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唤醒北京立交桥下灰色空间? 专家提复兴环城公园方案
提到立交桥下空间,大部分人的印象是“脏乱”、“灰暗”,与美挂不上边,也影响了城市整体的美化。据交通部门统计,北京五环路内(含五环路)立交桥下空间可利用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这一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的空间目前是如何利用的呢?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本市立交桥下空间目前大量闲置,部分用做内部停车场,还有被占用作为办公甚至居住空间的情况,几乎与城市居民公共空间完全分隔。如何唤醒这些灰色空间?立交桥及其附属空间如何实现更新升级?规划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左安门桥西侧京津轻轨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熊菀婷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研究》课题 指导老师:侯晓蕾 助教:刘欣)
现状1
消极利用 “汽车坟墓”盘踞桥下
国贸桥下的闲置空间
国贸桥东南方向,桥下空间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完全没有利用的空地,另一部分占地大约10平方米左右,摆了几辆自行车和破旧座椅,是该路段维护红绿灯的工作人员的活动区域。
“桥下空出的这块地儿您知道做什么用途吗?”“不知道,我只是负责红绿灯维护,这小块地方是给我们活动的,您说的那边就不清楚了。”一位声称交通部门负责红绿灯维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朝国贸桥的西南方向继续行进,发现这侧立交桥下有数座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这是国贸桥综合执法站的办公地点。再往西北、西南方向行走,桥下无一例外都是各单位包用的内部停车场,外来车辆不能进入。
记者注意到,国贸桥下约5000余平方米的内部停车场中,只停放了零散的十余辆小汽车,不少汽车上已经积攒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大部分空间的围栏内空无一物。
在国贸桥向西延伸约有两三千平方米的桥下空间内,记者看到一座两层临建房坐落其中,其余空地上零散地摆放了一些建筑板材。透过临建房的窗户可以看到内有床铺、晾晒的衣服,显然有人居住在这里。经过询问,记者了解到,这部分桥下空间的使用单位是什刹海商务服务中心,居住在此的值班员表示不清楚单位计划将这部分空间用作什么用途。
在东二环的光明桥、西三环的丽泽桥、北四环的惠新东桥等地,桥下空间也被封闭,空置的停车位和“汽车坟墓”占用了大片区域。
桥下空间能否告别冷冰冰的栅栏,成为周边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现状2
美感缺失 交通安全暗藏隐患
大量闲置的立交桥下空间,也成为环境卫生的薄弱地带,不少立交桥下甚至堆放了许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不仅破坏城市美观,还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造成隐患。
十里河立交桥下的建筑垃圾
在十里河的铁路高架桥下,板材、砖头、沙土、垃圾等随处可见,一阵风吹过,沙尘扑面而来。家住附近的林大爷告诉记者,比起早些年违建扎堆儿的情况,现在十里河高架桥下的环境好些了,还简单设置了一些座椅和雕塑,但是卫生状态太差,也没有绿化景观,居民们都不喜欢在桥下停留,“出门遛弯尽量躲着走。”
桥下灰色空间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将其变为赏心悦目的公共空间呢?
解决之道
复兴环城公园 加强空间历史气息
由央美建院教授侯晓蕾等老师担任导师的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近日发布了对北京二环、三环桥下空间景观更新研究的调研报告。
高架桥环城公园概念图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
工作室针对二环立交桥的位置特点,结合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出了复兴环城公园的设计方案。二环路所在的位置正是北京旧城城墙,二环路就是在老城墙的基础上建造的。随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拆毁了大部分城墙,现如今只有少部分的城楼和城墙保留。由此,城墙环城公园的复兴是否可以转化为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提升,形成连贯一体的景观面貌?这成为央美建院十七工作室关注的焦点。他们建议,在立交桥桥下空间改造中依托护城河的现有景观,加入历史文化元素,加强空间的历史人文气息,从而树立二环独立的空间特性。“复兴城市公园的设计是想把二环上城门楼形成的点用立交桥下景观的线联系起来,由此来修补被割裂的城市空间。”侯晓蕾说。
不仅如此,针对已有一定绿化的立交桥也能进行设计和提升。侯晓蕾以处于二环西北方向的西直门桥为例向记者解释:“高架桥的出现造成了交通的混杂性,因此,景观的更新策略不应只有简单绿化,更要增强景观特点和标识性,梳理交通‘死结’,解放迷失的车辆和行人。”央美建院十七工作室对西直门桥4块封闭环岛改造的设计方案,就是将其改变成4块引导人行的四色园,在塑造场地独特性的基础上给过往车辆提供方向标识,由此来取代单调、重复的绿化设施。
西直门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马秀清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研究》课题 指导老师:侯晓蕾 助教:刘欣)
人文关怀
补齐设施短板 充分考虑市民需求
除了景观提升,立交桥下空间提升更新的重点是要注重人文关怀。“光好看还不行,更要好用。”侯晓蕾说。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市民都有在立交桥下空间休闲放松的需求,但是现有利用方式却并未考虑到市民需求。
燕莎桥下的滨水空间利用现状
东三环亮马河一带,两岸风景令人赏心悦目。然而,经过燕莎桥,桥下水域变得灰暗起来,不仅没有任何灯光装饰,也没有绿植。在附近散步的居民王大爷告诉记者,他没事就爱在河边垂钓,但是夏天晒冬天风大,慢慢垂钓爱好者都看中了燕莎桥下的水域,桥体可以为垂钓者遮挡阳光和寒风。“后来桥下这块地方被栏杆围起来了,大家也没法进去钓鱼,我们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就又减少一块。”王大爷说,燕莎桥下景观能否和亮马河两岸的美景保持一致,把桥下空间也利用起来服务市民生活成了附近居民关切的问题。
不止燕莎桥,在左安门桥附近居住的市民也有在桥下活动的需求。在长约100米的左安门桥西半段,周边围绕着绿地公园,时常有附近居民前来运动。有居民组成十来人左右的队伍在此跳广场舞,也有居民自发在桥下空间划出羽毛球场地,还有耍空竹的、唱歌的、吹唢呐的,形式多样。
央美建院十七工作室针对自发使用的立交桥附属空间如何进行景观更新也提出了设计方案。侯晓蕾说:“首先可以整合空间内不同人群的活动,实现动静分离,比如将乐器类活动,参与人数较多的广场舞活动,较激烈的体育活动,划分到相对集中的区域,减少对休闲、散步人群的干扰。”针对左安门西侧京津轨道桥的附属空间景观改造设计,十七工作室规划了跳蚤市场、阶梯剧场、小剧场、儿童活动区等不同活动空间,并置入与之匹配的功能服务装置。
他山之石
便民休闲 成空间新功能
实际上,国内外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了对立交桥下空间更新升级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多伦多就将一段三排并列的高速路高架桥改造成了具备交往、运动、表演功能的社区公园。园区里不仅设置了篮球、曲棍球、滑板等运动空间,也有安静的休闲交往空间。再比如成都立交桥下的民俗公园,就是将桥下的破碎空间整合起来,改造为展示城市形象、展现成都民俗生活的公共场所。
“对立交桥下空间的升级改造应该将城市、周边建筑一起考虑进去进行一体化设计,立交桥也是重塑城市综合利用空间的新途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表示。据悉,台湾、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逐步开始重视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参与效应和生态效应,逐渐出现了桥下广场、公园、体育健身等多种使用模式,而北京的现利用方式则偏向于经济效益和实际的功能使用,忽视了人的参与,利用方式较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