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第八章:理气在线阅读

  …………………………………………………………………………………………………………………………

  第八类:《理气》

  (21味/陈皮、橘红、香附、木香、土木香、藿香、沉香、降香、檀香、枳实、枳壳、乌药、薤白、香橼、佛手、紫苏梗、青皮、甘松、桑枝、阿魏、川楝子)

  …………………………………………………………………………………………………………………………

  《陈皮》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橘皮、橘子皮、陈橘皮、广陈皮、广橘皮、红皮、黄橘皮、贵老。

  药科——芸香科植物橘和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产地——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脾、肺。

  功效——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

  主治——咳嗽痰多,胸脘胀满,食少呕吐。

  现治——感冒,霍乱,便秘。

  参治——逆气,滞气,症瘕,卒失声,声噎不出,痰痞,痰涎,时吐清水,乳痈,胸痹,肺积在右胁下如杯(发为痈),胸中气塞短气,反胃嘈杂,脾不消谷,水饮内停,大肠闭塞,膀胱留热,五琳,泻痢,疳疟,痎疟,脚气,痃癣,寸白虫。

  药理——调中,下气,去气,止泄,止嗽,平喘,去臭,利小便,增强免疫功能,解毒(鱼蟹),抗炎,预防动脉硬化,调整消化系统,促进唾液分泌,促进胃液分泌,消除肠内积气,兴奋心脏(剂量过大可抑制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缩短出血时间,缩短凝血时间,收缩肾血管,松弛子宫,减少尿量。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气虚者忌服,自汗者忌服,咯血吐血者忌服,亡液之证者忌服,阴虚燥咳者忌

  服,胃虚有火呕吐者忌服,内有实热者慎用,痘疹灌浆时禁用。

  …………………………………………………………………………………………………………………………

  《橘红》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化州橘红、橘红皮、毛橘红、柚类橘红、柚皮橘红、兴化红、芸皮、芸红。

  药科——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果或近成熟果的外层果皮。

  产地——分布于广东西南部地区及广西钦县、博白、陆川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脾、肺。

  功效——利气,消痰,散寒,燥湿。

  主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呕恶痞闷,食积伤酒。

  现治——心悸,头眩,气喘,脾胃不和,小便不通。

  参治——风痰麻木,寒热,乳痈,痰饮,产后脾气不利,嘈杂吐水。

  药理——宽中,下气,止咳,散结,发表,镇静,抗微生物。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6克)。

  禁忌——气虚者忌服,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

  …………………………………………………………………………………………………………………………

  《香附》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莎草、香附子、香头草、雀头香、莎草根、雷公头、香头草、三棱草、回头青。

  药科——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平。

  药味——微苦、微甘、辛。

  入经——肝、脾、三焦。

  功效——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主治——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气郁不舒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现治——瘟疫,偏正头痛,耳聋闭,心腹刺痛,胃寒痛,行经腹痛,霍乱吐泻,跌打损伤。

  参治——吐血,鼻衄,尿血,下血,治一切气,风气上攻,寒凝气滞,时气寒疫,伤寒,浑身寒热,风寒袭于经络,血中虚寒,胎前产后百病,诸郁,六郁,心怔气闷,血气痛,聤耳出汁,瘰疬流注肿块,噫气吞酸,乳痈,胸腹中热,痃癖往来疼痛,胃中痰逆呕吐,饮食积聚,不思饮食,颓疝胀痛,小肠气,膀胱冷,胎气不固,赤白带下,肛门脱出,鸡眼,跗肿,脚气,宿酒不解,一切痈肿,疣,痈疽疮疡。

  药理——益气,宽中,消食,解热,保肝,利胆,大下气,利三焦,充皮毛,长须眉,调血中之气,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细胞死亡,抗病原微生物,保护胃黏膜,松弛平滑肌。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作饼热熨)。

  用量——水煎(常量6~9克),外用(适量。

  禁忌——不宜独用、多用、久用。月经先期者忌服,气虚者慎服,阴虚者忌服,血热者禁服。

  …………………………………………………………………………………………………………………………

  《木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五香、蜜香。

  药科——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产地——原产印度。我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有引种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胆、脾、胃、大肠、三焦。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止痛。

  主治——胸胁胀痛,脘腹胀痛,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泄泻腹痛,泻痢后重。

  现治——喘嗽,呕吐,多种心痛,两胁刺痛,内灼腹痛,膀胱冷痛,霍乱转筋。

  参治——一切气不和,一切走注,一切沉积水气,积年冷气,中寒气滞,冷热不调,逆气,烦渴,头目眩,腋臭,反胃,腹胀肠鸣,寒疝,疝气,偏坠小肠疝痛,下痢脓血,淋露,温疟,大便不利,小便不利,夜起尿频,阴茎故肿痛缩,痃癣症块,毒肿,疮口不合,恶蛇虺伤。

  药理——温中,和胃,止泻,安胎,强志,消毒,抗菌,降血糖,抗肿瘤,促进胃肠道蠕动,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用法——水煎,磨汁,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掺调敷,密汁涂,熬膏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

  禁忌——胃气虚弱者忌服,脏腑燥热者忌服,肺虚有热者忌服,元气虚脱者忌服,阴虚内热者忌服,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

  《土木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青木香、藏木香、祁木香、玛奴(藏名)。

  药科——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土木香的根。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肝、脾。

  功效——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

  主治——脘腹胀痛,胸胁胀痛,胸胁挫伤,岔气作痛,呕吐泻痢,胎动不安。

  现治——牙痛,胃痛,肋间神经痛。

  参治——腹泻肠鸣,细菌性痢疾。

  药理——驱虫,抑菌。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内热口干者忌服,喉干舌绛者忌用。

  …………………………………………………………………………………………………………………………

  《藿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川藿香、土藿香、野藿香、苏藿香、排香草、绿荷荷、大叶薄荷、青茎薄荷。

  药科——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全草或地上部分。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微温。

  药味——辛。

  入经——脾、胃、肺。

  功效——快气,和中,祛湿,辟秽。

  主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口臭(煎汤漱),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

  现治——急性肠炎,伤暑,外感寒邪,气不升降,遍身虚肿,心痛,胃腹冷痛。

  参治——不伏水土。寒湿,湿热,郁热,恶气,上焦壅热,脏腑虚鸣,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嘴肿,喉痹,喘咳,肺虚有寒,产前后血气刺痛,心腹冷痛,脾胃吐逆(最要之药),反胃,吐酸,饮食伤冷湿滞,胎气不安,小儿疳伤,气泻霍乱,湿疹,皮肤瘙痒,疮疥,冷露疮烂,山岚瘴疟,刀伤流血。

  药理——温中,除风,清热,解表,散邪,止渴,化痰,补卫气,益胃气,抗病毒,抑制真菌。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

  禁忌——不宜久煎。胃弱欲呕者忌服,阴虚火旺者忌服,温病热病者忌服,中焦火盛热极者禁服。

  …………………………………………………………………………………………………………………………

  《沉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蜜香、土沉香、女儿香、白木香、沉水香。

  药科——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产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苦。

  药味——辛。

  入经——脾、胃、肾。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现治——一切哮症,火不下降,七情伤感,恍惚不宁。

  参治——阴虚肾气不归原,咳嗽短气,积年痰火,冷痰虚热,水饮停积,心腹胁胀,胃冷久呃,大肠气滞,小便不利,脚气上冲。

  药理——解痉,镇静,抗菌,降血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解除肠平滑肌痉挛。

  用法——水煎(入煎剂宜后下),研末冲服,原药磨汁服,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1.5~4.5克)。

  禁忌——气虚下陷者慎用,阴虚火旺者忌服。

  …………………………………………………………………………………………………………………………

  《降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降真香、紫藤香、花梨母。

  药科——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心材。

  产地——海南、云南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肝、心、脾。

  功效——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主治——胸痹刺痛,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现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

  参治——痈疽恶毒。

  药理——解汞中毒,抗炎,镇静中枢,抑制血栓。

  用法——水煎(入煎剂宜后下),研末吞服,丸剂,散剂,外用(研细末敷患处)。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研末吞服(常量1~2克),外用(适量)。

  禁忌——便秘者禁用,血热妄行者禁服,阴虚火旺者忌服,诸疮脓多者禁用。

  …………………………………………………………………………………………………………………………

  《檀香》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檀香木、真檀、白檀、白檀香、旃檀。

  药科——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心材。

  产地——原产于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等地。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心、脾、胃、肺。

  功效——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

  现治——心绞痛,冠心病,乳腺增生,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痛,痛经。

  参治——气厥,神经性胃肠病,噎膈,饮食不下,阴寒霍乱,呕吐下痢。

  药理——利尿,抗菌,麻痹小肠。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磨汁涂)。

  用量——水煎(常量3~6克),外用(适量)。

  禁忌——阴虚火盛者忌服,动血致嗽者忌服。

  …………………………………………………………………………………………………………………………

  《枳实》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炒枳实、鹅眼枳实。

  药科——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幼果。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西和四川、福建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微寒。

  药味——酸、苦、辛。

  入经——脾、胃。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主治——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脘腹痞满胀痛,饮食积滞,湿热泻痢,热结便秘,里急后重。

  现治——出血性紫癜,水肿。

  参治——闷乱不安,烦满不得卧,风疹,伤寒,逆气,败血,寒热结,胸痹痛,小儿头疮,上气喘咳,胃中湿热,胸胁痰癖,两胁疼痛,产后腹痛,肾内伤冷,肠风下血,妇人阴肿坚痛,麻豆苦痒。

  药理——消食,止痢,宽肠,强心,明目,解热,杀虫,利五脏,安胃气,长肌肉,破结实,破积坚,抗菌,抗炎,败毒,镇痛,抗病毒,抗氧化,抗变态反应,抑制中枢,收缩血管,增加心输血量。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慎用,脾胃虚弱者忌服,气虚者忌服。

  …………………………………………………………………………………………………………………………

  《枳壳》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只壳、商壳、炒枳实。

  药科——芸香科植物酸橙接近成熟的果实。

  产地——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主产于江西、湖南、四川。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酸、苦、辛。

  入经——脾、胃。

  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主治——胸胁气滞,胀满产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

  现治——小儿惊气,牙齿疼痛,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参治——吐逆作搐,眼睛斜视,手足掣疭,五积六聚,痰涎塑塞,噫气,心下痞闷作痛,右胁痛胀,产后生肠不收,直肠脱垂,肠风下血不止,大便下血,小儿秘涩,风疹痒不止,小儿软疖。

  药理——抑尿,抗休克,升高血压,抑制胃肠运动。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水洗或炒热熨)。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大剂量15~60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慎用,胎前产后者忌用,脾胃虚弱者慎用,气血弱者忌用,肺气虚弱者忌用。

  …………………………………………………………………………………………………………………………

  《乌药》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天台乌、天台乌药、台乌、台乌药、矮樟根、鲫鱼姜、香桂樟、铜钱柴、矮樟。

  药科——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

  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脾、肺、肾、膀。

  功效——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主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小便频数,脚气。

  现治——小儿慢惊,瘫痪,头目旋晕,浑身胀痛,霍乱,跌打损伤。

  参治——治一切气,除一切冷,一切气痛,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气血凝滞,风气攻四肢,遍身顽麻,风湿麻痹,昏沉抽搐,筋脉拘挛,语言蹇涩,天行疫瘴,冷热,七情郁结,喘息欲绝,妇人血风,胎前产后血气不和,产后逆气,产后头痛,产后腹痛,冷汗,气厥头痛,咽喉闭痛,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痰食稽留,心腹气痛,两胁刺痛,肾经虚寒,小儿疳积,小肠疝气,吐泻肠呜,室女月经不调,室女月经赤浊,白浊,泻血,血痢,小儿腹中诸虫,脚膝软弱,肿胀,痈疖,疥癞。

  药理——止血,破瘀,消胀,泄满,平喘,保肝,抗菌,抗癌,抗组胺,增强胃肠活动,抗单纯疱疹病毒。

  用法——水煎,磨汁,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不可见火。不可多服。孕妇忌服,妇女月经先期者忌服,一切阴虚内热病不宜服,气虚者忌服,体虚者慎服,口渴口干者忌服,小便短赤者忌服。

  …………………………………………………………………………………………………………………………

  《薤白》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野薤、薤根、薤白头、野葱、野蒜、小独蒜、蕌头、野白头。

  药科——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鳞茎。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心、胃、肺、大肠。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主治——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泻痢后重。

  现治——心绞痛,慢性肠炎,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霍乱。

  参治——奔豚气痛,食鱼骨鲠,短气,鼻渊,干呕,胸背痛,气结在胸,腹内冷痛,妊娠胎动,小儿疳痢,菌痢,赤白痢疾,扭伤肿痛,手足瘑疮,灸疮肿痛。

  药理——抗菌,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用量——水煎(常量4.5~9克),外用(适量)。

  禁忌——发热者慎服,气虚者慎服,阴虚者忌服。

  …………………………………………………………………………………………………………………………

  《香橼》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香橼柑、香泡树、枸橼、钩缘干、佛手柑、香圆。

  药科——芸香科植物香圆的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酸、苦、辛。

  入经——肝、脾、肺。

  功效——舒肝,理气,宽中,化痰。

  主治——呕吐噫气,痰多咳嗽,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脘腹痞满。

  现治——头风,腹痛,肝痛。

  参治——气逆,气痛,久哮,胸闷,心头痰水,食滞胃胀痛,不进饮食,臌胀,三日疟,腰脚气。

  药理——下气,去气,利水,利膈,通经,舒郁,健脾,进食,开胸膈,理肺气,抗炎,抗病毒,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温和刺激胃肠道,排除肠内积气。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孕妇忌服,气虚者慎服,阴虚血燥者忌服。

  …………………………………………………………………………………………………………………………

  《佛手》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广佛手、佛手果、佛手柑、五指柑、密罗柑、佛手柑、手柑。

  药科——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

  产地——分布于广东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酸、苦、辛。

  入经——肝、脾、肺。

  功效——舒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胸胁胀痛,肝胃气滞,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现治——小儿传染性肝炎。

  参治——滞气,症瘕,面寒痛,瘰疬,心下气痛,湿痰咳咳(煮酒饮),胃寒痰,肝胃气痛,噎膈反胃,痢下后重,臌胀发肿。

  药理——化痰,平喘,破积,辟恶,消食,暖胃,补肝,解酒,解痉,抗炎,降血压,抑制中枢,抑制心脏,抑制肠管,抗气管过敏,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减少肾上腺抗坏血酸耗竭。

  用法——水煎,泡茶。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无气滞症状者慎服,阴虚有火者忌服。

  …………………………………………………………………………………………………………………………

  《紫苏梗》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紫苏茎、紫苏杆、紫苏草、苏梗、苏茎、紫苏枝茎。

  药科——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

  产地——我国广泛种植。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脾、肺。

  功效——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主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暖气呕吐,胎动不安。

  现治——吐血,水肿,

  参治——衄血,伤寒,温病瘥后,上气暴咳,胸闷恶心,心腹气滞,不思饮食,脚气。

  药理——促进子宫内膜腺体增长。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4.5~9克)。

  禁忌——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

  《青皮》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青橘皮、青柑皮、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

  药科——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产地——在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

  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肝、胆、胃。

  功效——舒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乳癖,乳痈,胸胁胀痛,脘腹胀痛,疝气疼痛,食积气滞。

  现治——乳癌。乳房内有核如指头。

  参治——久积忧郁,肝气郁结,多怒,积结,坚癖,结癖,伤寒呃逆,吐逆,乳肿,痰水,心胃久痛,疝气冲筑,左胁有积气,胁肋刺痛如击如裂,下焦诸湿,疟疾寒热,小便牵强作痛。

  药理——解热,下食,平喘,祛痰,保肝,利胆,疏肝胆,泻肺气,抗休克,增强心肌,调整胃肠功能。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

  用量——水煎(常量3~9克)。

  禁忌——老弱虚羸者忌服,气虚者忌服,有汗者忌服。

  …………………………………………………………………………………………………………………………

  《甘松》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香松、甘松香、甘香松。

  药科——来源于败酱科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

  产地——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甘、辛。

  入经——脾、胃。

  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

  主治——易惊,癔病,牙痛,呕吐,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脚肿。

  现治——神经衰弱,失眠,各种肠胃疼痛,神经性胃痛,肠胃痉挛。

  参治——癔病,痰眩,肾虚,湿脚气。

  药理——收湿,拔毒,镇静,抑菌,抗微生物,调整心律,松弛平滑肌。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泡汤漱口,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用量——水煎(常量3~6克),外用(适量)。

  禁忌——气虚血热者慎服。

  …………………………………………………………………………………………………………………………

  《桑枝》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桑条。

  药科——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嫩枝。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药类——理气。

  药性——平。

  药味——苦。

  入经——肝。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风湿痹痛,肌体风痒,水肿脚气。

  现治——高血压,紫癜风。

  参治——头面身体悉肿,眼昏涩,内外障及翳膜,唾脓血不止,多痰喘嗽,风热臂痛,水气脚气。

  药理——提高免疫功能,抗炎。

  用法——水煎,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用量——水煎(常量15~30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忌服,寒饮束肺者忌服。

  …………………………………………………………………………………………………………………………

  《阿魏》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阿虞、臭阿魏、魏去疾、五彩魏、熏渠、哈昔泥、阿虞、形虞、细叶阿魏。

  药科——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

  产地——分布于新疆西部。

  药类——理气。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脾、胃。

  功效——消积,化瘕,散痞,杀虫。

  主治——肉食积滞,腹中痞块,瘀血瘾瘕,虫积腹痛。

  现治——神经衰弱,牙痛,慢性气管炎,白虎风。

  参治——一切痞块症瘕,诸积,气积,血气成积,败精恶物不出,结块疼痛,疝,寒热无已,身体疼痛不可忍,痛连背膂,引胁肋疼痛,不思饮食,心腹膨满,腹如蜘蛛状,小便白浊,疟疾,疟母。

  药理——抗炎,抗过敏,增加心率,免疫抑制,终止妊娠。

  用法——丸剂,散剂,外用(熬制药膏或研末入膏药内敷贴)。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1~1.5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忌服,脾胃虚弱者忌服。

  …………………………………………………………………………………………………………………………

  《川楝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川楝实、楝子、苦楝子、楝树果、川楝树子、金铃子、楝实、练实、仁枣。

  药科——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药类——理气。

  药性——寒。

  药味——苦。

  入经——肝、小肠、膀胱。

  功效——行气,止痛,舒肝,驱虫。

  主治——胸胁胀痛,脘腹胀痛,虫积腹痛,疝痛。

  现治——急性乳腺炎,肋间神经痛,大小便不通。

  参治——头癣,耳有恶疮,热厥心痛,妊娠心气痛,小儿五疳,病在下焦,闭塞下元,小肠庙痛,肾消膏淋,膀胱疝气,寒疝,偏坠,脏毒下血,冻疮。

  药理——驱虫,抑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4.5~9克),外用(适量)。

  禁忌——有小毒。脾胃虚寒者忌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