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坤两卦里面的成语:让我们受用不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多行善举,必有后福。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亦作“积善余庆”。这一句详细地分析了善恶的因果关系。因为积善的人家必有积善的人和家风,这种大德的人和家风必然会影响孩子们,所以就有余庆,这个余庆是从后来人的发展总结出来的。而积累不善的家庭,就会熏染出不善的人,不善的后代,必然会惹出祸端,导致遭殃。这些词语出现在坤卦里面,充分说明母亲和长辈的重要性。古代抚养孩子主要有母亲完成。孔子父亲走的早,所以由母亲抚养大。孟子也是由母亲抚养,孟母三迁,才培育出这个亚圣。欧阳修也是三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养大,成为宋代文臣的垂范榜样。现代社会里最出名的莫过神探李昌钰的传奇母亲:从小信佛 培养13位博士,王淑贞,19岁那年,她嫁给当地富二代李浩民,从此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那个年代,人们都相信儿孙满堂,李家也不例外,王淑贞替李家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为了供养这13个孩子的吃吃喝喝和上学,王淑贞也是使劲浑身解数,从以前的“大家闺秀”、“全职太太”到“帮佣”、“下人”。在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做饭、家教音乐,只要是能靠一双手挣到钱的活儿,她都没日没夜地做。王淑贞经常跟孩子们说:“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因为这种乐于助人的性格,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母亲是属于家里吃完这顿没下顿还会把这顿米借给别人的人。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做人要刻苦、坚强、善良。
这些做成大事的人都是有一个伟大慈善的母亲,一个智慧贤淑的母亲。
一朝一夕
《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臣子杀了君王,儿子杀了父亲,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它的由来是慢慢形成的。这里出现了一个渐字,我们有成语是防微杜渐。渐有渐渐,不知不觉,无形之中,缓慢发展中,形成一股力量,如果被忽略了,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臣子杀了君王这是谋反,儿子杀了父亲,这是不孝。这些极端行为都是我们在生活里忽略了一朝一夕的变化,最后酿造出悲剧。实际上坤卦告诉我们:“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加厚自己的品德,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易经·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踩在霜上,即可知冰冻的节令将至。比喻从事物的征兆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结果。这一爻在明明白白地告诫我们,危险慢慢地逼近,我们要谨慎起来,不可掉以轻心。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渐变之中形成的。一个如花的少女经历渐变之后就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一个如玉的少年就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拄着拐杖的弯着脊背的老者。渐,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所以我们不能被渐所迷,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才能把自己建设成为具有大人格的人。
潜龙勿用”、“朝乾夕惕”、跃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依次被总结为潜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乾卦是龙系列,用不同的龙描述了阳气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告诫人们如何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从社会生活来看,要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机会,然后才去不同的行动去应对。
潜龙勿用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蛟龙隐伏不为世所知。
说明这条龙还处在潜伏状态,不能发挥作用。显然对于一个创业做事的人来说,还不适合创业,还要积蓄力量,等待更好的机会出现。否则会招致失败。当年越王勾践被打败后,不断积蓄力量,卧薪尝胆,准备了三年,到了第四年,勾践要发兵,但范蠡说还不行,吴国强劲之势还没有减弱,还需要等待时机。又过了三年,吴王已经荒淫无度,败坏纲纪,朝阳上下怨声载道,人民苦不堪言,后来吴王又杀了伍子胥。这个时候范蠡劝勾践要抓住时机,否则稍纵即逝。后来他没有禀报越王,自己率兵包围了吴国都城和皇宫,逼得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范蠡后来全身而退,隐迹江湖,做起了商人,成为富商,后世人称陶朱公。可见范蠡真是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不仅能掌握时局,还能灵活变通。
朝乾夕惕 《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乾乾,自强不息貌。形容从早到晚勤奋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懈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总结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任何人在事业的草创期,随时都可能遭遇失败。具有智慧和德行的君子已经升到高位,受到众人的注目,已经处于竞争的危险地位了。此时,他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德行和实际力量,要奋发图强,兢兢业业,戒骄戒躁,自强不息。因为虽有一点起色,但仍然是起步阶段,应该小心谨慎,进德修业,这样才不会惹出大乱子。
飞龙在天《易 ·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亢龙有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比喻盛极必衰。亦作“亢龙之悔”。群龙无首 比喻人多而没有领头的人,形不成统一的行动。《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项羽的故事经历就很符合乾卦的爻辞。项羽从最初的一个无名小卒,瞬间成为上将军。《史记》: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进阶突飞猛进,很快就是跃龙在渊,然后飞龙在天,最后却是亢龙有悔。一个年轻人24岁,几年间成为赫赫有名的霸王。面对一个48岁极为成熟老道的刘邦,经验和谋略毕竟是不足的。刘邦手下很多人都是从项羽那里跑去的,比如名气比较大的人有韩信、张良、陈平、王陵、英布还有季布,这些人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投靠了刘邦,可见在他们的眼中刘邦才是那个值得追随的人。起初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但历史却惊人的演绎了一幕“道者反之动也”的戏剧。一个不懂周易的人不可以为将相。况且项羽自小就不读书,只学万人敌。当他的舞台不断地扩大时,他的应对能力却没有把控得住。
进退存亡
前进、退却、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处境。《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个最著名的应该是张良的故事和范蠡的故事。他们不仅在创业期间出谋划策,而且在帝王得天下后保全了自己。这是一种知进退,明得失的大智慧。而那个只知道打仗的韩信和清朝时期的鳌拜的结局也明明地告诉哪些权高位重的人,要知道掌握人生命运的进退存亡。《易经·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认真读易经的人都知道乾坤两卦后面都多了一个爻辞,乾卦里面有群龙无首这个成语。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成语以为是没有首领,一篇混乱的意思。这是望文生义。群龙无首在这里是一种吉祥的征兆。这是阳到极点,必然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道者反之动也。所以只有知进退,谦让下来,顺应天道的规律,才能吉祥顺利。
仅仅从易经这两卦里面,我们就学习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方法,易经真是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经典。乾坤两卦作为易经之门,我们有必要多次研究,认真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将会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