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图)
作者:赵菊梅 2011-11-16,本文原载于中国文物信息网
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1)
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2)
张氏帅府博物馆收藏有一本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该同学录出版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纸本8开,铜板印刷,计510余页。内容依次有:讲武堂第一总队长吴玉琳所做的第九期毕业同学录序;教育长周濂所做的校训;校容校貌、学员操练及军事演习情况;讲武堂的监督张学良、东北副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前教育长鲍文樾、教育长周濂等人的大幅照片以及其他教职员与各科学生的戎装照片。同学录的后面还附有东北讲武堂一至八期毕业生的名单。
东北讲武堂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教育机构,于1907年由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筹设(原文作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创办,错误),称奉天讲武堂。当时,晚清因编练新军,亟须培养新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作出统一规定:“各省应在省垣设立讲武堂,作为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遵照清廷的上述规定,借用奉天陆军小学堂房舍重设讲武堂,旋即又移至奉天省城小东边门外,校名始为东三省讲武堂普通科,后改为陆军讲武堂,专门选拔陆军巡防营优秀军官入堂培训。
讲武堂设立之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光绪三十二年到民国四年为前期。期间因时局变化,时停时办。1918年末,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后,为在东北进一步称霸,大肆扩军,因需解决军官不足之问题,于1919年“续前旨重新开办讲武堂”,定校名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堂长由张作霖兼任,设教育、庶务、军需、军医、兽医、书记各官,学员编为四个区队。此时的讲武堂隶属于东三省巡阅使署,校址在小东边门外(即今沈阳市老龙口酒厂和中捷友谊厂之间)。从1918年开始至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的十年间,讲武堂共招收了八期学员,是其发展的中期,曾用过“东三省讲武堂”、“东北陆军讲武堂”和“陆军讲武堂”等名称。第三个阶段,从1928年至1931年,即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时期。
东北讲武堂是奉系军阀专门的军官学校,奉系军队的各级军官基本都经过它培训。在提高奉军的战斗力,促进奉系军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讲武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学良将军和不少著名奉系将领如孙烈臣、汤玉麟,抗日名将马本斋、吕正操以及“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人物萧军等,都是东北讲武堂的校友。尤其是张学良将军,他不仅是东北讲武堂第一期的毕业生,还是东北讲武堂发展繁荣最有力的推动者。
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因应时势之需求”,加强军事实力,开始“不遗余力”地进行军校建设,培养军事人才。他将东北所有军事教育机关,一律并归讲武堂,并继续任讲武堂监督,直接管辖讲武堂。张学良除了对讲武堂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等重大问题直接决策外,还多次于繁忙的军政事务之隙,亲临视察和指导。同时,张学良还将原讲武堂改为“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并先后设立“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及“东北讲武堂热河分校”两处,并设立了各种专科教育班。其总机关即称东北讲武堂,这样,东北讲武堂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军事最高学府,并于1928年9月由小东边门外迁到了东大营。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讲武堂的特点首先是规模大,有一个庞大的体系和比较齐全的分科;其次是人数多,从1919年张作霖恢复讲武堂到1928年6月他被日本人炸死这一段时间,毕业总人数为3557人,而搬到东大营之后,仅第九期的毕业生就大大超过了前九年的总和,为3873人;第三是办学水平高,比较重视招收对象的文化水平。东北讲武堂创建之初只是“造就陆军初级军官”,后来则日臻完善,逐渐成了一所“自小学树之基,以大学成其器”的培养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种军官的综合军事学校。可以说,张学良时期的东北讲武堂,以其“策划周详”、规模宏大、人员众多、水平高级等显著特点达到了其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成为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
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真实地反映了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讲武堂的繁荣与发展状况。从同学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东北讲武堂,师资力量雄厚,仅校本部就有教务人员630余人;校容校貌整齐,教学楼、操练场、会议厅、娱乐室、饭堂、宿舍一应俱全;在校学员人数众多,第九期共有3873人,分编为两个总队,第一总队有步兵12队,骑兵、炮兵、工兵、辎重队各1队,计1995人,系各军队未受相当军事教育之下级军官。第二总队有步兵11队,骑兵、辎重队各1队,炮兵、工兵各2队,计1878人,系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之学生。
可惜的是,东北讲武堂如此繁盛的发展局面,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枪炮声,很快地烟消云散了。1931年9月19日上午,当日军由南北两面向东大营围攻时,东北讲武堂官兵在“不抵抗命令”的指挥下,一枪没放地“整军退出”了东大营。当时,将官们不忍离去,兵士们抱头痛哭,“悲号之声,闻名遐迩”。中午12时左右,日军占领了东大营,而后“大肆搜索,所有一切军械、子弹、款项以及一应紧要物品,悉数搜掠净尽”。声名一时的东北讲武堂就此结束了它风华正茂的生命。
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同学录历经沧桑而保存至今,实属难得。较为遗憾的是其封面、版权页及第八期同学名单大部分已缺失,好在同学录中间并无缺页,录中照片、字迹都很清晰,保存较为完好,无疑是研究东北讲武堂的重要文献资料。
(2011年11月16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