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吃透八个字“气阴双虚,肝血淤滞”
支气管炎西药治疗,两年又复发,中医说吃透这八个字“气阴双虚、肝血瘀滞”症缓病自消。
父母对孩子,总是盼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样的期盼虽是好的,但凡事有度,况且与身体健康相比,其他都得排后。
我接诊过一对母女,孩子是患者,正值高中时期。
她母亲说,大夫,我孩子两年前就只是咳嗽,我一直忙着工作也没太注意。后来听她说手脚心总出汗,一到下午就潮热。于是带她去医院检查是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我本来都给孩子治好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上个月又发作了,去医院检查还是支气管炎。你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看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褐,口眼周围略发青。查其舌脉,舌偏黯,脉沉细数。
我说,杂草不尽,风吹又生。若病根没有解决,那复发的情况也是必然。
她母亲说,那麻烦你快给她看一下,我们有些赶时间,孩子请半天假出来的,我不想耽误她的学业。
我说,那也不能着急,中医辨证需要四诊合参,我若只知这点情况就让你用药,那这算什么。
于是,我仔细观察询问患者后得知,她有咳嗽气短、低烧盗汗、五心烦热、身乏、善忘、少食等症状。
四诊合参,开方:黄芪、党参、瓜蒌、川贝母、百部、胡黄连、银柴胡、知母、丹参、当归、白芍、山楂、甘草。
我说,你先拿回去,给孩子用一周,用完后再过来。
她说,能不能多给开点药,让吃的久一点。因为出来一趟我怕耽误课程。
我说,药随证变,只有时刻根据患者症状及时作出改变,这样下来治疗效果更佳,才是最不耽误病情,不耽误时间的做法。
她们想了想,拿回去用了一周后又过来了,我看患者精神有所好转,口眼周围已不见发青。于是我予上方去当归、知母,加郁金、鳖甲,嘱咐患者续服,以观后效。
那其实从小姑娘的症状入手,神疲乏力,口眼周发青,舌黯。
这是因为肺主气,司宣发肃降,朝百脉,她久咳不愈,以致气阴俱耗,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而瘀滞所致。
会有低烧,盗汗,五心烦热——是阴虚则阳亢化热所致。
肺属金而约制肝木,肝藏血而主疏泄,肺病日久不愈,气阴亏虚,血脉瘀滞,约制无力,势必肝气郁滞,加之患者本身思虑过多,情志不疏,导致肝阳偏亢,郁亢化火,上熏肺脏。
于是成了气阴双虚、肝血瘀滞之证。
那这时候为解决问题,用药就要投机,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柔肝活血正是符合。
其中用黄芪、党参是为了健脾益气,以培土生金。
最后来说说,支气管炎,《素问》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这说明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久咳,发病与外感邪气、脏腑失调关系密切。
比如说,这还与脾有关。
因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输布津液,若饮食失调,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津液停滞,聚湿成痰,上壅于肺亦可发病。
所以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支气管炎都要辨证后用药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