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6)暑温辨证(一)

先君温病笔记(16)暑温辨证(一)

王东海

暑邪入脏形证——

【原文】暑邪自口鼻吸受

入肝则眩晕、麻痺。肝为风木之脏而主筋,内寄相火,暑火相合,则肝阴伤,则阳气上亢而筯失养。

入脾则昏睡不觉。脾为湿土之脏而主肌肉,行气于四肢,暑热伤气,气伤则不能行四未,则肢懈怠。

入心包则先烦后热。

入心则神昏卒倒。心主神明,暑入则神不明也。

入肺则喘喝、痿趸。肺主气,暑热伤气,气伤则喘,气伤则不能充其于身,肺为肾之母,肺热叶焦不能生肾,肾主骨也。

入肾则消渴。肾为水脏而主五液,其经自足心行内踝,上股内贯脊,直者贯肾,行肝膈入肺循喉咙为上液道。

入肠胃则恶心呕吐。

入肌内则烦躁,或如针刺或作赤肿。

入皮肤则肢体潮热。

暑温·温病条辨——

【原文】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原文】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自注】证如上条,指形似伤寒,右脉洪大,左脉反小,面赤,口渴而言,但以汗不能自出,表实为异(因暑热为凉气所遏),故用新加香薷饮发暑邪之表。

【按】香薷辛温芳香,能由肺之经达于络;鲜扁豆花,凡花皆散,取其芳香而散且保肺液,以花易豆者,恶其呆滞也。夏日所生之物多能解暑,惟扁豆花为最,如无花,用鲜扁豆皮,若再无此,用生扁豆皮;厚朴苦温,能泄实满,厚朴皮也,虽走中焦,究竟肺主皮毛,以皮从皮,不为治上犯中;若黄连、甘草,纯然里药,暑病初起,且不必用,恐引邪深入,故易以连翘、银花,取其辛凉达肺之表,纯从外走,不必走中也。

温病最忌辛温,暑证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此方香薷、厚朴用辛温而余佐以辛凉。

【霖按】无汗用香薷饮乃热为寒遏,而病必兼湿,脉若洪大则气分之热炽可知。方中去扁豆之清暑益气,黄连之清心祛暑而加连翘、银花,误矣!只知界限三焦,不知暑由口鼻吸受,邪先入心之义。

【原文】新加香薷饮

香薷二钱、银花三钱、鲜扁豆花三钱、厚朴二钱、连翘二钱(黄连、竹叶、芦根、滑石可随证加入)。

【原文】手太阴暑温,服香薷饮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令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

【原文】手太阴暑温,或已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原文】生脉散

人参三钱、麦冬二钱、五味一钱。

【原文】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未解者,清络饮主之;邪不解而入中焦者,以中焦法治之。

【原文】清络饮

鲜荷叶边、银花、西瓜皮、竹叶心、丝瓜皮各二钱,扁豆花一枝。

【原文】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注释】咳而无痰,不嗽可知,金音清亮,久咳则哑,偏于火而不兼湿也,即用清络饮清肺络中无形之热,加甘草、桔梗开提,甜杏仁之降肺气而不伤气,麦冬、知母保肺阴而制火也。

【霖按】火热刑金,咳而无痰,不宜甘、桔开提,宜加枇杷叶清降为稳。

【原文】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原文】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

半夏八钱,茯苓六钱,厚朴、杏仁各三钱,生姜五钱。

编者按:继《伤寒论方解》之后,《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也已分作三十九条消息全部发送完毕。从今天起,我们将以《先君温病笔记》为题,继续推送由王东海先生整理的他父亲王济生老中医的笔记体遗著《温病综集》。从“伤寒”到“金匮”再到“温病”,王老先生对经典的深刻领悟和悉心诠释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底层白发医者对医道的孜孜追求。本公众号特别感谢王东海先生把他的家珍无私分享给大家。

(0)

相关推荐

  • “暑湿外感”效方——新加香薷饮

    [出处]<温病条辨·上焦篇>. [组成]香薷两钱,银花三钱,鲜扁豆花三钱,厚朴二钱,连翘二钱.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之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功用]祛暑解 ...

  • 跟我记方剂22-祛暑剂:清络饮、香薷散、新加香薷饮

    第五章 祛暑剂 第五章祛暑剂[要求]1.祛湿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气汤.3.熟悉:桂苓甘露散.4.了解:清络饮.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9)暑温辨证(四)

    <温病条辨>(清·吴瑭) [原文]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原文]伤暑发热头痛,泄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8)暑温辨证(三)

    [原文]伤暑热久不解,神迷如寐,舌红少津,饥不欲食,脉数无神,此热伤胃中气液,津不能复,宜复脉汤去姜.桂加鲜斛.沙参.谷芽.扁豆.蔗浆. [注释]胃中气液为热所耗,气伤则液难复,故以人参.沙参.鲜石斛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7)暑温辨证(二)

    [原文]伤暑初起,无汗恶寒,头痛身热,渴不引饮,舌白呕恶,此邪初袭卫分,宜香薷饮 : 香薷.扁豆.厚朴.甘草加杏仁.薄荷.通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丝瓜叶.扁豆花汗之可也. [注释]暑多夹湿,先伤卫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45)湿温案

    张聿青(1844年-1905年,著有<张聿青医案>) [原文]张左,湿温旬日,烦热无汗,赤疹隐约不透,胸次窒闷异常,咳不扬爽,时常谵语,频渴不欲食,喜饮极沸之汤,脉数细滑,舌白心黄,近根厚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3)温病条辨·温疟

    [原文]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注释]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灼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之类,彼此实足以相混,故附于此,可以参观而并见,治以白虎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2)《时病论》伏暑转疟

    (续前) [原文]疟疾,古有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癉疟.牡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之名,临证不可不别. 暑疟者,恶寒壮热,多汗,烦渴引饮:风疟者,寒少热多,头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4)温病辨证(九)伏暑·疟·痢

    [原文]妇人伏暑,舌绛口渴,脉数而涩,经水适来而断,寒热如疟,昼日明了,夜则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宜小柴胡汤加楂肉.归尾.赤芍.丹参.桃仁. [原文]伏暑但热无寒,一日一发,口干舌赤,多汗脉数,此名瘅疟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3)温病辨证(八)伏暑辨

    温病条辨(清·吴瑭) [原文]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汪论]偏湿偏热,伤手伤足,挈领提纲,可谓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69)妇科闭经、血崩治法

    妇科闭经.血崩治法 理冲汤 治妇人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服此汤十余剂后,虚证自退,三十剂后,瘀血可尽消:亦治室女月闭血枯,并治男子劳瘵,一切脏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