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描写精彩的两首绝句,视听结合,想象奇特,读完更回味无穷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性格直爽,即使宦海沉浮,也始终坚韧顽强。诗人早年曾在异乡担任过县尉和县令,晚年却经常四处奔波,一生可谓极其坎坷。
黄山谷一直坚持创作,他每到一处贬所,都有青年才俊慕名而来,希望得到他的指导。黄庭坚还创立了江西诗派,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才子总是多愁善感,遇到清风明月,就会感怀赋诗。于是便留下了很多不朽篇章,下面就介绍其中比较著名的两首。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北宋: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21岁进士及第,27岁那年由太和县移监德州德平镇,诗人在途中顺便回了一趟江西分宁的老家。他与亲朋好友短暂团聚之后,就匆匆告别继续赶路,临行前作者给老朋友杜槃(字涧叟)寄赠了这首诗。
诗人因为公务在身,不敢耽误行程,即使大家想挽留他多住一晚,诗人也没办法答应。于是众人纷纷前来送别,一曲《阳关》悠扬动听,却牵动心弦;一片孤舟在灯火的照耀下,慢慢地从旌阳启程。
诗人带着大家的祝福,牢记着乡亲们的嘱托,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江水汩汩、深情依依,随着客船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亲友们才收回视线,心里却依然牵挂着、担心着。
诗人早已不是第一次离家远行,这些年来他经常独自一人四处漂泊,孤舟、灯火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甚至有时候他还非常享受那种幽静迷人的环境。
不过亲友们的殷勤招待、以及分别时的不舍场面,还是感动了山谷,所以他的心中顿时感到一丝悲慨。后两句看似表达了一份旷达襟怀,其实只是一种表象。饯行的酒宴上,作者豪情满怀、举杯痛饮,丝毫没有小儿女的凄切和悲愁。
山谷气宇轩昂、不拘行迹,可是当他独自在客舟上回望故乡时,却深情地吟诵,“满川风月替人愁”。这一句采用移情手法,作者不说自己惆怅伤感,却化用王安石的名句,“只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也彰显出黄庭坚的作品无一字无来历的风格。
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东晋的征西将军庾亮曾镇守鄂州(武昌),他在当时经常与手下亲信登城赏景。后来城楼毁于战火,后世为了纪念庾亮,又重新进行了修缮和保护。
黄庭坚55岁时曾在鄂州担任税监,在寓居鄂州的日子里也登临过此楼,并赞叹其华丽绚烂、巧夺天工,于是创作了一组诗,这是其中一首。全诗风神摇曳,颇具杜工部的诗风,值得细读。
一个盛夏的傍晚,荷塘里的荷花正在盛开,凉风习习、荷香阵阵,诗人趁着皎洁的月色,缓步登上高楼。才子放眼展望,远处群山叠翠、溪水环绕,更有十里芰荷、波光粼粼,都一一印入眼底,令人赏心悦目。
虽然夜色笼罩,但因为月光柔美,更显得一片朦胧和梦幻。诗人心情愉悦,仿佛来到了仙境,美丽的芙蓉就像刚刚出浴的仙女,微风轻拂荷叶,更显得婀娜多姿。溪水澄澈,也如一面明镜,山水城楼倒映水中,好一派迷人的夏夜风景,令人如痴如醉。
诗人细致高涨,诗兴大发,他感觉天空中的明月仿佛近在咫尺,不远处的荷花也似乎就在眼前晃动,一切都显得那样动人妩媚。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佳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清风送爽、明月娇娇,如此恬静安闲的氛围,让诗人忘记烦劳,没有悲伤,更好像融入了大自然中。“无人管”三字,想象奇特,好像在诗人印象里,风月总是被管束,毫无自由。
而在这个夏夜,它们都像诗人一样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月光任意倾洒,夜风散发清凉,让人如临其境。短短四句话,却将视觉、嗅觉等都集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黄庭坚描写精彩的两首绝句,视听结合,想象奇特,读完更回味无穷。第一首诗充满了离情别绪,山谷却故作旷达,并移情风月,传达出自己的难言深情。
第二首诗展现登楼远眺的夜景,清风送爽、芙蓉飘香,明月娇柔、一片清凉。诗人采用通感手段,技法高超,虽然身在他乡,却不再惆怅,似乎也忘记了贬谪生涯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