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34): 弦的游戏规则

作者:张天蓉

卡拉比-丘流形因拥有特殊的拓扑性质,成为解释弦论中额外6维紧致空间的核心。然而6维卡拉比-丘流形的拓扑形态众多,几何结构非常复杂,以至于难以直观想象。所以弦论以解释物理图像为重点,无需细究“额外6维空间”的数学性质。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紧致化中最简单的6维环面来代替复杂的卡拉比-丘流形。

所谓环面,人们经常想到的是甜甜圈形状。但是,拓扑学家们偏向于以一种更抽象方式来描绘的环面。如图34-1a中,我们可以将它画成一个长方形。

图34-1:平坦(2维)环面形成过程示意

图34-1a中的“A”箭头所对应的两条边将会被粘合在一起,“B”箭头所对应的两条边也将会粘合在一起。其意思是,当你从长方形上方的A边走出长方形时,你会在下方的A边上出现;当你穿过长方形右边的B时,你会在左方的B边现身。

如此形成的二维环面被称为抽象环面,或平坦环面(Flat Torus)。但它的形状并不同于甜甜圈。事实上,图34-1所示的两条A边粘合后是形成柱面,当把柱面的两端(B) 粘合起来后,就不象真甜甜圈那样的形状了,而是象图34-1d所示的那种平滑无皱褶的曲面。这有其深层的原因,因为抽象环面源自于一个平坦的长方形,它在本质上是平坦的,也就是(内蕴)曲率为零,而通常所见的甜甜圈的内蕴曲率不为零。所以,抽象环面与甜甜圈的内蕴性质并非是一样的。尽管抽象环面不能被平滑地嵌入三维空间中,却很容易凭想象来理解它的拓扑性质。

最简单的环面是1维的圆圈。图34-1所构建的是二维环面,其方法可以推广到更高的维度。例如,设想一个长方体,它有六个面,三组两两互相平行的对接粘合点:(A,A’)、(B,B’)、(C,C’),一旦粘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3维的抽象环面。同样的方法可以构建任意n维的抽象环面。

卡拉比-丘流形被抽象为一种抽象的环面,作为6维紧致空间,加上我们所熟悉的、大范围尺度上展开了的4维时空,便构成了弦论的10维时空,而“弦”就如同传统的粒子一样活跃在10维时空中。但粒子是4维时空背景,而“弦”有两种舞台:4维时空大舞台和6维的小舞台。

除了舞台和演员之外,还得有剧本,即游戏规则。对物理学而言,又有量子的游戏规则及非量子(经典)的游戏规则之分。

弦在空间的运动规律可以从点粒子的运动规律推广而来,经典弦的游戏规则就是经典点粒子规则的推广。在牛顿力学中,点粒子的轨迹是3维空间中随时间变化的一条线;在相对论中,粒子在4维时空中运动的轨迹被称为“世界线”(见图34-2a)。弦论推广经典规则,将0维的点粒子用(更小的)1维的弦来代替,弦在时空中运动的轨迹则用轨迹面来代替,称之为“世界面”(34-2b所示),如果运动的实体是二维的(膜),时空中的运动轨迹便叫做“世界体”(图34-2c所示)。

图34-2:粒子vs弦(或膜)

相对于无大小的点粒子数学模型而言,弦模型有着许多优越性,比如解决点粒子的无穷大问题便是其优越性之一。

经典的电子学理论存在着无穷大的困难。按照经典物理,电子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半径为r的小球,电子的质量公式为 m = e2/rc2。可是,当r趋近于0时,电子的质量将趋向无穷大。迫于这种不合理性,经典电子论最后通过引入电子有限半径(非点粒子)才免除了这一发散困难。在量子场论中,则需要使用重整化的方法消除无穷大,然而引力场却不能被重整化,它不能被包括到标准模型中。

弦论则有所不同。重整化对于弦论来说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弦不是点,而是有尺寸大小的弦,所以自然而然地消去了发散问题。

弦类比经典点粒子很容易推广到其它情形,包括量子弦及相互作用。点粒子的线在弦论中用带状曲面(开弦)或管道(闭弦)面来代替。

图34-2a中的世界线是经典粒子在4维时空中的轨迹,两个固定点之间的经典路径只有一条。如果考虑量子力学,一个粒子从A到B的路径则有无穷多条,经典路径(蓝色线)只是其中之一条(图34-3a);弦论中的情形类似图34-3b所示,除了蓝色代表的经典世界面之外,所有可能的每一个世界面都对计算弦A到弦B的量子概率幅有贡献。

图34-3:路径积分(量子化)

按照量子场论,时空中的粒子总是在不断地湮灭又不断地产生,其产生和湮灭的相互作用现象一般用各级费曼图来进行描述和计算。弦论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将相应的线段改用“面”来替代而已(图34-4)。

图34-4:弦论中弦与弦的相互作用和费曼图

从场论的角度与标准模型相比较,弦论的另一个优点是更为简化。量子场论在数学上可以有无穷多种,因而对应于无穷多种粒子。比如说,对应于标准模型的61种基本粒子,便有61种不同的量子场论。而在弦论中只需要一种描述“弦”的量子场论即可,这就使得在概念上大大简化。

弦论的“膜”概念是弦的扩展,它最早来自于与弦论相关的超引力理论。如今的弦论中经常谈到的膜,有p膜和D膜。

称为p膜(p-brane)的物理实体,是将点粒子的概念推广至1维、2维以及更高维度而产生的。举例来说,点粒子可以被视为零维的膜,而弦则可视为一维的膜,通常意义上的“膜”是二维的。此外,也可能存在更高维的膜。

p膜是动力学物体在时空中运动时按量子力学规则所具有的行为轨迹。它们带有质量与其他性质,例如电荷。一个p膜的行进在时空中扫出了(p+1)维度的体积,称之为世界体积(worldvolume),如图34-2c所示。

另一类膜叫做D膜,表示符合狄利克雷(D)边界条件的膜。D膜是弦论中一类很重要的膜,与开弦在时空中的运动有关。当开弦在时空中行进时,开弦的端点必须在D膜上。对D膜的研究导出了与对偶性有关的重要成果。

图34-5:D膜上的开弦

由于弦论的空间分为伸展的大空间和卷曲紧致的小空间,弦在紧致空间中运动有它的特殊性。大时空是4维的,卷曲紧致的小空间是6维的。4维和6维都无法用平面图像显示出来。为了方便理解,弦论将10维时空简化为如同图34-6a所示的长长圆柱体,看起来像是蚂蚁眼中的2维电缆线。用沿着电缆线方向的那1维代表4维大时空;用电线的截面圆圈代表6维小空间。如此抽象化,10维时空中的开弦闭弦就好比是小蚂蚁了。

图34-6中无限延伸的x方向代表我们熟知的4维时空,y方向卷曲的小圆代表6个额外小维度。这个6维空间可以是卡拉比-丘流形,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6维抽象环面。就6维环面而言,图中的R就不是1个数值,而是应该被理解为代表6个数值。

图34-6:弦论空间和“绕数”的示意图

从点粒子到弦论,并非所有物理量都有相应的类比物,弦的特殊性会产生某些点粒子模型中没有的性质。比如,闭弦在紧致空间中的“绕数”就是4维时空的标准模型中没有的物理量。

从图34-6来看,10维时空有大小两个体系,其中弦的运动除了在大的四维时空中进行外,还能绕着紧致空间运动。其中闭弦的这种运动尤其特殊,因为闭弦可能是一种特别的状态,它绕在某一个(或多个)紧致的维度上,可能绕上1圈、2圈或者很多(N)圈(图34-6b)。所以闭弦要多一种量子态,需要用一个新的量子数来表征这个量子态,也就是所谓的“绕数”。

开弦没有绕数量子数,因为开弦在拓扑上等效于一个点,不存在“绕”。

当缠绕在紧致维度上的闭弦发生相互作用时,总绕数是一个守恒量。图34-6b中的上图举出了绕数w=0、+2、+1、-1的例子,下图示意了一个闭弦的变化(等效)过程(从左到右)其绕数是守恒的:开始时,闭弦只是放在圆柱上,没有绕圈,所以w=0;闭弦上的点A和B接近后相互作用,成为w=1和 w=-1的两个闭弦,但绕数之总和仍然为0。

(0)

相关推荐

  • 太小测不了?忍一下,测大的就是了 | 量子群英传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83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ADING 导读 上篇文章,我们解释了弦在多维空间的运动方式.而本篇文章,我们通过闭弦在卷曲空间运动的特殊性,来看看弦论中如何将"小 ...

  • “弦”在多维空间中如何运动?| 量子群英传

    导读 上一篇所介绍的卡拉比-丘流形(Calabi-Yau manifold),因拥有特殊的拓扑性质,成为解释弦论中额外6维紧致空间的核心.然而,6维卡拉比-丘流形的拓扑形态众多,几何结构非常复杂,难以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30):弦论研究的意义

    作者:张天蓉 现代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由实验来支撑的一门科学.如果一个物理理论长久不能被实验证实,那么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吗?当今,理论物理的顶峰--弦论,看起来视乎就属于这样的理论. 从上世纪60年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9):标准模型

    作者:张天蓉 回溯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至此我们已经反复提到过基本粒子标准模型.虽然宇宙中的基本相互作用可以归纳统一为四种,但实验观测发现的各类粒子越来越多,有好几百种象"粒子动物园&quo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8):规范场论的故事

    作者:张天蓉 规范场论中的几位物理大师 和量子物理类似,规范场论并非是哪一个人的独创,而是由许多位大师级科学家共同接力创作的用数学理论描写物理过程的真与美的结合. 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7):粒子物理中的对称破缺

    作者:张天蓉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宣告LHC的紧凑渺子线圈(CMS)和超环面仪器(ATLAS)于2012年7月4日测量到了具有零自旋与偶宇称的希格斯玻色子--科学家们一直期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6):凝聚态中的对称破缺

    作者:张天蓉 凝聚态物理学大师 当量子场论建立后,理论物理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即以还原论为基本出发点的高能粒子物理学和以物质状态性质为研究方向的凝聚态物理学.当然,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近百年来从固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25):二度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

    作者:张天蓉 邮票上的巴丁 著名的诺贝尔奖自1900年开始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在众多的诺奖得主中有一位物理学家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则是一次化学奖一次物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物理学家,一个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31):弦论简史

    作者:张天蓉 弦论用"弦"代替了经典的"粒子" 弦论之前的物理学,将万物之本归结为粒子.但到底什么是粒子,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不过,有一点是公认的:最基本的粒子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32):卷缩隐藏的维度

    作者:张天蓉 什么是物理理论?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它好比是正在上演的一部大戏.戏剧的要素有3个:舞台.演员和剧本.对于物理理论来说也是如此:物理理论的大舞台就是我们的宇宙:世间万物,或者说构成万 ...

  •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35): T 对偶和镜流形

    作者:张天蓉 弦理论中的"对偶性"(duality)被认为是弦论研究的最重要发现,它指的是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几何对象(或理论模型)却拥有相同的物理.在当今弦论尚处于研究发展.尚未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