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小雅》里这寥寥数句,反映了人们对寿比南山的追求,希望可以如同明月般永恒存在,像朝阳般日日升起。然古人的技术到底是有限的,位高权重至于秦皇汉武,都无法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服金吞玉也好,求仙问道也罢,换来的终究不过是一堆腐臭的浊骨凡胎。人类对于永生的研究从未停止,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体冷冻技术”的发展,永葆青春的愿望即将成为现实。在我国,也有一位女性参与了人体冷冻实验,作为国内首例女冷冻人,她曾设想50年后“复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那么她如今的状态怎样了?
放到冰柜里储存的食物,很久之后再取出还会新鲜如初;冬眠的动物们,蛰伏过漫长寒冷的冬季,待春暖花开时又会重新活动。种种现象,似乎暗示了低温与永生之间,存在着冥冥之中的关联。从科学角度解释,在温度降到极低时,生物体内的一切活动都会暂停,生命体征也会消失;当温度逐渐恢复之后,生命体征便会慢慢复原,如同“死而复生”。基于这个原理,科学家们开始进行对冷冻技术的研究。世界上首例冷冻人出现在1967年。这位名为詹姆斯·贝德福德的美国人,罹患胃癌而立下一份特殊的遗嘱:要求将自己的遗体进行冰冻保存。他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已攻克胃癌,那时候再将自己解冻并且治愈,从而达到“复活”的目的。
在进行冰冻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将他全身换血,注入一种冷冻保护剂,这样就不会因为血液的膨胀而涨破血管。之后,医生将他的身体存置入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封存起来,等待着未来某一天将他唤醒。詹姆斯·贝德福德作为一位富人,自然支付的起每年高昂的冷冻液氮费用。可是在他之后,陆陆续续有许多人效仿他,也将自己的躯体冷冻起来。但他们的家庭财力有限,逐渐无法支付这笔冷冻液氮费用,生物公司便任由这些冷冻尸体被分解研究了。
但詹姆斯·贝德福德至今仍在液氮罐中,等待着被解冻的那一天。那么国内首位女冷冻人的现状如何呢?她是否能够等到解冻后与家人团聚的那天?
冷冻人技术,与其说是把人类的寿命拉长,不如说是将希望的火种传递下去。参与到这项技术研究中的人们,大多不是自然死亡的老年人,而是身患绝症却不愿放弃生的希望,期待着未来某一天与家人重逢的中青年们。我国首例女冷冻人展文莲,便是这样的人。1969年,展文莲出生于新疆的一个知青家庭。直到18岁高中毕业,她才第一次离开新疆,跟随父母踏上了故乡山东济南的土地。然而天不遂人意,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展文莲的父母,只留下了两个年幼瘦弱的弟弟妹妹。坚强的展文莲擦干眼泪,家里的顶梁柱已经塌了,只有她能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她放弃了学业,进入印刷厂成为了一名工人。在那里,她遇到了相守一生的恋人,也是最后决定将她封存在液氮冷冻罐里的男人,桂军民。在桂军民的陪伴呵护下,展文莲打起精神,重新开始积极的生活。她拾起落满灰尘的教材,通过自学完成了当地银行的招考,从一名车间工人变成了有编制的职员。两个人互相打气,携手并进,生活开始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上天似乎格外磨砺展文莲。2015年,身体一向硬朗的她,居然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桂军民拿到诊断报告后大惊失色,他四处求医问药,甚至联系到了国外的医院,然而医生们都说肺癌晚期来势汹汹,展文莲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此时,面对痛心入骨的桂军民,病房主任类维富给了他一点希望:“如果舍不得妻子,其实还有另一种‘活’法”。这种“活”法,就是人体冷冻技术,也许在科技发展的将来,展文莲的病就是可治愈的,50年后,她便可以“复活”,重新与家人团聚。2017年5月8日,展文莲的心跳呼吸停止,被放入冷冻液氮罐中,成为了我国首例女性冷冻人。桂军民很清醒,也许有一天冷冻技术会失效,就算不失效,人也不一定能再次苏醒。零下196度的温度,可以冰冻细胞与躯体,但它永远冰冻不住一份恒久等待的爱情。
世上能看破红尘的人少之又少。“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也不过是一种可求而不可得的贤者境界。面对“永生”,人人都孜孜不倦的追求,全世界的科研人员也为此奋斗。不幸的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几十年来,至今仍无一例冰冻人“复活”成功的案例。不论冰冻人能否真的解冻“复活”,他们都是为科学研究英勇献身的勇士,值得我们的敬意。如今,展文莲的遗体仍被保存在实验室的液氮罐中,等待着很久之后的某一天,与家人们的重逢。除了展文莲,世界上还有许多冷冻人也处在低温保存状态中,他们希望在科技发达的未来被唤醒,然后开始全新的人生。
实际上,以如今的科学发展速度,想要达到解冻复苏冰冻人的水平,还遥遥无期。但是此时此刻,这些冰冻人们仍以特殊的形式“存活”与这个世界上,这对于悲痛欲绝的家属们,何尝不是一种安慰。三年以来,展文莲的丈夫桂军民时常到机构看望液氮罐中的妻子。那是一个不透明的罐子,但他总能看很久,仿佛可以看到许多年后,与妻子的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