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高》诗歌短评习作的点评

(2009-06-01 07:59:22)

转载▼标签: 杂谈整体看来,全班四十一位同学都认真完成了写《登高》的文学短评。就学生评论的内容而言,归纳如下。优点:一、对艺术作品的体悟与把握较准确。有的学生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两个层面入手,有的从四联角度入手,多角度解读了《登高》,各句都有学生点评。基本能做到感受作者情感,评论述语运用正确。二、符合短评格式及内容的基本要求。注意到评、叙、析三部分的有机结合,能就情感、或艺术手法方面提出论点,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三、评价能有独到的、恰当的见地与发现,语言优美,符合文艺短评对象的文体特点。1。评“无边落木”一联,一生解读出“杜甫绵长的心思如江水流动无法停止”的蕴意;一生解读出“落叶归根,长江东去”,诗人在寻找归处,由景及人,表达了无尽的哀愁。2。评“浊酒杯”一句,解读出一种自嘲,紧扣“恨”字,做事不能尽兴。3。题目是《登高》,没有祷福团圆的欢乐气氛,而是以悲凉为全诗基调,反衬出诗人心境之悲。不足之处:一、个别评价未分析具体语句,流于表面,过于空泛。二、未区别读后感与文学短评的文体差别,未使用评论术语。学生在评时还有一种仰视的心态,如写出了“对诗人增添了几分敬意”。评论必须是平视甚至高于作者的心态,如这一句就可归为评而非感:“受其艺术感染力,读罢我们都不禁为作者担忧,不免有种心如刀绞之感。”写出了评论者与作者间的一种对话,可视为评,而非感。感即单向的,读者一方的感受与体会,不是与作者的对话。三、对诗歌情感、艺术风格、思想内涵把握不准确。两个学生分别认为此诗“诗风洒脱飘逸hao迈,全诗带有淡淡的忧伤”;“全诗雄伟磅礴,又不乏清新自然”;“长江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四、评论时用词不当,有语病。对首联的评价两个学生用了“生动形象”一词描述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拟人”使生动,“比喻”使形象。此联用了白描的描写手法,并无拟人与比喻,因此用词不准确。五、过于抒情,削弱了评论的力度。作为个性化的评论可以,但是一般来说评论以评析为主,过于抒情有损评析的力度。抒情化的文风突出的是解读者的内心体验,由于未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具体评析,缺少“评析”的说理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