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大情大理 写胆识文章——访著名学者、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

来源《三秦都市报》2016年12月25日 

        梁衡: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著有《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三色经典散文》《梁衡文集》《梁衡文存》《梁衡散文精选》《梁衡经典散文》《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毛泽东怎样写文章》《觅渡》《洗尘》《官德》等数部。其中有30多篇文章60多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他是学文科的,却写了一本很畅销的《数理化通俗演义》,再版了20多次。他从事新闻工作,却有30多篇文章60多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退休后的他又迷上古树,到处为它呼吁奔赴,开讲座。作为“人文森林学”的首创者、倡导者和推动者,其创作的“中华人文古树系列”作品,引发业界、学界广泛关注……70岁的他又开始跨越新的领域,用绘画讲述人文古树。他就是梁衡——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写散文,写人物,“能够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够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著地追求。”梁衡追求的是什么呢?季羡林先生说他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一个词,即“境界”。梁衡先生从文法、章法、技法的文学写作、欣赏层次讲述文章做法。

我的散文很注意受众感

       “季老在世时我常去看他,谈政治,谈写作。这是季老给我写的一篇《序》里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政治散文是政治题材的散文,它以政治事件、政治人物为写作对象。我承认,我写的是政治散文,当然我不只写政治散文,还有其他题材的散文。比如,1982年就入选中学课本,现在还在使用,影响较大的《晋祠》是山水散文。我前期是写山水散文的,只不过后来发表的政治散文影响大,好像政治散文成了我的标志。这与写这个题材的作家不多,也有关系。”梁衡写了很多非常震撼人心的有关伟人、政治人物、历史人物的散文,季羡林曾称他写的散文是“政治散文”,采访中,梁衡对政治散文如是理解。

梁衡在政治散文尤其历史人物写作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写张闻天、瞿秋白,还是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最主要的是散文创作借鉴新闻理念,很注意受众感。他谈到的写作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即,一个是资料从哪里来,另一个是从哪里切入。我写作查找的资料都是公开的,来自于报纸杂志。许多人以为我身份特殊,在上层掌握了什么秘密,其实没有,只是我在阅读的时候带着问题。第二个问题怎么切入。老题材要有一个新切入点,从哪里去找?从读者的视角,大家关心的角度去找。比如我写张闻天的《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包括中国香港、国外的华文世界,都在传阅,这说明读者很关注这些历史,只是过去没有作家碰这个题目。作品成立不成立,主要看读者的关注度。我的散文很注意受众感。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梁衡对散文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经提了一个观念,叫做“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这也是梁衡创作的散文观。他认为,作家要写这三个大的东西,这样你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制高点上。比如,写毛泽东、彭德怀肯定比写农民工题材沾光,写中国历史走向,写真理,写光辉,肯定能打动好多人。亲情可以写,但是这种情必须上升到大情的层次,假如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梁衡说,如有他一定愿意贡献出来,与读者分享,比如他写过的《你为什么得不到爱》,写《康定情歌》作者悲伤的身世,都很感人,足以证明政治题材散文的影响。

作为作家,梁衡主动导向,写大情大理。他认为,现在社会上小情泛滥,上世纪八十年代,冯牧老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批评当时流行小女子散文,说给孩子换一块尿布,也要写三千字,这种作品太多了。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社会老是炒作个人隐私,这些东西不好,小报搞这个是为了追求发行量,文学搞这个就俗了。

对于散文能否新闻化创作,梁衡认为,新闻散文化最主要的是要考虑两个老问题:枯燥,不耐看,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正路子是加强稿件的新闻性,内在的信息量;邪路子是从形式上作文章,把新闻散文化,以为读者就爱看了。当然,你如果小说化、戏剧化,读者可能更爱看,但这些路子行不通,因为它已不是新闻。读者反而不看。这是大的写作原则、原理问题。

在新闻出版署工作期间,他和《新闻出版报》同志曾就新闻能不能散文化,有过长达半年的讨论,最后还形成了一篇结论文章《消息不能散文化》,这篇文章指出新闻和文学的12点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新闻是消极修辞,文学是积极修辞,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的原理说起。从这个大的分野来看,新闻是不能散文化的。但新闻可以借鉴文学的典型性,借鉴文学的语言,达到鲜明生动准确。

采访即将结束,梁衡寄语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上要打好阅读基础,学生在校园里主要是阅读,还没有丰富的生活,但是可以先做好阅读储存。古典作品就是背诵,它有两个好处,一是阅读了内容,二是训练了语言。左宗棠一生读了大量的东西,他对新疆、甘肃和祁连山那里的山川地貌研究得很透彻,后来一有机会,成就了他平定西北的大业。在学校里强调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梁衡认为,作家也要重视阅读。文章还是有规律的,要研究要探索,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什么都敢说,无知者无畏,这是要吃亏的。基本规律在那里管着,你不知,不懂,没有读到,走到一定时候就走不动了。还是要大量阅读,特别要多读经典。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它,让我豁然开朗—读《我的阅读与写作》有感

    利用将近两个月时间,认真拜读了梁衡先生的<我的阅读与写作>这本书,感觉受益颇深.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我的阅读与写作>是梁衡先生五十年写 ...

  • 梁衡《红毛线,蓝毛线》阅读答案及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毛线,蓝毛线 梁衡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 ...

  • 【西南作家散文】周 钰/ 情絮凝视

    西南作家散文 情 絮 凝 视 周 钰(南京) 下课的铃声响起,匆匆收拾背包,离开教室.回首望,蓦然发觉,窗边的那朵黄花开了,骨朵很小且并不引人瞩目.若不是那无意间的一瞥,大概我永远不会与那抹黄邂逅. ...

  • 【阅读悦读丨散文诗】菅薇《小河的颜色》

    [阅读悦读丨诗歌]菅薇<在幽静中拾起一粒鸟鸣> 文/菅薇 [作者简介]菅薇,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专业学习.同年参加山东作家协会 ...

  • 周纪鸿 ‖ 如何教好梁衡的经典散文

    梁衡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季羡林先生在给梁衡散文集<走近政治>的序言中指出,"梁衡是一位肯动脑筋.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 ...

  • 被梁衡圈粉儿

    前年去山西玩,很想去趟晋祠,只是旅行团的线路没有这个景区,自己去路途远,也难以成行,很是遗憾. 对晋祠的喜欢,源于梁衡的散文<晋祠>,那棵永世不忘的"左扭柏"一直深深印 ...

  • 法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作家和理论家——罗兰巴特

    巴特一生都保持着对钢琴演奏的热情. 1964年巴特. "文化是生活相反的."他的"写满每个角落!"的命令是巴特对1968年5月事件的涂鸦的热情写照. 1978年 ...

  • (名家散文)赵晓舟/情寄苍山洱海间

    情寄苍山洱海间 赵晓舟(陕西西安) 感受西双版纳热带雨淋,欣赏玉龙雪山美景,探寻香格里拉神奇,游览丽江古城遗风,我的旅程最终在云南大理驻足-- 去云南,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不仅仅是因为云南名胜 ...

  • 【阅读悦读·诗歌】段遥亭《元宵节随笔》

    [作者简介]段遥亭,陕西白水人.曾为法院书记员,报社记者.在<中国民族报><西部><散文百家><美文><北方作家>等多家报刊发表过90多万字 ...

  • 第二届西北文学奖揭晓

    第二届西北文学奖获奖作品经评委会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现予以公布. 特别奖 梁 衡  百年震柳 授奖词 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充满着大气磅礴的思想,也显现出厚重深沉的大散文气韵. ...

  • 丁帆:把学术文章当作散文随笔来写,何尝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敬?| 新批评

    多年来,关于大量文艺批评文章仅仅依赖学术理论话语.说教式.言不及物的空洞形象受到学界讨论与反思.评论家丁帆在本报最新<新批评>专刊文章中如此回顾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思考,"曾几何时 ...

  • “一起来听书”之《树梢上的中国》

    "一起来听书"之<树梢上的中国> 浙江图书馆.浙江民生资讯广播联合推出 2020年8月19日21:00 FM996播出 [主持人口播] 秋雨:北京时间晚上的21:09, ...

  •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从记者到作家,从高原到高峰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从记者到作家,从高原到高峰 文|李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