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未成,神秘依旧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被书名所吸引的,尤其是“破译……神秘基因“的字样,很令人期待。一直以来,欧洲大陆上有两个长期处于流浪状态下的民族,一个是吉普赛人,一个是犹太人。但两个民族的总体性格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吉卜赛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热爱自由,而犹太人则要低调得多,他们历经磨难,虔诚内敛,不喜张扬,充满智慧。然而两个民族对当今世界的贡献,却是后者远远超出了前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神秘基因”造成这种情况呢?这不由得我感到好奇。

这不,这本书封面和封底选取了《导言》中最吸引人的一连串的耀眼的名字,有思想家、画家、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作家。这些犹太人的名字之响亮,只要稍微接触过西方文化知识的人都会对其中的一二人能到耳熟能详的程度。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一本书抱有一定的期待吗?

然而,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却大感失望。因为其中丝毫没有涉及《导言》中的那些光辉的人物,本书的第十章在十八世纪戛然而止,也就是说我一开始的好奇恐怕要失落了一大半了。

那么这本书是否做到了对“神秘基因”的“破译”了呢?“神秘基因”当然是看不见的,因为作者并不是以科学客观为指导原则,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文学性的作品,或者说是一个依赖于犹太民族发展历史的故事性普及作品。

作为“上帝的国度”,书没有从“上帝”开始,而是从亚布拉罕开始的,这就省略了很多《旧约》中那些广为人知的故事,如《创世纪》、《伊甸园》、《失乐园》、《巴比尔塔》等含宗教意义的故事,从而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本犹太人的成长史。但由于缺少近现代部分的着力叙述,这本书更像是通俗版的犹太人古代史。而因为局限于犹太人的历史,所以《圣经》中《新约》的部分也就阙如了。

作者是使用文学手法进行叙述的,但这种叙述并不是融汇贯通的宏观叙述,而是在局部位置上(事前事后)以“我想”之类的随感和点评,而且丝毫没有涉及犹太人的日常习俗和优秀品质,以及宗教情结所带来的苦难。在引用一些以往的资料上,也只是一般性的转述,而丝毫没有注明任何出处。如果说,只看《旧约故事》的话,我宁可选择《圣经故事》或《漫话圣经》中的《旧约》部分来看,以便离开作者一再使用的“首先,其次,再次”的总结式发言——因为这样未免有点强加于人了。

相对而言,这本书的水准尚不及1993年天津人民出版出版的《流亡的神话:犹太人的文化史》,至于“破译”二字恐怕也要用修辞上的观点才能解释清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