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有价!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第一步——产业化

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园探索通过“人才有价”的具体举措,在人才资本落地方面迈出了切实的步伐,正在建设一个集企业、产业、事业为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生态平台,这必然能推动人力资本事业的加速成长。
作者 |  张维国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
来源|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前言

有人说,人力资本价值概念很虚,提了很多年了,只是一直“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彭剑锋教授很多年来一直在强调四个优先:人才优先投资、人才优先回报、人才优先保障、人才价值优先实现。前三个优先成就了第四个优先,即优先投入、优先回报和优先保障才能成就人才的发展和价值的优先实现。

但落地途径究竟是怎样的?有人在思考,就有人在行动。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园探索通过“人才有价”的具体举措,在人才资本落地方面迈出了切实的步伐,正在建设一个集企业、产业、事业为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生态平台,这必然能推动人力资本事业的加速成长。

2020年8月23日,由《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组织的“人力资本价值论坛&智三角”论坛,召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张维国,华夏基石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彭剑锋三位理论与实践者的代表,围绕着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园的产业探索,研讨中国人力资本产业化的未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李直,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征,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韩俊杰等也参加了本次研讨。研讨会的内容将在《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和本公众号陆续发表。希望企业等相关方更多参与了这个事业中来。

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创新实践:

五业共进·生态赋能

张维国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

两年前的今天,济南提出发展人力资本产业的想法。起初是问题导向:人才工作存在很多痛点、堵点、难点,无法体现对人才、知识、劳动、创造的尊重。人才作为生产生活中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却无法量化人才本身的价值。基于人才价值的评估与量化,开始了在人力资本领域的实践探索。

一、济南人力资本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现实生活中存在价值错位的现象,比如服务、贡献于社会的院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其收益无法与创造的价值相匹配。用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估方法,量化人的价值,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所以在2018年8月23日开始探索人才身价评估的创新路径,让人才有身价,身价可量化。

2018.11.1
济南高新(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并规划蝶变为人力资本产业园。
2019.1.11
人才有价评估平台1.0上线。
2019.5.18
召开为期两天的中国·济南人力资本产业高端论坛,众多专家学者为推动人力资本产业的发展齐聚济南,碰撞思想,交流智慧,见证人力资本产业元年的开启、金融创新模式的落地和人才有价平台正式上线。
2019.11.6
人力资本服务业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20.1.11
召开全球首届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服务业大会,并汇报济南在人力资本服务业方面的实践。
2020.8.12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2020中国·济南人力资本产业高端论坛暨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推进大会,分享汇报济南最新实践,坚定人力资本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济南人力资本产业“五业同进”

人力资本服务业的发展按照“五业同进”的思路推进,五业:事业、产业、企业、术业、创业。

1.事业。人力资本价值作为产业发展的起点。今年6月1日,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出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人力资本价值出资管理办法(试行)》,为人力资本价值出资注册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法律意义上肯定了出资者具备的创造力、影响力、信用度可创造经济效益并通过评估确定的一种综合量化价值。通过两年的思索和探讨,人力资本价值在概念上等同于身价,基本定义是基于一个人或者团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的创造力、影响力和信用度的综合量化体现。

从事业角度而言,融合以人为主体的发展理念和思想。《共产党宣言》提到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在人力资本服务领域要培育新增长点”,这是在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改革方面提出的要求。人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是济南发展人力资本的逻辑,并在人力资本服务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上进行探索:

(1)成立一家“四不像”事业单位——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为人力资本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的搭建提供理论支撑,推动人才评估定价更加科学、精准。打造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山东省人力资本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人才有价(山东)有限公司等不同的市场主体,将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纳入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运营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院所引领、企业运营”的发展新模式。

(2)连续三年, 每年济南市提供1000万、高新区1500万的资金支持。同时设立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基金,为与产业生态相关的市场主体和创业者助力,共同打造产业生态。

(3)围绕人才有价梳理垂直人才分类,包括学子有价、网红有价、工匠有价、城市有价等。

(4)围绕人才价值评估的应用场景与金融结合,构建人才金融、人才保险、人才评估、人才大数据等闭环服务体系,打造人才IPO,并计划于年底前运行,未来打造成为人才板,这是我们的愿景和目标。

(5)山东省成立人才发展集团推动事业的发展,逐渐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已经作出部署,出台相应的办法、政策。6月,山东省把人力资本写入《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7月,济南市高新区的探索实践写入了省委全委会的决策文件,推广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推广“人才有价”评价机制,建立协同金融创新服务体系,根据人才职业能力评价与诚信状况评价结果,在银行授信、保险担保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建设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

(6)以人才评估定价为基点,形成银行授信、保险担保、基金支持、政府补偿、配套参与的金融创新模式,今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调研时明确提出“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济南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认可并落地应用。

从人力资本服务业写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人力资本价值出资管理办法(试行)》的印发,再到金融创新模式众多案例的落地,得益于上级各部门及相关单位给予的认可和支持。从国家到地方正在释放一个信号:发展人力资本产业是大势所趋。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把济南落地的人力资本事业,推向全省、全国乃至“一带一路”和全球。

2.产业。2019年11月6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同时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人力资本相关内容都是济南高新区探索实践的总结,这一成功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产业发展已正式起步。

基于身价测评,为人才赋能助力。身价是个人综合信用的量化,在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人才有价体现的是人的信用价值。通过身价测评,得出三个价值:一是人的综合价值,基于人的创造力、影响力和信用度,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创造的价值;二是岗位价值,根据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和过往经历,为岗位薪酬提供参考;三是金融价值,济南市探索创新的“四CAI”模型——“才”,即人拥有的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知识、能力、才能等;“彩”,即个人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等优异表现;“采”,即通过政府及平台数据采集的个人社保、公积金、消费等基本信息;“财”,即车、房、存款、债务等财务信息。通过“四CAI”模型,结合个人的创造力、信用度、健康、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

在人才身价测评方面的探索,济南高新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积极推进身价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不断完善优化。

在“四CAI”模型的基础上,添加“T”(即Try,Test)来丰富完善评估体系——“四C-T”,验证人力资本价值的准确度并在不断测试中进行修正,为个人、团队、企业等进行评估。用同一种方法,不同的逻辑和权重进行验证修正,搭建更加完善、科学的模型,并推动“四C-T”走向国际。

基于四CAI模型的人才价值评估逐渐得到认可,今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提出“把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推动了诸多银行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目前,平台已与18家银行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获得了1800亿的综合授信,推出了基于人的信用产品——身价贷。在金融业务推进过程中,客户主要为可信度与人力资本价值较高的群体,而人力资本产业的探索为目标群体的发现提供了抓手。

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值约2万亿,人力资本存量约1934万亿。如何利用好人力资本的巨大存量资源谋划产业,是对人力资本服务业提出的新挑战。高新区围绕积累的成果和实现的突破,为一千家企业和一万名人才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授信。目前,平台已经有10万授信用户,纯信用贷款已达几十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发展。

按照人才有身价,身价可授信,有担保、能应用的逻辑打造银行授信、保险担保、政府补偿、基金参与的多维金融创新链,这一创新成果已列入人民银行“监管沙箱”进行应用试点,将围绕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测评、兑付、提升、创新、交易等环节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应用落地。

3.企业。产业的形成需要市场主体的参与。人力资本的市场主体的形成,一是由人力资本服务机构培育,二是由原来的人力资源培训、康养等相关企业共创,三是集成符合产业生态的龙头企业,创新打造产业生态。依托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从人才测评、人才大数据、创新金融、教育培训、健康促进、知识产权、科创加速、双招双引、人才价值交易、理论创新等进行整合和集成。在人力资本领域,人才是可再生资源,市场潜力巨大,将会涌现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4.术业。人力资本的发展得到许多高校的认可和支持。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将在今年落地国内第一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本专业第一期将招收40名学生。在8月12日举办的2020中国·济南人力资本产业高端论坛暨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推进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人力资本方向,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科学、管理学等角度进行探讨。产业实践需要术业理论推动并深入研究。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交叉关系,需要由各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特聘主任李海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等专家,已加入推动人力资本产业发展的研究中。

今年,我们面向社会公布了34个研究课题,每一个研究课题都充满挑战性与创新性,每一个课题成果都是原创。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5.创业。整个人力资本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创业的过程,需要创业理念、行动才能呈现创业的成果。标准化协会对人力资本服务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要求,人力资本相关的内涵、外延、基本概念、产业应用、评估定价等内容需要规范统一。科技部对此在济南召开专题座谈会,希望济南做好人力资本价值指数、园区指数等。园区人力资本价值指数体现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城市价值指数体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即指数体现综合竞争力。

创业的目标是打造“七新”示范基地或者共建基地,以人为主体,以人才发展为方向,突出人的地位。围绕产业、业态、服务等提升增长点,推出新模式,需要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要在多样化的行业领域加大人力资本,做好“+人力资本”,推动形成“人力资本+”,促进形成更多生态。

在“五业”同进的同时,坚持“四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是“同志”,需要有共同的认知及产业志向,认可人最有价值、人力资本的产业方向、具有无限蓝海的场景等理念;二是“同力”,需要同心协力,互享资源,相互赋能实现“1+1>2”;三是“同创”,共同打造新产品、新服务、新增长点;四是“同益”,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互利共赢。

三、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建设

二期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的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打造评估定价中心、银行总部、保险总部、基金总部、价值交易总部和大数据中心,发展总部经济。按照边培育、边建设、边发展的思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建立模拟发展体系,提前布局,推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培育主体等工作,预计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呈现出实体性的成果。

通过人才评估定价,将人的综合信用通过身价的形式确定下来,谓之“确信”;银行和平台根据确信的额度提供“授信”;保险担保、风险补偿予以“增信”;人才基金等应用场景支持“用信”;在“用信”中履行承诺谓之“践信”;“践信”积累大量数据用于“采信”;在创造价值过程不断累计信用谓之“计信”。打造以“信”为主线的人力资本“七信”生态闭环。

人力资本产业的理论与实践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人力资本产业走向全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