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青丘、寨子、苑家庄……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苑家庄度过的,村西是青邱,村南跨过丹河就是寨子。

我们家的亲戚几乎都是附近村里的。比如我父亲的姥姥家是寨子村,他姨跟我姥姥一个村,而且还是邻居。我父母的婚事就是我的那个姨姥姥介绍的。另外我的姨家就是寨子村南的潘家辛,所以小时候走亲戚不偏道,老亲少亲,一圈走完。

丹河没污染、断流前,风景很是优美,尤其寨子村后的古冢,每到春天,碧绿一片,矗立在丹河南岸,显得格外高大,跟座小山差不多。据我老娘说,在冢子的北面,还有一排石人、石羊,一直延伸到丹河岸边,她们小时候还时常爬上去玩,大概是兴修水利的时候吧,埋在地下了,这个线索我一定会记下的。毕竟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记忆中还有寨子村后的圩子墙,或许是小时候的缘故吧,总是觉得高不可攀。说到寨子村,最值得一提的是,手工制作过门钱的技艺。方圆几十里,过年张贴的过门钱,大都出自寨子村。我的舅姥爷【我父亲的舅】就有一手制作过门钱的好手艺,我见过一次,至今印象深刻,冬天坐在炕头上,扁型木棒敲打着刻刀,上下翻飞,纸屑乱迸,中途还要转换各种刻刀,以适应各种图案花纹。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那双手,久握刻刀的缘故吧,已经不能伸直,基本已成握拳状。

苑家庄是个很小的村子,甚至还不是一个自然村,青邱村管辖。苑家庄有种菠菜的传统,因为水质好,种出来的菠菜口感也好,苑家庄的菠菜在十里八里的还是小有名气的。

姥姥家在村南,顺着下坡,就能走到丹河的北岸,那时的丹河水真清啊!鱼虾蟹不必说,我和表哥们还曾经抓到过一条水蛇,轮番把水蛇扎在腰间,摆各种姿势,以示勇敢!最有趣还是春天,河道解冻的时候,大块浮冰顺河漂向下游,我和表哥们手持梧桐杆,【那时咱这里竹竿很少】选比较大的浮冰跳上去,和划竹排差不多,用杆子支撑,防止浮冰撞在岸上,然后顺流而下。现在想来后怕,当时来说真是心旷神怡!最远有一次我们漂到了青田胡村北,然后弃“船”上岸,徒步回家,那次不知怎么的让舅知道了,把三个表哥好揍!当然我也象征性的挨了几下。

现在的丹河两岸,早已风光不再了。古冢因为开垦、取土、疯狂盗掘【十几年前盗墓贼还用炸药在深夜炸过一次】等原因,规模已经很小了。前些年古冢南侧建起了一座小庙,以及政府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才保住了古冢现有的规模。

自从丹河上游建了造纸厂,丹河的好日子算是彻底终结了,毫无节制的排放,弄的丹河两岸臭气熏天。我经历过的最厉害的一次,就是和舅去葱地干活,还不到黑天,蚊子早已吸附满腿,直接不用拍,用手顺腿一捋,满手满腿都是死蚊子,触目惊心。以至于他们村夏天晚上没有出来乘凉的,一到黑天,都是坐在蚊帐里一家人聊天。

童年的美好,只能留存记忆了,哑巴沟的景致早已不可辨寻。一切美好都已面目全非,远了……远了…………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0)

相关推荐

  • 铜井有条寨子河

    寨子河发源于铜井镇鲁庄西北的三山沟,大山岩岩,深沟隐隐,出沟时已是清流急湍.水漫河滩.在寨子水库(现在已修建改称香山湖)坝头处,又汇入了从白衣庵牡丹洞泉水而来的山涧激流,漫过范家庄.鲁庄等家东的大河滩 ...

  • 【泽州记忆】自行车上的豆蔻年华

    [泽州记忆] 自行车上的豆蔻年华 ✿  靳燕清 作者简介 靳燕清  晋城泽州人,锦溪社友,晋城市太行乡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城区工作站副站长.业余时间爱好写作,钟情乡土文学,挖掘民俗故事,常有地名.民 ...

  • 祭旧寨子村老庙神位搬迁文

    维:庚子仲冬廿九旧寨子村老庙神位搬迁告曰 巍巍终南,绵绵少陵,皇天后土,旧寨于兹.古名寨子,起始万历,康熙年间,村民北迁,遂为新寨,一村二分,祖脉相承. 民风淳朴,村约厚重,耕读传家,世代秉承,勤劳善 ...

  • 铜汉庄的故事

    位于沂南县铜井镇驻地东南4公里处的铜汉庄村,原名穷汉庄.冯氏一族在明末流落到此地,房无半间,地无一厘,靠看护高家坟茔为生,人称穷汉庄.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冯家嫌穷汉庄村名不雅,又因铜井盛产铜.金, ...

  • 连进强丨二姐

    阴历十月一我回老家给父母上坟时,已经进入天命之年的二姐不住地念叨着.咱小时侯日子过得真是艰难,家里经常连吃盐的钱都没有,那次我去村头小河里捉了半盆螃蟹,卖给一个外地来收螃蟹的卖了五分钱,回去给家里买了 ...

  • 铜汉庄的高家祖林

    在明朝的崇祯皇帝之前,高家就出过两位驸马,一位进士,家族进入第一次鼎盛时期. 这高氏家族的祖林墓地就在沂南县铜井镇的铜汉庄家东,虽然风水很好,但曾一度缺水. 在明崇祯1641年,高督堂省亲回京以寨子河 ...

  • 二姨(二)

    母亲比二姨小十多岁,但和二姨感情极好,我们两家离得也近,隔着两个村,有五里路的样子.母亲回娘家,正好路过二姨家,有时就和二姨一起回去,回来时,再在二姨家待会儿. 我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带我去二姨家. 从 ...

  • 散文《梦见慈祥的外婆》赵丽

    连着三天了,每晚梦见外婆.还是记忆中慈祥的模样. 大概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妈妈身体原因,把我送回兴县爷爷家生活.有一次外公回城开会,碰到爷爷带着我去单位,发现我瘦了好多,回家就跟外婆叨啰.外婆一听 ...

  • 活的村名里有消失了的姓 || 作者 杨进荣

    活的村名里有消失了的姓 作者    |    杨进荣 我喜欢骑一辆自行车,有点破旧,但还能骑行.骑上它,在沟岔塬川里乱窜,说不清要为什么,但想在炊烟缥缈的地方,觅求得一点今古的息息相通. 从会宁县刘家 ...

  • 乡情琐忆‖抠仙家·摸仙家·照仙家

    ​在我们寿光,把蝉的幼虫叫"仙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在给一些东西起名时,确实有"两把刷子". "仙家"这个名字起的很贴切,听说蝉从下籽到幼虫 ...

  • 乡情琐忆‖大哥家的骡子好酒量

    ​喝酒,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就大半斤的酒量.当然也有酒量大的,一斤二斤的喝的稀松平常,那是少数. 邻居大哥,养着一头骡子,农闲时节就套上骡子赶着大车去山上.窑厂"拉脚",("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乡情琐忆‖挖炭泥

    小时候,虽说吃的不好,但是没饿着.因为小嘛,饭量也轻,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就够了.父亲在外工作,省下的粮票还能补贴家用.劳力壮的就有些窘迫了,干活多,饭量大,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细粮换粗粮的调剂,比如麦子 ...

  • 乡情琐忆‖白蒿芽·扒拉儿·烟袋杆

    ​一开春,白蒿芽就冒出来了,一到这个时节,俺嫲嫲就开始忙活开了-- 白蒿芽又叫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胆退黄的功效. 俺嫲嫲可不懂什么"茵陈",什么"功 ...

  • 乡情琐忆‖二大爷打猎

    ​邻居二大爷是"神枪手",一开始玩"洋铳",后来玩土炮(一种短筒土枪)再后来玩长瞄(长筒猎枪),至于什么气枪弹弓之类简直不值一提. 洋铳不像枪支,没有" ...

  • 乡情琐忆‖又是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是歌曲中唱的. "风筝"是课本或普通话中的叫法,在我们老家把风筝叫"鹞子",风筝的叫法也就最近几十年的 ...

  • 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以没有北门,后埠成了圩子墙的一部分. 后埠成东西走向.绵延一二里路,高约三丈有余.由 ...

  • 乡情琐忆‖“开火”旧事

    ​小时候"开火",(分成两队,扔石子土块,模拟战争,冲锋)把小叔的头打破了.他一露头,我正好扔过去一块硬土坷垃,正中脑门,瞬间淌血.一见血,他捂着头哭着回家了,我也吓得哭着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