐校长(注:唐江澎),如果没有阅读走不到现在,更不要说成所长(注:成尚荣),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背后是大量的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这种积淀,不可能条理分明、思维清晰。一个教师怎么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定在头脑里是有一个工具箱,没有工具箱,来一招对一策,成不了一个好教师。这个工具箱从哪里来?就是从不同的阅读中不断的建构起来的。读什么比读书本身更重要,教师一定要做专业阅读,因为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教育智慧、教育理论,往往集中在最伟大的教育著作中,只有和它对话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常说读书有三个阶段:从浪漫走向精确,再走向综合,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要有基本的阅读,要读基本的书籍。所以我经常说,老师成长必须有成长规划,自觉和大师对话。(《教师成长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新教育人的选择: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二是专业写作。没有写作的教师很难成长。我曾说过,教师坚持每天写1000字,写十年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才会写得精彩;只有写的冲动,写的习惯,才能倒逼你、帮助你不断地成长。所以,写作是自我成长非常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你不断地反思自我、教育自己。
三是专业交往。交往是很重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更重要的是一个团队一起成长。谢家湾小学把教师组成学习团队、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面想偷懒也偷不了懒,大家一块干,你想不努力也做不到,你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在转。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师成长共同体,给我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作为一个校长也好,作为一所学校也好,怎么通过研究任务,通过组织大家一起做课程建议、一起做校本教材把大家凝聚起来,这是很好的尝试。把教研活动和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经常说,凡是成功的学校,凡是成功的老师都有他的诀窍,都有他的奥妙。谢家湾小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怎么把学校精雕细琢,怎么用研究带动教师成长,怎么样去突破现有教育和教学的一些体制和机制的障碍来做一些微变革,进而通过这样的变革撬动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撬动整个学校和教师的成长。这些都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感谢谢家湾小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现场,谢谢大家。

成尚荣 :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0)

相关推荐

  • 校本研修的回归

    校本研修的回归 作者:李广生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以我的观察来看,哪个学校校本研修搞得有声有色,哪个学校的教师发展就风生水起:哪个学校的校本研修扎实有效,哪个学校的教学质 ...

  • 【教育读书】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读《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一书有感

        <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刘希娅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很早就知道谢家湾小学,也很想认识刘希娅校长,这一愿望终于在2018年得以实现.那年<中国教师报& ...

  • 师德教育应做到“八个结合”

    师德及师德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一个永恒性的话题和课题.数十年来,几乎每年教育部都要通过多种形式予以强调,并制定出台了多个文件,足以可见其有多么重要了.就在近期,教育部先是通报了全国八起违反师德的典型案件, ...

  • 从新视角打造教师团队,促进教师精神成长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理解教师精神成长的?怎样看待精神成长与专业成长的关系? 李洪江:我对教师精神成长的理解是,让教师自觉发现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自觉吸收.自主探寻.自我领悟,最终使自己向着更 ...

  • 转载:谢家湾小学何以获得“中国质量奖”?

    [关注置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回应现实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建构了 ...

  • 朱永新: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朱永新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等著作. 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 ...

  • 张志勇: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张志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理事长. -------- ...

  • 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我看谢家湾小学)

    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 --朱永新教授在2020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上的点评报告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虽然我是今天上午才到,但是对谢家湾小学并不陌生,我曾与希娅校长在全国两会上共同参加过对话访谈, ...

  • 做始终勤劳的校长——谢家湾小学跟岗小记(一)

    是的,校长可能要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这个小蜜蜂还没有季节性,是一年四季的小蜜蜂.这三天以来,我感受最深的,也是最感动的,便是三所学校的校长仿佛都是小蜜蜂,一年四季的小蜜蜂. 在我们中国博大的文化里,每 ...

  • 队伍好,才是真的好——谢家湾小学跟岗学习(二)

    "评价校长一条重要的标准是能不能带队伍,队伍里的人能不能带队伍."我觉得刘希娅校长应该表达了这两层意思.当然,前面一层其实也可以涵盖后面一层了,因为队伍的人能不能带队伍,也是评价队 ...

  • 教材是最好世界?世界是最好的教材?——谢家湾小学跟岗学习(三)

    哦哦,当刘希娅提出这样的命题的时候,我简直被震撼了.看起来多么幼稚啊!很明显嘛, 教材当然是孩子的世界! 刘校长可能不明白.为了让教材能够反映人类最丰富的知识,为了让教材看起来能够与每个孩子进行对话, ...

  • 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简介

    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简称"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7月,由刘希娅担任教育集团总校长. 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包含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九年一贯制重庆谢家湾学校(原重庆谢家湾小学 ...

  • 渥太华学校、谢菲尔德小学及哈密尔顿小学相关分析

    原创:溜爸 导语 老有读者让我评价下成都的其他几所国际化公立学校. 法国蒙彼利埃学校.丹麦霍森斯小学.加拿大渥太华学校.英国谢菲尔德小学.新西兰哈密尔顿小学.高新国际学校... 成都教育系统打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