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是养育小儿的王道
脾胃为本,直接关系孩子生长发育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虽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内精、血、 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肾为先天之本,来源于父母之先天之精,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五脏六腑,得依赖于后天的调养,因此,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儿的生长发育。
再则,小儿各种疾病的起因及六淫之邪的易于侵入,与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无不关联。可见,调理脾胃在诊治小儿疾病中之重要性。
孩子总咳嗽,也与脾胃有关
五脏之病,惟在调脾。 基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很多中医认为,诊治小儿五脏之杂病调和脾胃乃重要的治疗法则。 小儿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凡咳嗽,皆因感受六淫之邪,邪客肺脏,肺失宣散所致。而小儿咳嗽,最大的特点是“痰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在五行学说中,土生金,脾土为 母,肺金为子,一旦脾虚气弱,运化失健,水湿津液 聚而为痰,痰饮客肺,肺气不宣,则咳嗽痰多作矣。
此外,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胃虚弱,更易感邪。李东垣曾曰:“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受病也。”现肺金生病,与脾土虚弱关系密切。《小儿药证直诀》指出,咳嗽者“痰盛者,先实呼”。
咳嗽是小儿常见症状,在宣肺化痰的基础上,要注重调理脾胃,标本兼治,常获良效。
重视脾胃,但需用药谨慎
小儿“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而治病用药,要顾及脾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主动调理脾胃: 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小儿无论外感表证或五脏六腑之痰,皆可影响脾胃气机运动,诊治疾病,处方用药要处处顾及脾胃气机,脾升胃降,运化正常,方能缩短病程,利于康复。
2)防止损伤脾胃 慎用大苦大寒之药物:苦寒药最易损脾败胃,小儿本“脾常不足”,加之药物损伤, 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再则,苦寒之品,小儿难以进服,药不入口,谈何作用?
3)注意呆滞脾胃 :小儿脾胃虚弱,虚不受补,过补蛮补,有害而无益。调理脾胃,并非补药堆积,而是根据症状、体质,调补兼施。补气药中常加陈皮理气畅中,健脾和胃中常加谷芽、麦芽、山楂等消积导滞,畅通脾胃气机。
4 )用药精简,中病即止 :小儿脏腑清灵,随拨随应,故处方用药不宜追求味多、量大,用药要精简, 甘平和缓最相适宜。灵活应用调理脾胃法是十分重要的。疾病初期,处方用药要顾护脾胃,防病进展;疾病中期,扶助正气,要调理脾胃,促进病愈;疾病后期,要益气 健脾,恢复健康。
脾胃虚弱的症状
针对小儿脾胃问题
为己书院团队研制出
“宝宝健脾糊”
精心选用天然食材
食用安全,吃的放心
口味提升,宝宝爱吃
不含药材,疗效显著
食用方便,开水冲泡
不分年龄,老少皆宜
生化气血,让小儿开胃,提高抵抗力和提高自我修复能力的正气食品。
由纯天然食材组成:莲子,茯苓,薏米,麦芽,山楂,陈皮,芡实,藕粉,米粉。无任何有毒有害添加剂。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荣卫。治脾胃虚弱,食不运化,脘腹胀满,面黄肌瘦,大便溏泄。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心所凑,其气必虚。任何病要以未病之前先护住脾胃为本,千万不可等病了再随意用药损害脾胃。重点不是去攻击病灶,而是未产生病症之前先护住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