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唱的吐字与咬字,讲究口型。口型不是任意
归韵不是押韵。押韵着重于韵母的韵腹和韵尾;归韵则包含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叫介音,是决定口型的依据;韵腹对于字的韵辙,起决定性作用;韵尾则是字音的收尾。三者在演唱的出字、行腔和收尾的不同阶段中各有不同的功能而又互相衔接、圆润贯通。其中韵腹占有特殊的位置,它在演唱中常常有较长的行腔,而且有些字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甚至韵头和韵尾都没有,但不能没有韵腹。不同的韵母是由不同的元音充当的。有些韵母是单元音韵母,如上例中的“不”字,韵母为u;有些韵母是复元音韵母,如上例中的“开”字,韵母为ai;有些韵母带有n或ng,叫带鼻音韵母,如上例中的“面”字,韵母为ian。它们的发音口形都互有区别。发出u(乌)、ai(哀)、ian(烟)的口形,显然是不一样的。
传统音韵学把不同字音的口形分成若干类型,到了清代潘来著《音类》,肯定了四种口型,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与撮口呼,简称“四呼”。他说:“凡音皆自内而外,初发于喉,平舌舒唇,谓之开口;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敛唇而蓄之,声满颐辅之间,谓之合口;蹙唇而成声,谓之撮口。”
这个分类,颇具音理,对于汉语语音学是一个重要贡献。“四呼”作为口形的四种类型,直到当代汉语拼音出台以后,仍然沿用,并且将它当做韵母的四个分类,用语音学的科学原理,对四呼做了新的界定:
齐齿呼的韵母,是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合口呼的韵母,是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撮口呼的韵母,是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
开口呼的韵母,是没有韵头,以a、o、e为主要元音的韵母。或说: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ü的韵母。
由此可知:四呼做为四种口型,是根据韵头韵腹的不同的元音而决定的。所以说:归韵决定口型。
我们可以这样阐明口型与归韵的关系:四呼做为四种口型,既然是由韵头或韵腹中不同的元音决定的,这就为归韵决定口型提供了语音学的根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口型对归韵的反作用,因为归韵总是要通过口型来实现的。在归韵决定口型的基础上,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归韵决定口型,口型服务于归韵。归韵是决定口型的依据,口型是实现归韵的方法。没有离开归韵的口型,也没有不讲口型的归韵。正确地掌握归韵,才能有正确的口型,正确地运用口型才能实现正确的归韵。两者的辩证关系,科学地体现着汉语语音的客观规律。认清这两者的关系,不要把它们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分割开来,这在演唱和指导演唱的实践中,至关重要。忽视或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形成韵头不清或是归韵模糊,以致字韵变音,使听众对字音无从分辨,甚至带出演唱者的方言音韵,即使好的腔调也唱不出京剧的味道来。
这里所说的口型是对韵母来说的。至于声母问题,拙作《五音辨》一文中略有论不再赘述。
在京剧的吐字咬字中,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问题是收尾。在演唱中,适时适度地把韵尾交代清楚,以求把字的音韵唱得完整,叫做收尾,也叫收音,如:“来至在督察院,举目往上观”这句唱词中,“来”(lái)收在i上,唱做“1一a—i”(勒一呵一夷)。“院”(yuǎn)收在n上,唱做“u—a—n”(遇一呵一安)。“往”(wǎng)收在叩上,唱做“u—a—ng”(乌一呵一昂)。戏曲界对收尾历来都很重视。明代沈宠绥有《度曲须知》问世,把当时戏曲用韵分成五类,即:收鼻音、收抵腭、收噫音、收鸣音、收闭口音。传至清代,戈载著《词林正韵》,进一步把收尾分成六类,即:展辅收音、敛唇收音、直喉收音、穿鼻收音、抵腭收音、闭口收音,俗称“曲韵六部”,现今仍然沿用。用语音学的原理和“十三辙”的韵部来说明“曲韵六部”对人们理解收音是有帮助的。
(注: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