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原子城纪念馆,览西海郡博物馆

离开青海湖边的二郎剑景区,我驱车前往海北州的海晏县。车转了几个弯后,驶在了一片空旷的土地上,这片土地有几分苍桑,也有几分荒凉。虽是八月间,但不远处的高山上仍然残留着白雪,云团在山峰上漫卷着,不时变幻着阳光的色彩。
蓝天、白云、冰山、草地之间,倏然间凝成一幅梦幻仙境,令人神飞魄扬,浮想联翩。恨不肋插双翅,乘虚御风,翱翔其间。我痴醉于这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将镜头伸出窗外,然后对着群山和草地就是一阵乱拍。
当车行驶到青海湖环湖东路约二十几公里处,我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片金黄色的沙丘群横亘在远处的高山下。这片沙丘虽然并不是什么大沙漠,但这连绵起伏、颜色不同、形态各异的沙丘地带,却给旅途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据说,青海湖区的沙丘集中于湖东平原,这是由于青海湖西岸和北岸河流入口的沙粒,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不断东移,当风沙受到东岸的山脉阻挡后,从而导致沙粒停落,进而在湖的东岸形成沙丘。
再行不久,我来到了青海湖边的金沙湾。金沙湾的特色以金色的沙漠风光为主,这片沙漠是青海湖的一大奇观。沙丘背后就是蔚蓝的湖水,景色奇幻优美。金沙湾的成因与来路上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
金沙湾的路旁,有很多藏族人私人开设的沙滩游乐园,在这里可以不限时的体验滑沙等娱乐项目,还可以免费穿着藏服合影,另外还有骑骆驼、沙地摩托等娱乐项目。但喜欢风景的我还是热衷金色沙丘和蔚蓝湖水连接的奇幻景象。
海晏县的西海镇,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的所在地。1987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表明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撤销了221厂,将退役后的基地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为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原221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造了原子城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全称是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纪念馆的名称是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如今来到海晏县,原子城纪念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原子城纪念馆为乳白色半掩体结构,在纪念馆正面墙体上,镶嵌着三块巨大的青黑色浮雕。中间的浮雕为《自然能量》,图中央以钝性的放射状形象释放,暗示着核裂变的巨大能量。两侧的浮雕分别为《奔向和平》、《和谐共生》。
广场边耸立着源自模拟核武器研制基地独有的半掩体建筑的外保护材料,塑造的主题雕塑《聚》。螺旋上升的《聚》既有核聚变的写实,更有聚合中国人民力量、谱写宏伟诗篇之意,它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表现出原子城的历史。
纪念馆大厅内陈列着一枚“东风二号导弹”。中国的导弹研制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1967年,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远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这枚东风二号导弹,可以说是共和国核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乘客,那么导弹就是运送乘客的汽车。如果只有原子弹而没有导弹,全靠飞机投掷原子弹,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是无法适应战争需要的,现现如今导弹已成为了现代部队最常见的装备武器,成为了投掷原子弹的重要手段。
纪念馆共有五大展厅,这五大展厅记录了221厂的沧桑历程。第一展厅叫“历史抉择”,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科技人员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办我国自己的核工业的伟大壮举。
第二展厅叫“激情岁月”,通过图片、实物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221厂建设者的艰辛付出,再现了221厂第一批建设者挺进海拔三千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开始基础建设的情景。
第三展厅叫“勇攀高峰”,这个展厅复原了221厂部分核心车间工位和二号车间的生产场景。充分展现了原子弹制作过程的神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陈列了反映221厂全貌的巨型号沙盘和诸多制作原子弹所必需的仪器和器械。
第四展厅叫“东方巨响”,这个展厅利用科技含量很高的幻影成像技术,向参观者立体展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时震撼人心的场面。并选择了利用多个摄像头成像的技术,完美还原两弹试验成功的不朽画面,令观众身临其境。
第五展厅叫“共和国的记忆”,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21厂的奋斗历程。展厅内展出的每一件实物展品,都真实地反映了221厂的历史。
西海郡博物馆是一个县级博物馆,这是一座最能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场所,博物馆以汉代声名显赫的四大郡治之一的西海郡为陈展主题,通过陈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及图片,向人们展示了海晏县悠久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内的文物并不算多,但是这并不代表不值得一看,起码在这座博物馆里,可以了解到数千年前的历史。西海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王莽派兵夺取了青海湖、茶卡盐湖等地,为制造四海一统的假象,在这里设置了西海郡。
如今的海晏县,古时候属于羌地,西海郡设置两年后,西羌人兴兵攻打西海郡,企图夺回水草丰美的环湖地区。西海太守程永弃城逃走,后被王莽所杀。羌人遂即占领了西海郡。次年,王莽遣护羌校尉击破西羌,收复了西海郡。
王莽篡汉后,派王威将军出使各地,收废汉玺印,授予新政兵符印信。在博物馆的大厅中陈列的镇馆之宝“虎符石匮”,体型巨大的石匮由花岗岩整体雕琢而成,极具汉代石雕浑厚纯朴的风格,雕刻纹路十分清晰,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稀世珍品。
这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虎符石匮,曾荣登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引发了社会的轰动。王莽篡位称帝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无力顾及边疆郡县,西羌人趁机夺回了西海郡。如今,这件稀世珍宝的形象已设计成博物馆的标志。
展馆中还有很多出土的陶器,这些陶器虽然制作不精美,但是历史悠久,极具文物价值。彩陶是青海最为知名的文物,在整个青海省,很多地方都出土了彩陶,但最为有名的还是这里的马家窑文化,毕竟那里出土的彩陶已被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
据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也曾走过这里,在博物馆内也有反映这段历史的资料。文成公主加强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推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至今文成公主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被人们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西海郡曾经是吐谷浑国的领地,吐谷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甘肃临夏。后统治了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吐谷浑国。这个草原王国共延续了35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存国时间最长的纪录。
博物馆内介绍了青海历史上诸多民族的五次大融合,以及青海古羌人的三次大迁徒。这些民族大融合与大迁徒,改变了青海原有的民族格局,并影响了农业、商业、手工业、畜牧业的发展。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然古西海郡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如今一个新海晏正在草原上快速崛起。西海郡博物馆很小,展出的物件也不是很多,但对于了解西海郡的历史还是不错的。
(0)

相关推荐