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山东·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摄影:田军)
魏氏庄园是清代城堡式民居,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城东南、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虽历经战争洗礼,但主体建筑仍保护完好。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氏庄园平面布局呈“工”字形,分为树德堂、福寿堂、徙义堂三组建筑,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
城垣是魏氏庄园的主体建筑之一,城垣的建筑平面为矩形,南北长84米,东西宽46米。庄园坐西朝东,高大的拱券门上方镌刻着刚劲有力的两个大字“树德”。城墙原为两重,两墙间为更道,现仅存内墙。墙高10米,根基厚3.8米,顶宽1.5米,结构采用明清城墙的传统模式,内为三合土夯筑,外砌青砖。顶部外侧设垛口,内侧砌女儿墙,中间为宽窄不一的过道,最窄处仅容一人行走。城墙一周共有40个排水石槽。墙体内壁四周有几个拱券形壁龛,内有上下两层对外射击孔。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建有两个半突出墙体的圆形炮楼,各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砌有射击孔,可根据不同距离的射击目标发挥不同作用。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氏庄园的两个后院之一徙义堂。
庄园的住宅房屋建筑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设计,同时又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作抬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按照中国传统民居方式,沿南北纵轴对称设计,并按前堂后寝的原则依次排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鳞次栉比的房屋与高耸的城垣融为一体,突出了易守难攻、进退自如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孙子兵法在民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
住宅群共三进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座,住房40余间。房屋营造为硬山顶,分卷棚顶、花脊两种营造方式。有形式风格特异的前厦回廊。院落群分别由中路院落和东西侧跨院组成,中路院落为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四合院住宅。两侧跨院分别有私塾院、裁缝院、厨房院等。院落间设有通道,房屋间以夹壁墙和暗道相连,通过石流向内宅供水,供物靠内外相通的壁洞。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此外,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连接城墙顶部。
魏集古村落(摄影:赵利军)
与魏氏庄园相连的魏集古村落是一处仿明清时期古建筑风格的景区。魏集古村落亦称魏家集,曾名大同镇。明洪武四年,魏氏先祖魏自显自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因立有集市,故取名魏家集。魏集古村落主要由手工作坊街、民俗文化街、小吃街、农家乐、特色民俗、客栈6大模块组成,融合特色美食、手工作坊、民俗风情、观光游水、民宿等元素,内有200多家小吃店,以及永安码头、芙蓉河、国学堂、风雨水车、定安古井、英雄故居、风雨长廊、绣楼等近30处景点,主要展示手工、曲艺等民俗文化以及各地风味小吃,穿插上演扭秧歌、舞龙舞狮、皮影戏、杂技、说书、篝火晚会等。“古庙、古街、古牌坊、古井、古车、古码头”六古特色景观再现了千年古村原貌,步步如景,处处似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