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谈如何当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第一: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坚持,更需要忍耐印度前摔跤好手马哈维亚为了实现自己一生的伟大梦想——(为自己的国家印度获取国际摔跤比赛金牌),然而却总是与金牌失之交臂,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无缘,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我没有完成的梦想,我未来的儿子会完成,他会为祖国赢得一枚国际金牌”,所以内心非常渴望生一个男孩,但是上天偏偏不随人愿,一直生了四个女儿,在这样的残酷现实面前,马哈维亚放弃了生男孩的念头,但其为自己的国家获取国际摔跤比赛金牌的梦想一直在心中萦绕,一直再想,甚至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侄儿身上,直到其发现其女儿具备当摔跤手的潜质,便一步一步地训练培养自己的女儿,同时告诫自己“谁都可以拿金牌,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马哈维亚为了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引来了多少村民的嘲笑?引来了多少人的质疑?在女儿屡获国内冠军后,国家连一张训练摔跤用的垫子钱都不舍得出,但马哈维亚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想办法解决——用床垫拼凑,一直坚持,耐心训练,终于梦想成真。第二: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远远优于天天盯着下属的缺点一天,女儿同学的家长找马哈维亚投诉,其儿子被马哈维亚的女儿打了,可马哈维亚却误以为是自己的侄子打的,在其妻子告诉是自己的女儿打的男同学后,马哈维亚真诚给其女儿同学家长致歉后,并没有狠狠地责怪其女儿,而是心平气和询问女儿如何把自己的男同学打了,女儿就把打自己男同学的原因告诉了马哈维亚同时当着马哈维亚的面模拟表演了打自己男同学的过程,这一过程让马哈维亚发现了自己的女儿具备当摔跤手的潜质,便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女儿训练培养成摔跤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某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总是喜欢盯着下属的缺点不放,下属一旦在工作上失误或犯错,某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就把下属工作上的失误或犯错归咎到下属的缺点上,不是过度放大狠狠地批评,就是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总之在这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心目中下属就是“蠢猪,一无是处”,可却从不下属失误或犯错的过程中发现下属的可贵之处,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某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越来越对下属没有信心,下属越来越感到自己无用,可想而知,最终这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带出的企业团队会是什么样的团队,绝对是一群绵羊。假如当初马哈维亚如某些企业领导或管理者的做法,把自己心中的一股怨气全部发泄到自己女儿身上“恼恨自己生不出儿子,逮着自己的女儿如此给自己招惹是非的机会狠狠地揍一顿女儿”,直接产生的后果:(第一:马哈维亚越来越沮丧,甚至会抑郁而终;第二:女儿越来越胆小怕事,越来越恐怖自己的父亲),绝对培养不出国际摔跤比赛的金牌女冠军;但马哈维亚没有对自己的女儿发火,而正是自己心中的梦想让其耐心询问了女儿与其男同学打架的过程,从中发现了女儿的潜质——具备当当摔跤手,可以帮其实现梦想,所以马哈维亚说“金牌谁拿都一样,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第三:寻找改善下属缺点的方法远远优于抱怨下属的不足马哈维亚在训练培养自己女儿成为摔跤手的过程中,得出一个规律“她们要与强手对练”,于是则安排了自己的侄子与自己的女儿实地练习摔跤技巧,可自己的女儿总是被自己的侄子轻轻打败,马哈维亚思考发现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体魄弱懦,需要补充营养,则亲自为女儿制作鸡肉饭菜,补充女儿的营养不足,增强女儿的体能,提高女儿的体质,同时为女儿制定了增强体质的训练方案,并亲自监督与指导落实实施。第四:把精力放在值得培养的下属身上远远优于抱怨下属马哈维亚的侄子和马哈维亚的女儿陪练过程中,马哈维亚同样发现其侄子并不具备当摔跤手的潜质,所以没有去责怪其侄子不争气或痛批其侄子,而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培养具备当摔跤手潜质的女儿身上。第五:积极为下属创造成长、发展的机会马哈维亚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比赛,便在报名处遭受到了拒绝,但马哈维亚没有放弃,而是与报名登记处负责人据理力争,甚至到了要暴打报名登记处负责人的地步,为自己的女儿争取到了参加摔跤比赛的机会。马哈维亚的女儿屡屡获得国内摔跤比赛的冠军,蝉联印度国家全国摔跤比赛三连冠,为了女儿的进一步成长,为了让自己的梦想真正实现,把女儿送到了印度体育学院进行深造学习,给予女儿更高的成长平台与机会。当女儿的教练发现马哈维亚训练自己女儿吉塔的方法与其相背时,立刻报告了学院的领导,要求开除吉塔和巴比塔,马哈维亚此时苦苦哀求学院领导和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拿出了女儿之前获奖的证明,并向学院领导表露心迹“一个疯狂的摔跤父亲只想为祖国赢得一枚金牌”,目的就是印度体育学院不要开除其女儿,最终为自己的女儿再次赢得了成长与发展机会。第六:鼓励下属,完善方法,远远优于抱怨下属的失败马哈维亚的女儿第一次参加比赛失败了,但马哈维亚并没有去责怪女儿,而是自己在思考失败的原因与解决的方法,当其女儿向马哈维亚道歉“没有打好时”,马哈维亚则郑重告诉其女儿“你打得很好”,之后马哈维亚则是思考自己的训练方案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调整。第七:与教练紧密配合,一步一步把女儿培养过程国际冠军马哈维亚送女儿到印度体育学院深造时,将女儿的情况详细说给教练,以求教练能对其女儿有针对性的施教与培养;在印度体育学院深造过程中,马哈维亚发现教练没有发现女儿的擅长—进攻,而是针对女儿的弱点—防守进行施教与训练,马哈维亚则与教练沟通,但没有得到教练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哈维亚并没有让自己的女儿停止向教练学习,而是在自己的女儿向教练学习过程中,着重针对女儿的擅长—进攻加以强化训练,双管齐下一步一步把女儿培养成了国际摔跤冠军。而目前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聘请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咨询师后,就认为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咨询师是万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与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咨询师充分沟通,哪怕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咨询师找其沟通,要不躲避,要不敷衍,假如遇到了像《摔跤吧,爸爸》剧中吉塔的教练,企业岂不是越带越走入歧途了吗?第八:与下属共同面对远远优于过早放弃下属马哈维亚为了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不让其穿印度的女人类服装,将其女儿的长发直接剪短成男人的发型,可想而知,女儿吉塔和巴比塔需要多大的勇气面对同学与村民的背后指点与嘲笑,鉴于此,马哈维亚选择与女儿共同面对,与女儿一同上街。吉塔在接连比赛失败的情况下,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深深知道了自己的行为狠狠刺伤了父亲(把头发留长、私自吃辛辣食品、完全抛弃父亲教自己的方法、不听父亲与妹妹的劝告、放纵自己的行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等),可内心非常渴望能听到父亲与自己对话,但又怕父亲责怪自己,在妹妹的鼓励下,拨通了家中的电话,此时的马哈维亚不想接听女儿的电话,思想上一直在做自我挣扎与斗争,但最终还是站起来接听了女儿吉塔的电话,通话后当场决定到女儿深造的城市,配合印度体育学院训练女儿(5点-7点亲自训练女儿,7点后女儿返回学校接受教练的训练),与女儿共同面对,终于让女儿拾起信心,一步一步登上领奖台,终于获得了55公斤级的国际摔跤比赛冠军。第九:该放手时一定要彻底放手,学会让下属独立走路与成长吉塔在英联邦国际摔跤比赛中,得到了父亲马哈维亚的一路指点与现场的鼓励、肯定,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决赛比赛开始时,马哈维亚却被骗入了一间封闭的房间而不能亲临比赛现场,虽使出了浑身解数,仍是不能出这间封闭房间,只好在房间内默默祝福女儿。吉塔在父亲马哈维亚不在现场的情况下,虽然顺利赢得了第一回合,但不断巡视观众席却没有发现父亲在现场,内心焦灼不安,信心度马上大大降低,在第二回合严重失利,被对手顺利扳回一局,进入第三回合,吉塔仍然在观众席看不到其父亲马哈维亚的身影,内心脆弱,一路处于下风,就在最后的22秒钟,绝望中冷静下来思考突破的方法,想起了父亲马哈维亚教其游泳时的话语“女儿,我不能永远救你,你要学会自己救你自己”和父亲看过其上届比赛后的视频给予的指点“你要做假动作,声东击西”,彻底打败了对手,登上了国际摔跤比赛的冠军宝座,终于实现了为自己的祖国赢得一枚金牌的愿望。

第十:与下属分享荣誉远远优于抢夺下属的荣誉吉塔领奖后,其父亲马哈维亚也终于脱困来到了比赛现场,马哈维亚面对吉塔,激动得热泪盈眶,吉塔双手把金牌恭送给父亲马哈维亚,吉塔深深知道“若没有父亲,她是无法获得金牌的”,但是马哈维亚并没有将金牌给自己戴上,而是欣赏后双手为女儿吉塔戴上了金牌,第一句话“你是我的骄傲”,此时的吉塔内心是充满了荣耀、感激,马哈维亚此时没有忘记自己的二女儿巴比塔,同时将两个女儿揽入怀中,此时马哈维亚与两个女儿共享荣誉以及给予的鼓励和肯定,所以在随后的国际比赛中吉塔屡获金牌,巴比塔屡获银牌。★  ★  ★  ★  ★  ★  ★  ★  ★  ★分享是一种美德,分享是一种胸怀,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