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探居家养老模式 为空巢老人提供接力式'定制'服务
甘肃合水县文化路社区志愿者定期到空巢老人孟秀兰家中,帮她干家务、交话费、换煤气、送医送药,陪老人读书看报、聊天谈心。对于年近七旬的孟秀兰老人,在亲人般的志愿者关爱下,让她鼓起了幸福养老的自信。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依然是合水县部分林缘乡镇空巢老人的生活写照。近年来,合水县创新服务模式,以村、社区为依托,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1+1”、“1+N”结对关爱帮扶活动,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为空巢老人提供接力式“定制”服务。
社会化助老联“空巢”
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社区的志愿者都会按居住区域网格走访空巢老人,家住吉岘乡宫合村的空巢老人王炳龙告诉记者,他最幸福的事就是听到志愿者敲门的声音,“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了就帮我买米买面、交电费、换灯泡……”老人说着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像这样助老的感人场面,在合水县随处可见。
蜗居深山的“空巢”老人独守乡村,暴露出就医、购物、交流等方面的困难和精神孤独等问题,为此,合水县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健康老人参与助老服务,积极探索“志愿者帮扶”与“银龄互助”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开展“精神慰藉”、“邻里守望”、“生活照料”等一系列互助养老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开展“结亲”探视服务,随时掌握居住偏僻的空巢老人生活与健康动态;对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开设家庭病床,由村卫生所医务人员上门送医,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回访工作机制;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组建银龄爱心小分队,实行就近结对帮扶,陪空巢老人聊天、下棋、散步、谈心拉家常,提供“代办”服务;同时,组织全县双联干部、社区、村组干部和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提供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情感化服务。
在此基础上,合水县依托双联行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平台,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空巢老人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老龄干部坚持记老龄日志和惠老日记,开展一线走访服务活动,联系空巢老人8500人,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5条,解决空巢老人实际问题45人(次)。
精细化服务暖“心巢”
走进固城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看到几位老人聚在一起下象棋。“是村老年协会为我联系了棋友,让我不再孤独寂寞,生活上也能相互照顾,感觉美得很。”空巢老人文廷昭说道。这是该县全面推行精细化居家养老服务给空巢老人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合水县针对独居、空巢、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以情感化服务为主线,满足空巢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为了掌握全县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在县老龄办的牵头下,80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牵手空巢老人调研活动,建立空巢老人网络信息数据库,进行精细化居家养老服务。在固城村社区居家养老网络平台上,清楚地记录了辖区空巢老人的基础信息资料,按照年龄、家庭住址、养老现状、兴趣爱好、服务需求、联帮人员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开展分类管理,“量体裁衣”提供“定制”贴心服务。随着精细化居家养老网络平台的建立,温暖了像文廷昭一样蜗居在家空巢老人的“心巢”。
同时,开展“爱在身边,暖巢行动”,以“飞信”私聊、QQ视频等网络形式,定期将老人的生活与子女的务工情况相互沟通,实现“空巢老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搭建起了一座传递亲情的“桥梁”。
项目化支撑筑“暖巢”
“一块儿聊聊天、打打牌,玩累了可以在干净、舒适的休息室躺一会儿,看看电视,有困难了老人相互帮助,在这种互助氛围下养老,即使儿女不在身边,我也感觉生活的挺幸福。”在吉岘乡罗家畔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享受日托服务的空巢老人左德儒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为着力解决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合水县积极探索居家养老“走出来”服务模式,带动实施农村连片社会养老示范工程。从2012年开始,该县紧抓国家和省上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策机遇,建成集中连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23个,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民心工程”,发挥着幸福养老的主阵地作用。“空巢”老人的幸福养老需要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幸福院的平台下开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人性化、多样化的日托服务和互助养老服务。这种新型农村养老模式既符合传统理念,又推陈出新,老人既不用离开熟悉的农村生活环境,又解决了老人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故土难离的情感纠结。同时,幸福院使“空巢”变“暖巢”,让空巢老人回归了“家”的温暖,开启了幸福养老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