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开始自学中医,3年治好绝症,他用过这些方法、读过这些书
中医圈著名媒体人油麻菜老师寻访中医10年,记录了很多人学习中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也收获了许多中医江湖里的宝藏。
武大化学教授李宁先老先生,通过自学中医成功自救,还治好了家人的疾病,这样励志的故事,能够给热爱中医的我们以力量。(本文写于2014年)
油麻菜老师
深圳,拜访李宁先老师。
李老师曾是一位化学家科学家,也曾是一位「在床上排队等死」的病人,一位学习中医自救成功的草根。
从事化学和信息应用研究的李老科,多年来拼命工作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曾几次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2001年,久医无效走投无路的李宁先在病床上开始自学中医。
三年之后,老先生不仅自救成功,还把夫人的甲状腺肿瘤、几十年的哮喘气管炎和突然性便血等顽疾治愈。从此后,化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坚定的中医铁杆,现在在他的帮助下,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战胜过数以百计的大病重症。
科学家李老的家住在一座跟他一样有点上年纪的机关宿舍里,屋里随意杂乱地摆着各种石头、字画、旧报纸,以及至少二十年高龄的再不会响的老音响。
家里最整齐的地方是书橱,中西合璧的各类书,从《医宗金鉴》、《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奇方宝典》、《中医古今医案精粹选评》到《细胞治疗》、《细胞生物学》还有十几本厚厚的黑色笔记本。
穿着红色的「好日子」广告T恤的老先生没有一点科学家的架势,安排我坐在木头沙发上,自己搬了一张小板凳笑眯眯地坐在对面。
桌面上正好有一本《细胞生物学》,我顺手打开:「您现在都是地道中医了,为什么还要读这本《细胞生物学》啊?这中医西医体系不打架啊?」
「这本细胞学讲的是细胞之间是相通的有密切关联的。我读了这本书,把为什么中医针灸、拍打能够健康祛病弄明白了!其实不是中医不科学,中医的所有理论现代医学都能够解释他。」老先生略带自嘲地说,西医就是他这一类化学家们搞出来的,用的是统计法。
而医学更应该是试验科学,李老师说中医就是中国人几千年临床实践,以及上亿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实验的基础和上百代中医师呕心沥血的成果。
老科学家往小板凳椅背上一靠,「在我看来西医穿了一件科学的外衣,里面包装有不科学的内核;中医则是穿了不科学的外衣,里面包着有科学的内核。」
「那么在您看来中医西医能够互补,或者能够结合吗?」
「目前所出现的所谓的中西结合,并没有医的结合,只是药的结合,即中医可选西药,西医可用中药而已。其实在我们化学家看来,西药和中药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都是分子和分子的混合物,他们之间主要区别在于中药多数是纯天然的,是几亿中国人经过几千年时间直接用人体试验选择出来的,每种药物都经过上千年实验检验。
西药是我们化学家花了几百年时间,人为地不断地研究造出来的,有些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它们并没有参加人类的生命进化过程,人体内部细胞并不认识它,它进入体内,人体也不知怎么处理它。就像自然界的细菌不认识人造的塑料一样,结果容易产生副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会造成人体伤害。
因此,大多数西药都是短命的,过了十几或几十年,卫生部门就会宣布淘汰一大批西药。于是我们化学家是生命不息,造药不止,你淘汰一批,我又造一批新药,而且宣布效果一个比一个更好,继续不断让人类用生命为我们的药物做长期药效实验。
中国人用自己生命做试验,花了几千年的时间,从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中筛选了几千种天然物质并经过上千年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治疗人类各种病的中药体系,我们为什么不用啊?!」
有意思,一个批判化学制药的化学家和一位草根中医的合体是怎么开始的?这个跨度有点大。
老先生笑起来,我猜这段故事至少被问了一百遍:「当年我重病住院,同病房来了一个病人,红光满面,我问他:「你是什么病?」他说:「是脑癌。」我惊奇地说:「呀!是绝症啊,是谁给你治的?」他说:「是我岳父治的。」
一个快死的人,听说有一个医生能把绝症脑癌治疗的这么好,那么医术一定很高超,如果能求他救救我自己,说不定我也有生存的希望,于是我在绝望中抱着一丝希望,想求求他岳父救自己一命,便对他说:「你岳父医术一定很高明吧?」哪想他脱口说:「哪里?他小学毕业的,自己看中医书,自学的!」
听到这句话,我自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我堂堂一个教授,被人家治得死去活来;人家小学毕业,去看中医书,把自己女婿的绝症治得这么好,我看书还不如人家吗?于是我进一步向他打听,他岳父看什么中医书。他夫人第二天给我捎来一个字条,上面写了四个字「医宗金鉴」,于是我便叫我女儿到深圳书城买回来《医宗金鉴》这本书,并毅然决定出院,开始了自学中医,自己救自己的艰难之路。」
中医书《医宗金鉴》我听说过,我记得老道长之前还说过以《医林改错》是一本好书,还有《内经》、《伤寒》、《本草》这些就不用说了,我掰掰手指,问李老师:「老师,赶紧多介绍一些好书吧,好让许许多多中医爱好者能跟您一样三年治大病,十年大治病的,呵呵。」
「学医不是这样学的!」老科学家忽然把身体坐得很直,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大声说:「你错啦!大错特错啦!」
「啊?您不就是从《医宗金鉴》开始的?」
「错啦,学习中医追着书读是错的,不能以书本为中心,应该以问题为中心。研究问题,不是研究书。历史现状,来龙去脉......还有,我读医书不走网络,现代的尽量少看。读书读越古老的越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传下来的才是好东西。」
老先生把脸都快贴上来了,「就好比书上的方子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应该以医为主,学习的是医生的思路方法论。中医用药讲的是整体作战,不是靠哪一种药,同样的病可以多种药治,那些照搬照抄的方子弄不好就是毒药。」
问题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死学习,学习上最大的问题是回避问题......学习中医应该先当一个病的专家,进而当一类病的专家,一个好的医生更应当是生命体的专家,调整的是生命状态。一个医生,仅仅是在某一个方面很高,不能从整体观和高度上看问题,远远不够的,否则遇见你没有治过的病,怎么办?
李老师说起自己后来在帮助身边人治病的时候,常常遇见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见过的病症,但是因为自己有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一样能够对付自如。用一个科学家的思维学习中医,看来真的有必要。试想一下两千年传下来中医经典浩如烟海,「书到今生读已迟」,我前不久想学习针灸,光是看《黄帝内经》,就已经痛不欲生了,更不要说去碰《伤寒》、《金匮》、《本草》、《难经》......
「我个人自学中医,主要采取研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以书本为中心,不搞「本本主义」。因为以一本书为中心,看到后面,忘了前面,年纪大了,记不住了,学不进去。
我自学中医,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带着问题查资料的方式学习;第二阶段,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医,即学习研究中医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基本发展规律;第三阶段就是专题研究,如癌症的治疗方法,以及为什么有些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能治好等等。」
带着问题学习,治好了自己的绝症,李老师还用了三年学习脉法,用了十年尝药辨药,现在据说自己小区附近所有的花花草草都被他嚼过一遍了......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曰用而不知,故君子道鲜矣。准备离开老先生家的时候我不禁笑话起自己来,真的是日用而不知,当年我走上寻访中医记录中医的路,不正是因为自己带着一个问题出发的?
父亲的病逝的伤痛,让我想知道如果我的家人将来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就是这个问题,让我这五年走下来,乐此不疲奋勇前进。
一个科学家的小问题,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大家先认真仔细看下面这张图十秒钟。
十秒钟了吗?不要着急。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现在回答三个问题:
手表的秒针指向多少?
手表显示的星期几?
表盘上有几根指针?
写出答案,然后查看文章开头的那张图,检查你自己的答案。请问,你答对了吗?问题很难吗?很简单吧,为什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有可能回答不对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看图的时候,整个图隐藏的信息量可能非常大,从不同的角度,会有很多的信息量,注视一会儿不可能每个像素点都记住(排除视觉记忆非常好的人)。
为什么我们会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了,关键点就是:看图的时候,我们没有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当我们带着问题去看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关注我们所想要获取的信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读书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只是毫无目的地去学习,为了读书而读书,那么收获甚微。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何况,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消除疑惑,如果没有问题和疑惑,读书学习又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读书前,请先问问自己,你想通过本书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消除什么样的疑惑。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或者问题早已经在另外一本书中有答案了,那么直接把书直接扔掉。之前听了一个词,叫「主动学习」,也许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试听体验
寻访记录中医10年,油麻菜老师用一台相机,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他说过:「能把1000个医生的故事慢慢传给大家,我也很享受。如果能教会1000个人甚至2000个人学会记录,让他们跟我一起寻访中医,该多好。」
如果你想跟随油麻菜老师学习,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参与免费试听。
你关心的问题,这里有答案
1. 0基础的同学可以学习吗?
欢迎任何一位零基础的同学加入。
审美就是摄影的基础,爱生活就是摄影的基础,愿意分享也是摄影的基础。你如果会穿衣做饭喜欢看日出日落,心里常常有歌声,你就不是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