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旭:清嘉庆《莒州志》版本源流考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江苏武进人许绍锦(号絅亭)莅任莒州知州,他先修文庙,后纂州志,并自任纂修,聘用十多位德高望重的莒地士绅名流担任采访,历时两年,于嘉庆元年(1796)付梓面世。志书共16卷,约20余万字。嘉庆《莒州志》对莒人的影响很大,以致后来又有重印。此后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修莒志》成书之前的140年间,只有这部《莒州志》与莒人相伴。
一、嘉庆《莒州志》旧本介绍
笔者所见,嘉庆《莒州志》(以下简称嘉庆《志》)旧刻本有两种,即嘉庆元年(1796)初印本和民国时期的后印本。对此,清末翰林庄陔兰在其总纂的民国《重修莒志》卷首《叙例》中早已指出:“嘉庆《志》今印之本,《列女传》亦缺三十余页,已借旧本钞补。原版尚存县署。”(《重修莒志》卷首《叙例》第3页。)这一小段文字至少说明了两条信息:一是民国时期嘉庆《志》存在两种本子,二是书版到民国时期仍保存在县署内。
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本子按照印刷的先后顺序称为“初印本”和“后印本”,这两种本子相对于现代影印本而言都属旧本,因此我们把这两种本子统称“旧本”。
1、初印本
嘉庆《莒州志》初印本书影
嘉庆《志》初印本为清嘉庆元年(1796)印制,志书采用蓝布书函包装,一函六册,第一册是卷首至卷四,第二册是卷五至卷八,第三册是卷九至卷十,第四册是卷十一至卷十二,第五册是卷十三,第六册是卷十四至卷十六。卷首为莒州知州许绍锦的《序》,落款有“许绍锦印”和“絅亭”两个印章。许《序》之后依次是:“修志姓氏”“凡例”“图考”“目录”。
原书版框高20-20.3厘米,宽14-14.2厘米,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地图每页为一整幅,画面连贯,无界行和鱼尾。正文每半页9行,每行22字,小字双行同。每卷开头首行顶格署“莒州志卷×”,一级标题空一个字,正文文字空两个字,遇有“皇上”“敕封”“至圣”等字样,则换行顶格。文中避讳,“玄”字缺笔,“弘”用“宏”字代替,“丘”用“邱”字代替。
嘉庆《志》初印本印出后,编辑人员当时即进行过校核,主要是人名用字,不准确的字直接用毛笔在原处修改,如:卷八《选举》第十二页第十五行“李宗汉”的“汉”字,第十三页第五行“李源清”的“源”字,第十五页第十五行“庄鹿龄”的“庄”字,第十七页第六行“刘勘”下小字注原作“癸未”,改作“癸未选寿光县训导”,第十五行“徐典”的“徐”,第二十页第八行“李桱”的“桱”,第二十四页第十行“若胃”两字,以上几处修改,笔者所见两位收藏者的藏本完全相同,这绝对不是巧合,一定是志书印成时,编纂人员重新核对,并在志书未发行之前就作了统一修改。第二次印刷时,这些用毛笔修改过的字就全都换成了印刷字,这也是鉴别初印本与后印本的不同之一。
嘉庆《志》初印本虽然用纸很薄,但字迹清晰,施墨均匀,边栏和界行整齐规则,印刷较为精良。
2、后印本
嘉庆《莒州志》后印本书影
庄陔兰发现“今印之本”有缺页,并“借旧本钞补”,说明重印事宜不是庄氏所为,而是在他重修莒志之前,事隔不久。
后印本何时所印?据民国《重修莒志》卷首《叙例》记载,在嘉庆《志》成书后至民国《重修莒志》成书前的140年间,莒州(后称莒县)官方曾有三次修志:一是光绪十六年(1890)莒州知州蒋楷主持,虽有书稿,终未成书;二是光绪十九年(1893)莒州知州张承燮主持,也未成书;三是民国十五年(1926),莒县知事田立勋聘请清末举人单锐主持重修莒志事宜,由于中更兵乱,书稿未完。这三次修志虽然都没有成功,却搜集了资料,做过许多基础性工作。嘉庆《志》的重印,应该就在这三次修志期间,重印的目的自然是方便修志。根据《重修莒志》卷首《叙例》所说“嘉庆《志》今印之本”,民国时期印刷的可能性最大。
由于第二次印刷时距离嘉庆《志》的成书时间已有百年,“修志姓氏”对于重印者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后印本卷首顺序做了调整,依次是:“序”“目录”“修志姓氏”“凡例”“图考”,“目录”的前移,应该是重印者为方便检索而作出的调整。然而,不论是明、清旧志,还是现代新方志,编纂者都不会将自己的名字放在目录之后,这个顺序的调整,恰恰证明了这个本子不是初印本。
清代书版多为木版,存放时间久了,就会变形,甚至腐朽,所以嘉庆《志》后印本字迹不如初印本清晰,且后印本用墨质量较差,字迹易脱落,现在看到的社会上流传的嘉庆《志》影印本字迹多不清晰,就是因为其母本不清晰。
嘉庆《志》后印本仍为一函六册,其最大的缺憾就是比初印本少了43页,这么多的缺页,应该不是重印者工作的疏漏,或许是由于战乱的原因,抑或是书版存放不善,历经百年,到清末民国时期,嘉庆《志》原书版已经残缺不全了。
二、两个旧本的不同与优劣
后印本与初印本主要有如下不同:
其一,后印本有缺页,其中卷八《选举》缺1页(第十七页),卷九《人物上》缺6页(第三十一至三十六页),卷十《人物下》缺9页(第十五至二十三页),卷十二《列女下》缺27页(第三十六至六十二页。庄氏谓三十余页,不确),后印本比初印本共计缺43页。
其二,后印本的地图与初印本不同,不是原版,是重新刻板。初印本每幅地图都印在同一个页码的正反两面,地图画面整体连贯,书口处没有界行、鱼尾和页码,后印本则将每幅地图印在相连的两页上,书口处有界行、鱼尾和页码。《疆域之图》山的画法和地名用字也有所不同,如初印本“平上集”,后印本作“坪上集”;初印本“罗密庄集”,后印本作“罗米庄集”;初印本“乔山”,后印本作“峤山”;初印本“马鬐山”,后印本无“鬐”字。《州治图》,“关帝庙”“城隍庙”的“庙”字,初印本作“廟”,后印本作“庙”(此古代俗字,与现代简化字同)。可见,后印本地图是重新制版,既不是原版,也不是修版。
其三,正文文字的差别。嘉庆《志》在重印前,印行者还对原书版做了挖改修补处理,主要集中在卷六《职官》、卷八《选举》的人名用字,具体情况附表如下:
后印本与初印本文字异同对照表
卷数 |
门类 |
页数 |
行数 |
字数 |
初印本 |
后印本 |
5 |
古迹 |
4 |
7 |
8 |
有“锺”字 |
无“锺”字 |
5 |
物产 |
2 |
7 |
“李”下小字注:“种类不一,佳者呼为嘉庆子。” |
无“佳者呼为嘉庆子”七个字。 |
|
6 |
职官 |
4 |
15 |
2 |
祖 |
祺 |
6 |
职官 |
6 |
13 |
2 |
泉 |
臬 |
6 |
职官 |
9 |
2 |
2 |
顒 |
顺 |
6 |
职官 |
9 |
14 |
15 |
常 |
长 |
6 |
职官 |
10 |
17 |
1 |
杜 |
沙 |
6 |
职官 |
17 |
15 |
2 |
鸣 |
鸿 |
8 |
选举 |
4 |
16 |
2 |
宇 |
字 |
8 |
选举 |
6 |
17 |
1 |
陈 |
刘 |
8 |
选举 |
6 |
17 |
多出“张延嗣,崇祯元年恩拔贡”10个字。 |
||
8 |
选举 |
7 |
16 |
2 |
玉 |
正 |
8 |
选举 |
14 |
11 |
倒1 |
子 |
孙 |
8 |
选举 |
14 |
12 |
有“李思化,宁海州训导”8个字。 |
无此8个字。 |
|
8 |
选举 |
14 |
18 |
2 |
宗 |
宋 |
9 |
人物上 |
8 |
3-4 |
删去30字。 |
||
9 |
人物上 |
26 |
7 |
1 |
水 |
无“水”字。 |
上表所列大多修改正确,但个别地方把对的改成了错的,如卷六《职官》第九页初印本作“孙顒”,后印本改为“孙顺”,民国《重修莒志》卷七云:“孙顒,山西人。见景泰六年文庙碑。旧《志》'顒’作'顺’,误。”(《重修莒志》卷七《职官表》第1页,民国二十五年(1936)莒县新成印务局印。)同页“王家祯”下,初印本作“升常山知县”,后印本改为“升长山知县”,民国《重修莒志》卷七云:“王家祯,安肃人,升湖南常山县知县,嘉庆《志》作'长山’,误。”(《重修莒志》卷七《职官表》第8页,民国二十五年(1936)莒县新成印务局印。)由于《重修莒志》编修人员看到的嘉庆《志》是后印本,而庄氏虽然“借旧本钞补”,只是暂借,用完即归还,却不知后印本于细节处也有改动,个别字后印本错误而初印本不误。
后印本有的字可能是书版脱落,不是印行者有意而为,如卷五《古迹》第四页第七行,“山寺晚钟”,初印本不缺,后印本缺“钟”字,应该是书版字模脱落,并非删改所致。
后印本与初印本相比,各有优劣:初印本的优点是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缺点是有错字,特别是人名用字;后印本的优点是纠正了初印本存在的许多讹误,缺点是字迹不太清晰,缺页较多。两种本子虽各有优劣,但笔者以为初印本优于后印本,主要是后印本缺页太多,且不太清晰。
三、现代影印及版本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级方志机构和地名机构影印了大量旧志,由于影印本采用照相制版,因此,在无法得到原版的情况下,收藏影印本无疑也是研究旧志的一个主要渠道。
嘉庆《莒州志》曾被多次影印,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地名办公室、莒县档案馆、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莒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台湾成文出版社等均有影印。
1、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嘉庆《莒州志》
台湾成文出版社的影印本,影印于1976年,为硬壳精装,两册装订,双胶纸,原大影印,原书半页印为一页,页码用阿拉伯数字重新标注,共计764页。版权页在第二册最后一页。
成文出版社影印本所用母本是后印本,是目前所见影印本中最不清晰的,第二册有多处采用钢笔手描,由于有的字很难辨认,手描者仅凭推测,出现新的错误,如:卷十《人物下》第十四页,初印本很清晰,后印本由于原书版有损坏,有的字已经无法辨认,第十行倒数第一个字初印本是“指”,成文本却描写为“甚”,同一页第十五行倒数第一个字,初印本是“尤”,成文本描写为“苑”。这种主观臆断造成的低级错误,使成文本的版本价值大大降低了。
由于后印本卷八《选举》缺第十七页,页码前后不衔接,读者容易发现,成文出版社将缺少的这一页用毛笔小楷手抄后影印补上,这应该是成文本的成就了。
2、临沂地区行署地名办公室影印本
1981年8月,为编修地名志和县志的需要,临沂地区行署地名办公室将临沂地区范围内的旧志进行了整理影印,嘉庆《莒州志》亦在其中,所用母本是后印本,双胶纸,线装,原大影印,书的最前面一页印有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地名办公室的《影印说明》。此影印本的母本属个人私藏本,自第二册至第六册的首页均盖有一枚“星源珍存”的私人藏书章,不知“星源”是何许人。目前,莒县地方史志办公室、莒县民政局、莒县档案馆都存有这个影印本。
2015年,莒县档案馆使用这个影印本作为母本再次影印,采用宣纸线装,函套为绿色锦绫,绫缎包角,装帧精美。比临沂地名办影印本多出卷八第十七页,系采用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补入。
从目前已出版发行的嘉庆《莒州志》影印本来看,官方藏书机构仅有后印本,未见初印本。民间收藏爱好者虽藏有初印本,大都奉为至宝,多不愿示人。笔者于好友处得以亲见,且能仔细研究,撰成此文,若能推向社会,引起各界重视,幸甚至哉。
本文作者:莒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张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