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上起倒刺跟维生素缺乏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解决?
前两天有个家长问我孩子手上起到刺怎么办?我正在想到底是起了多么严重的倒刺,到了需要咨询的地步。结果这个家长直接就把图片发过来了,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时一时间也没找到什么好的形容词,就用“草长莺飞”来形容吧。
那倒刺起的简直是不忍直视,而且有的地方还发红发肿,着实有些吓人。于是我让这位家长先给孩子消炎,然后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孩子倒刺的情况才有所缓和。
这小小的倒刺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威力?起倒刺到底是不是因为孩子营养不良,缺少维生素?起倒刺用中医能解决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启今天的文章吧。
那么,孩子起倒刺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指甲周围的皮肤与身体各部位皮肤都不同,这部分皮肤非常薄弱,薄弱的话就会很容易被一些不起眼的刺激引发剥脱、损伤、过敏、炎症甚至感染化脓。
我们全身皮肤最外面的那层保护屏障是没有活细胞的角质层,也就是平时说的“死皮”。这些细胞彼此之间是靠水分连接在一起的。而在自然界中水分是会持续被蒸发的,所以为了保护皮肤的水分,人体皮肤会分泌油脂以达到锁水、保湿的效果,避免因为干燥开裂起皮。
而甲周皮肤作为一种没有分泌油脂功能的皮肤,它只有少量的来自周围皮肤的油脂来保湿,所以就很容易起皮。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些了。
01
通常接触了刺激性的东西,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皮肤水分减少、变干,就容易脱皮。如果反复接触肥皂、洗涤剂或物理摩擦,就会破坏甲周皮肤表面原本就很贫瘠的油脂层,使角质层因水分大量蒸发而干燥和剥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护士工作服里常备护手霜,因为他们要经常洗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菜市场卖肉的人通常不会长倒刺。
02
局部患有皮炎、湿疹、手癣等疾病会引起倒刺。如果孩子手脱皮的同时手指又痛又痒,好像还有小水泡,而且一直好不了,有可能是湿疹或真菌感染。这些疾病也会对孩子手上的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
孩子到底是不是因为缺维生素才起倒刺的?
首先结论:单纯的倒刺不是缺乏维生素导致的。
缺乏维生素的确会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比如,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毛囊过度角化,缺乏B族维生素可导致脂溢性皮炎、唇干裂,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伤口愈合差、容易裂开等。
但只要正常进食,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维生素缺乏多伴有其他症状。如果只是单纯的甲周倒刺,并不是缺乏维生素导致的。
而且,家长们要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能随便乱补!
比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婴儿大量服用,常会有睡眠不安、消化不良、浮肿、腹泻、荨麻疹等;大量应用维生素B1会出现头昏眼花、腹泻、浮肿、心律失常等;锌中毒可引起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
维生素不管用了,应该怎么办呢?哎,您一说这问题我可就不困了,咱们可以求助于中医。
这个倒刺啊,在中医里称之为手足逆胪,是一种以手足指(趾)甲根际皮肤倒卷、撕裂、翘起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及妇女的指、趾,尤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甲的根际处最为常见。病程持久,进展缓慢,易于复发。手足逆胪在孩子身上一般有两点原因一是脾虚运化失利,二是阴虚津液亏损。
01
脾虚运化失利
脾主四肢,四肢与躯干相比是人体之末。人体的四肢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滋润,如果脾气健运,则四肢营养充足,活动有力,皮肤莹润;但如果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生成和传输都会受到阻碍,这样四肢的肌肉也会失养,瘦削,皮肤也会失去光泽,产生倒刺。
况且大部分孩子脾胃的运化能力不足,无法将吃进去的食物,化生为有用的津液或营养物质,爪甲得不到荣养,进而才会出现各种肉刺。
还有一点,情志对孩子脾胃的影响也很大。不少家长只想着给孩子吃和补,没有顾护情绪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孩子情志受伤,比如受到过度惊吓、肝气郁结,或者玩得太疯过喜伤心,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身心有诸多影响。中医有肝气犯脾、忧思伤脾等情志致病因素,情绪问题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化,长此以往便成为了反复长倒刺的一个致病因素。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顾护好孩子情绪的同时,等孩子消化好的时候要健脾补脾,力度要温和。可以用一些里面含有炒扁豆、茯苓、陈皮、麦冬、冬瓜仁、山药的药膳,连续吃三天到五天,孩子体质就会有改善。
根据上面的建议,可以试着做一点八珍糕,八珍糕的材料都是由健脾养胃的中药材组成,做成糕点口味好,适合小孩食用,而且可以当零食吃。
八珍糕
材料:茯苓50克,白术3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山药50克,黑米、糙米、粳米、糯米各200克,薏米50克(舌苔厚可适当增加量),白扁豆30克。
做法: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各种米研成粉末,两者混合,再往这些混合的粉末里放一些水,和成面,加一点白糖,蒸20分钟后就可以了。也可以直接把药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状,然后喝下去。
或者试试下面这个食疗
健脾开胃炒米茶
原料:粳米30g,茯苓10g,山楂3片,姜丝适量。做法:锅中倒入粳米,先稍作翻炒;再倒入茯苓、山楂、生姜,继续翻炒至米金黄;加入适量水,大火煮10分钟即可。
炒米能健脾祛湿,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山楂善消解油腻肉食造成的饮食积滞,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这个食疗非常适合孩子使用。
02
阴虚津液亏损
孩子长倒刺,肯定有不少家长想到是皮肤干燥的原因,会给孩子涂点护肤霜、雪花膏之类护肤产品。
● 但其实这种干燥,是缺津液导致的,光是靠护肤品,那是不够的,护肤品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秋季,秋季以燥邪为主,易伤津液,津液一旦不足,则很可能导致皮肤粗糙乃至起倒刺。
津液亏损的孩子常表现为咽干唇焦而口渴,皮肤干燥,毛发枯槁,甚则目陷、脉细。津液不足,则汗液、尿液失其化源,故汗少或无汗,小便短少,还是比较好鉴别的。
这个季节,乌梅白糖汤是可以喝的,我会把制作方法放在文后连接,如果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查找。
也可以试试做紫薯银耳百合羹。
● 原料:1小朵银耳、200g紫薯、20g百合、冰糖适量。
● 做法:银耳和干百合洗净,提前泡几小时;泡开的银耳撕成小朵,紫薯去皮,切成丁;将银耳放在锅中大火煮开,改小火炖30分钟;放入紫薯、百合与冰糖,继续小火炖15分钟,汤羹粘稠即可关火。这个食疗既可以润燥,还可以通便,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可以试试。
内服汤,外用也不能落下:润肤汤(白鲜皮,王不留行子,明矾,决明子,用量5~1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1~2次/日;艾叶细辛煎(艾叶,细辛各5~10g),水煎取汁,浸泡患处,每次15分钟。1~2次/日。
最后,倒刺的处理方法也很重要。如果家里是大孩子的话,要告诫孩子不要去撕,不要用嘴咬。别看是小小的倒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感染,可能会导致甲沟炎、脓性指头炎等。
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家长们发现了倒刺,记得要用温水浸泡5分钟左右,待倒刺软化后用剪刀连根部剪去,再次清洗小手,将小手擦干后涂抹一层护手霜。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指甲刀一定要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擦拭消毒。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孩子起倒刺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相关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