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华 梁德新‖松口寻古

松口寻古

张华华 梁德新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距梅州市区50多公里,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而蜚声中外。松口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距今已越千年。2010年总人口66679人,而旅居海外30多个国家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却有8万多人,是梅县重点侨乡。
松口镇沿江店铺
客家先民举族南迁,由闽入粤。部分族群于宋代在梅州开基,聚族而居,守望相助。世代至今传承晴耕雨读,诗书传家的农耕生活。松口镇的村庄传统建筑古迹众多,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富有客家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及完整的村落格局和空间形态。各个村保存着大量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以及古庙宇、古祠堂、古私塾等。
至2017年春,由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松口镇的铜琶、南下村、梅教村、大黄村、小黄村圳头、梅教6个村庄,先后被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黄村委会
铜琶村民居一角
松口古街道
清潮松口镇为嘉应州所辖,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富庶一方,故民间世代有“松口不认州”、“松口小香港” 之说,道出了松口古镇的繁华兴旺。
据《松口镇志》记载,宋朝松口古镇已有集市。明代松口李氏“世德堂”族人合力所建的“世德新街”,全长200米,街宽仅2.5米至3米,100多间店铺形成东西走向的狭长街巷。店铺平面布局对称方正,“楼下经营、楼上寝室”如同现代商住楼。
街道中央设下水道汇集街道两边店铺的排污废水,水沟宽约0.8米,占街道面宽近三分之一。水沟覆盖预制规格统一的活动石板(移动石板便可清除水沟淤塞),与三合土铺筑的街道路肩浑然一体,使街道显得古朴深邃,。水沟的设计,简单科学,方便实用。整条街道风格古朴深邃。
店铺楼宇连片,“世德新街”东面街口连接的“柴圩坪”。自古至今,日常农贸活跃,本地农副产品和来自潮汕地区的海产品极为丰富,每逢农历二、五,八圩日,更是吆声鼎沸,人头攒动,一派繁荣景象。
建于清朝的街道
清朝至民国时期,数百间店铺所形成的古镇主街道由西向东沿江铺开。街道全长1公里分段次序冠名,分別为中山路(长110米、街宽5.5米)繁荣西路(长210米、街宽4.5米)、繁荣东路(长220米、街宽4.5米)、和平西路(长130米、街宽4.5米)、和平东路(长335米、街宽4.5米),全长约1公里。临江店铺形成曲折起伏的古镇轮廓线。店铺经营百货、布匹、米店、京果、糖烟酒、饮食店、酒楼、旅社、还有打金店、汇兑庄等。
火船码头柴
沿江有29个大小码头,数量之多,且分布合理。码头地连接着古镇的大街小巷,解决了水上货运、陆上搬运、旅客航运和居民挑水洗衣等问题,使古街区交通顺畅。
店面既有古朴的木板铺面,又有南洋风格的灰塑骑楼。临江吊脚楼与店的建筑别开生面,成为古镇特色。
古镇十字街口往南,连接繁荣路的江边是建于清中期的20多间店铺,形成长20米、4.5米的长巷短街,一真连接江边的小码头。此地是麦氏水上“疍民”集市卖鱼的地方,故称为“鱼巷口”。
清末至民国时期古镇先后有广东潮州会馆、江西寻武会馆、福建武平会馆、五华会馆、兴宁会馆、蕉岭会馆等设立于古街。
火船码头斑驳的石板台阶、石柱船栓,河神公坛见证了历史的苍桑;富有南洋骑楼建筑风格的曾是为广东梅州地区最早最大的旅店,昔时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此投宿。
古街的店宇依江而建,鳞次栉比,临江店宇后的古阶码头泊着舟船小艇,呈现了古镇的水城风貌。
2013年,由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审,松口镇古街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松口古镇民居
围里
松口镇山口村有座老屋叫“围里”。此屋全村最老,建于元朝,约有700年的历史,梁姓开基祖松岗公居曾住过的屋。此屋结构特殊,像一条船,船头、船尾各一大门,中间有两条天井,屋子里的房子排列有序,约有120个房间,犹如两条小街道,有一面靠河岸,地势险要。老屋外围是栋两层楼屋,大门铁棚门,防御能力很强。此屋已毁掉一半,现只有部分建筑物完好,目前住有几户人家。
世德堂
有着近400多年历史的世德堂位于松口镇铜琶村下店。世德堂建于1645年,初建时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是一座三堂两横三围龙的客家 围龙屋建筑,占地近7000平方米。
世德堂的化胎上,至今仍种着3棵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的荔枝树。树高近20米,要有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荔枝树有近400年的历史,原来有7棵,由于时间长久其中4棵枯死。屋内有一口古井,井水冬温夏凉并且水清味甜,除了井沿留有深深的绳痕外,一切如初。
据传,明末翰林李二何( 李士淳) 被选为东宫侍读,教崇祯皇帝的儿子朱慈烺读书。清兵入关,李二何见大势不妙,便携皇太子朱慈烺潜逃至福建,后听说侄子李直简在老家松口建房屋——世德堂,李二何便回松口,将世德堂的大部分建筑按皇宫模式进行建造,打算在朱慈烺称帝时作为行宫使用。
历经几百年沧桑的世德堂,很多地方已经破旧不堪,现在急需修复和保护。
承德楼
承德楼为华侨梁映堂所建,位于松口镇大力村,是梅县客家建筑之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此屋坐西南向东北,建筑形制为“三堂四横”屋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因宅基地受限未能建成围龙屋式,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动工兴建,至民国七年(1918年)建成。
承德楼的建筑由堂屋、横屋、门楼、门坪、围墙组成。门前庭院围墙外有水塘。总面阔73.6米,进深101.70米,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抬梁式、夯筑、灰瓦面,土木石二层结构。平面布局,中轴对称。中轴线上自西南端依次为化胎、上、中、下、三堂、天井、门坪、围墙及池塘。正立面凹式门楼前檐廊采用四架梁卷轩棚。中堂面阔三间,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梁架结合,堂前檐廊采用木轩廊,两端木雕狮形柁墩,瓜柱、雀替、挂落、木雕屏风,以及楼屋内外、书卷彩塑、壁画彩绘、琉璃瓦当滴水、楣檐彩绘,山墙窗花等装饰,富丽堂皇,工艺精湛。上堂神龛、通廊侧厅屏风更具客家传统文化内涵,右横屋设书斋,为梁氏主人及其后裔读书学习之场所。此外、楼前左侧坐东南向西北处设悬山式小斗门。筑绿色琉璃瓶饰围墙连接外斗门形成楼前横向长方形门坪。
德楼家族世代为国为民做出了积极贡献,梁密庵为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孙中山颁发的“旌义状”,其逝世后,松口中山公园建有“密庵亭”,以资纪念。
“崇庆第”是崇庆第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前方是半圆形水塘,后方是半圆形西式两层楼的围龙屋。整座房共有10个天井、9个厅堂、73间房、2口水井。穿过大门,步入厅堂,可见厅堂内大气空阔,房梁上的绘画、木雕上的镂空雕花工笔精细,纵使经过了几十年,色彩依旧鲜艳,令人眼花缭乱。这些绘画、雕花的内容都是有讲究的。崇庆第内部横梁有各种经典故事绘图,比如“兰桂腾芳”、“杞菊延年”、“锦上添花”、“木兰从军”、“赵子龙单骑救主”等主题,体现了古家家族成员之间强调孝顺、和睦、忠诚的传统文化底蕴。
据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博士周云水研究考证,崇庆第有非常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的烙印。崇庆第作为客家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参观。
喆庐
“喆庐”建成于1925年,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四面坡式中西合璧的二层民居建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屋内装饰中西合璧,绿色琉璃竹节露窗、镂雕金木屏风、宝蓝色琉璃瓦让喆庐看起来雄伟厚重。
“喆庐”的建造人丘哲为松口镇大黄村人,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黄岗起义、黄花岗之役和辛亥革命;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领会议,历任广东省农林厅厅长、广州市副市长、广东省副省长
丘哲故居“喆庐”
2013年,大黄村被纳入梅县区“十村联动”美丽乡村建设范畴,积极实施名人景观建设、乡村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2014秋“喆庐”成为游客观光旅游的又一红色旅游景点。
松口昔日的辉煌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蘊,为今天的古镇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游玩。
(本文入录华南理工大学张华华副教授编著《客家文化拾零》照片由松口镇办公室提供)
本文作者张华华(中)梁德新(左)在松口图书馆留影
作者简介:张华华  梁德新(2020年3月15日)
(0)

相关推荐

  • 张华华、梁德新║墟日”杂谈

    墟日"杂谈 张华华 梁德新 客家人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日".墟日文化丰富多彩,它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 ...

  • 古镇屯溪看老街

    老彬哥 05-22 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是古徽州的商业重镇,地处屯溪西部的黎阳于公元208年便有县级建制.悠久的历史为屯溪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筑在内的丰厚文化遗产.作为屯溪市重要发祥地的屯溪老街,是随着徽商 ...

  • 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在三国时建镇, 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       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 粤东围拢屋粤东围拢屋——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的客家风情

    游:与之前介绍的河源林寨四角楼一样,粤东的围龙屋也是客家有形文化的代表与象征.侨乡村内最具代表作的有有近百年历史的德馨堂,<孝女彩金>的拍摄地:有华南又庐,光听"十厅九井&quo ...

  • 【古镇茶阳】一斗堂——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一斗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长兴村,坐西南向东北,系谢氏第八世祖所建,距今有近400年历史.该建筑为土木结构,规模宏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二进院落二横二围屋,总面宽71.7米,总进深51.7米, ...

  • 张华华、梁德新║松源麦芽糖

    松源麦芽糖 张华华 梁德新 麦芽糖是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流传甚久.颇有名气的土特产.年轻的一代的松源人只知道麦芽糖好吃,却不知道麦芽糖的历史. 松源地处闽粤交界边区,既无工业且少经济作物.相传很久以前福 ...

  •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是成都近郊最完整的客家古镇,被称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 ...

  • 【温柔雨丝】| 许必华作品:洛带夕阳

    行走在古装的街道上,夹杂在熙攘的人群中,呼吸着浓厚的臭豆腐味,在洛带的两天里,印象中惊美的一幕,却是夕阳照耀在"落带古镇"牌坊上的情景. 到达洛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过.虽然是下 ...

  • 张华华 梁德新║风水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风水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张华华  梁德新 风水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婚丧喜庆.盖子.看阴宅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风水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深远,在形势派风 ...

  • 张华华 梁德新 ‖客家出行禁忌

    客家出行禁忌 张华华  梁德新 乡俗认为初一.十五是敬神祭鬼的日子,因此探病时间忌在初一.十五两天.看望病人要在上午,下午忌带礼物看望病人,因有不吉利之嫌. 不要到病榻前看望重病人--据说运气不好的人 ...

  • 张华华 梁德新‖客家人的语言忌讳

    客家人的语言忌讳   张华华 梁德新 客家话是我国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它和其他方言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和忌讳语言.客家人禁忌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忌讳语言有意改成与之意义完全相反的吉利语,从而避 ...

  • 张华华 梁德新‖侨乡信使“水客”

    侨乡信使"水客" 文/张华华   梁德新 "水客"是旧时客家城乡去海外采办货物的商人,他们常为华侨传递音讯,携带款物. 远在19世纪中叶,梅州先民便大量远涉重洋 ...

  • 饶熙龙、梁德新║“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饶熙龙.梁德新 "余狗古""畏书如畏虎"的故事,在梅州地方广为流传.下面讲个来由. 余狗古是他幼时性格浮躁而得的花 ...

  • 梁德新‖松口镇“方裕茂”改为“民宿客栈”

    松口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北部,梅江下游,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松口港过去曾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州市梅县 ...

  • 梁德新‖松口的卓姓人哪里去了?

    松口的卓姓人哪里去了? 梁德新 梅县松口镇是粤东千年古镇,居民姓氏众多"百姓杂居"为全国所罕见.全镇约7万人,有121个姓氏.松口流传着一个有关姓氏的口谚:"钟(椿).高 ...

  • 饶熙龙 梁德新‖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文/饶熙龙  梁德新 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在清朝年间"柏树楼" 出了父子三进士,有关他们刻苦读书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诵.      ...

  • 张华华、梁德新║客家民俗“扛公王”

    客家民俗"扛公王" 张华华.梁德新 在粤东梅州,除了对祖宗的崇拜和祭祀,客家人中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当属公王崇拜.由此产生和发展而来的相关民间习俗"扛公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