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爆棚的《中国机长》,到底是什么连孩子都能被吸引?
一个努力中的公众号
前几天,在8岁的女儿的提议下去电影院看了《中国机长》,这是一部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电影的开始就是从机长的视角起头,睁眼,起床,张涵予首先定了闹铃,把水调到冷水,然后憋气了将近三分钟。
这段长达一分钟的镜头,并不是导演为了显示张涵予身材,而是为了后边飞机挡风玻璃碎了之后,缺氧,低温的驾驶舱,机长张涵予能坚持那么久做了铺垫。
憋气,抗冻,这是遭遇险情而没有彻底慌乱的伏笔。
在零下四十多度、失压、缺氧、飞机下崇山峻岭的环境下,因为他平常这样过硬的身体素质,他敢于挑战人类极限的决心以及他作为机长的使命感,才把飞机顺利开回来了。
“中国机长”之所以能驾驶飞机安全返航,除了临危不乱,除了勇气、坚韧,更重要的是严格按规章的操作。
仪器表盘失灵,机长凭着记忆,凭着平日里严格的训练,一丝不苟地按规章实施人工操作,精准再精准,规范再规范。
而这精准规范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严格规范的专业训练,规范到每一细节的成千上万的练习。
极端险境,冷静面对,操作完美无误,它靠的不是别的,就是机组人员100%的专业。
电影中乘务长毕男在乘客开始恐慌时,说过最刻骨铭心的一句话:
“从飞行员到乘务员,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
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
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事后航空局调查,发现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传健备降的36个动作中只要有一个操作失误,就有可能会导致飞机坠毁。
但是,刘传健就是成功了。他精准无误的操作完成了。这也是他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力的最有力证明。
守规则 是孩子最大的保护伞
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刘传健机长曾经说了三个敬畏,就是: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有约束性,一经生效,有关单位或个人就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
前天在马路上看到了惊险的一幕:
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强闯红灯,差点被一辆急速驶来的出租车撞到。
看着站在马路中间惊魂未定的母子二人,出租车司机探出头来大喊:
“怎么当妈的呀,带着孩子闯红灯,你看看刚才多危险!”
虽然出租车大哥语气不太好,但是说的确实有道理,想想都后怕。
很多人都认为,规则下那些繁杂的条条框框,是对自己的约束,让自己没有了自由。可是正是遵守规则,才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
学生遵守校园守则,才能顺利地接受教育;
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夫妻遵守婚姻制度,才能保障自己婚内的各项合法权益......
告诉孩子坚持的力量
看完《中国机长》回来,女一直在和我讨论说:
“妈妈,我觉得飞机最后能够成功降落,不光是因为他们有专业的训练,因为如果机长在遇险的过程中选择了放弃,如果他觉得最后没有希望了,直接放弃了,没有坚持到最后,那么他们也不可能生还!“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一样,如果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刻,可能真的就成功了。
作者简介:栗子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